宿州曾有周围百里的大湖,因黄河改道而彻底消失

白居易青少年时期居住在宿州符离县,在这里,是白居易的第二故乡,并和并称“符离五子”的符离人刘翕习、张仲远、张美退、贾握中、贾沅犀,一同泛舟陴湖,写下“陴湖绿爱白鸥飞,濉水清怜红鲤肥”的诗句。

宿州曾有周围百里的大湖,因黄河改道而彻底消失

陴湖在哪里?今日宿州北边是一望无际的良田,不过当你站在徐州宿州之间的206国道往东望,东边田地远低于国道,落差最大竟有10米左右!原来,这里就是古陴湖!

考陴湖,见于史籍约有《水经注》、《魏书》、《新唐书》、《太平寰宇记》、《太平广记》、《宿州志》、《中国历史地图集》等。

宿州曾有周围百里的大湖,因黄河改道而彻底消失

据《魏书·地形志》载:“斛城有五丈陂(bei,陂塘、湖泊)、扶(符)离城,西有陴湖。”《铜山县志》载:“宿、徐之界有陴湖,周数百里”;明嘉靖《宿州志》载:“牌湖堤唐书注云宿州东北九十里,有隋堤灌田五百顷,显庆中修复,金史作牌(陴)湖”;《金史·志·卷六》:“宿州,中,防御。宋符离郡保静军节度,隶扬州。国初隶山东西路,大定六年来属。贞祐三年升为节镇,军曰保静。符离(倚。有诸阳山、汴河、睢水、陴湖。)”;宋代人撰写的《太平广记》也有陴湖的故事。

宿州曾有周围百里的大湖,因黄河改道而彻底消失

陴湖的沧桑巨变,主要从北宋至元、明两朝直到清末咸丰4年,计779年间,史志有明文记载的黄河决口达60多次,黄水泛滥终于淤平了陴湖。

据史载,1677年,“宿州大部地区水深数尺,宿民多巢居”……多次黄水挟带大量泥沙,竟然使明末的季节湖陴湖终于“湖水变桑田”等。如今的老汪湖、康湖、潘湖、鸭湖、路湖、田湖、吕湖等,都是陴湖的缩影。

宿州曾有周围百里的大湖,因黄河改道而彻底消失

沧海桑田,陴湖岸边的先民,逐渐由采集、渔猎为主,向早期农业、畜牧业过度。湖西岸小山口、古台寺,证明8000年前的陴湖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