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富三忌

对于金融,我们有太多的盲区和不解。

富人为什么成为富人?

富人靠资本生钱,他有大量的资源,他可以请人,可以融资。对于普通人,如果不去创业,只是依靠固定工资,想成为富人很难。

但是创业有极高的风险,可谓是九死一生。

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创业者呢?其实就像百万考生参加高考,为了那一只独木桥,也要奋力一搏。

想要改变命运,和人性是息息相关:忌贪婪,忌贪快,忌靠己。

赛美老师在掘金商学院的讲座中分享了这创业三忌,我结合自身经验和大家来分享。

理财 | 创富三忌

1

忌贪婪:富贵险中求

理财 | 创富三忌

看到“险”字你如何理解?

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所有创业和投资都是一种冒险,而冒险和风险是并存的。

一个人越来越富有时,他所面对的选择和机会更多,诱惑也更多。

现在有很多金融骗局,高智商骗子作案让受害者深陷骗局不自知,还帮着数钱呢。

一个东西看起来好,但是未必适合你。例如最近区块链技术特别火,但技术的成熟还有待时间,不要盲目去炒,很可能就变成了接盘侠。

区块链是什么?

简单来说,它是由现代密码学保护,并以串联方式衔接在一起的交易记录。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N个账本,每个用户手里都有一份,内容随时更新,但只能添加信息,不能修改信息。


巴菲特的投资原则之一是不投资自己不了解的产品。投资产品时他会先看产品说明书,如果说明书都看不懂,他就不会投资。

在我们父母的年代,他们可选择的投资渠道非常少,基本只有银行,国债和黄金,一些单位会给分房,很多人没有买房的概念。父母那一辈子有做投资的也相对比较保守和安全。

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位同学家里做生意,父母买了一套房。那时候是我第一次接触"买房"这个概念,我们家一直都在租房子,我发现原来房子还能买。

初中时,老妈看到身边人都在买房,她觉得自己也要有一套房,不再看房东脸色。买房被我妈看做是在这座城市扎根的标志。

她不甘心买二手房,洛阳的新房(2007年)一平米才一千多,我爸妈咬牙借了钱付了首付,于是在初三我第一次住上属于我们家自己的房子。后来房价就一直飙升,我妈一直对自己的买房决定引以为傲。

所以买房这件事还是要听女主人的,做决定快速,行动力强,足够的融资渠道,利用贷款这个杠杆,便可以拥有自由生活。

我们这一代有余额宝,基金,期货,外汇,债券,股权,私募,公募,大宗商品,古玩艺术品,金融产品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而未来的金融环境会比现在想的更加复杂。如果不懂金融,我们就会很危险。

你说:好,那我为了防范风险,我就什么都不做,只把钱存在银行中。

我们来看下这种方式是否可取呢?

你每年存银行10万,存了30年,辛辛苦苦存300万。那时候你已经老了,这笔钱可能会被孩子惦记,保健品商惦记,还有骗子惦记,各种精明的商家惦记。

你那时的注意力更多在锻炼好身体,钓钓鱼,不给子女添负担,对于新事物的敏感度就下降了。

所以你能保证你不会被骗吗?可能几十年的积蓄被骗子一次性的掏空,新闻上大量这样的新闻,看得人唏嘘,也感慨世事的无常。

钱放在银行是最不安全的,更何况还有通货膨胀。

所以,对于金融理财,只要你三年不关注,甚至是一年不关注,你就out了。

我们来看一看目前市场上的金融产品面临的风险:

【P2P】

它作为一种为借贷双方提供信用担保的中介,让闲散资金发挥它更大价值,借贷双方实现双赢。但是渐渐地急功近利,缺乏风险管控变成了庞氏骗局非法集资,去年7月纷纷暴雷,劣币驱逐了良币:中国P2P卒,享年13岁

为什么很多P2P网络借贷公司都跑路了呢?

就是因为他们在享受P2P带来好处的同时,却没有一套机制来防范随之而来的风险。比如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借款人不还钱怎么办?逾期不还钱,有没有资产处理机制?等等。

理财 | 创富三忌


【银行理财产品】

你以为在银行买理财产品就安全,就保本吗?

这是误区,国有大银行发行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就是“不保本”的;

国有大银行也可能代销其他机构的金融产品(不保本)。

例如这篇文章中:中年人的风平浪静,只能靠命 的招商银行就出了问题。

主人公的经历对于我们来说它只是一个故事,但对于经历者就是一场事故。

我曾经拥有这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凉凉~

【余额宝】

余额宝从最初的七点多降到二点几。

理财 | 创富三忌


【公募基金】

散户投资的一个特点就是“经常性买进,经常性赎回”,这就让机构的投资行为短期化,难以用稳定的资金进行长期的价值投资。

公募基金投资门槛低,基本等于无门槛;

私募基金需要100万起,且不能拆分,不要和其他人合伙拼凑100万投资,把自己的钱放的别人的名下投资,万一发生意外,这部分资金不受法律保护,比如名义持有人被捕、人身意外去世、资产被司法冻结等。



看了这么多金融产品都是有风险的,是不是觉得投资真的太难了!

是的~

不是不能投资,而是要掌握方法,不会做投资管理,不会资金分配,对金钱无动于衷,不仅会被割韭菜,而且耽误了时间和金钱,你也会因此对金融产品失去信心而陷入恶性循环。

金融工具要用对它,才能给我们带来收益。

大家都想一夜暴富,而暴富后,你要做什么呢?

钱不是最终的结果,我们想获得的是钱带来的改变。

  • 想换车就换车
  • 想旅游就旅游
  • 想让父母得到更好的照顾
  • 想让孩子上私立学校

投资的本意是让我们和家人得到更好的安排。

如果没有欲望,我们的投资是非常散漫和漫无目的的。

我们处在一个金融安全意识尚未觉醒的阶段,一笔财富管理不当,中产阶级一夜回到"解放前"。

你身边人有没有朋友生活很好,但现在变得不好了的人呢?因为什么呢?

离婚,生病,投资失败,破产等风险都会让我们的钱被盗走。

一边求稳,理财投资要有底线思维,针对我们的基本生命健康,父母的养老,孩子的教育不能拿来赌。让身体可以支撑梦想,让父母可以安享晚年,让子女的才华充分得到培养。

当你心中有爱,真的关心家人,关心自身的成长时,你就会认真慎重的考虑资金的安排。

一边也要敢于冒险。因为理财=风险的开始。学会资产分配来对冲风险。

2

忌贪快:复利让中产变贵族

越能控制自己不贪图眼前的安逸,越能在未来实现更大的目标。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社会日新月异,发展是前所未有的快,深圳更是受到政策红利像开挂了一样从丑小鸭逆袭为白天鹅。

我们已经习惯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而00后们身处在这样高速进化的环境中,从小被互联网熏陶,他们对财富的看法和父母是不同的。

而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本身。有没有什么是不变的东西呢?

中国富人排行榜每年都变,全球富豪榜基本没有变化。

理财 | 创富三忌

巴菲特每年都在全球富豪榜上屹立不倒,他不变的秘诀是什么呢?

他在《滚雪球》中有一句名言:人生就像滚雪球,你一定要找到够湿的雪和长长的坡。够湿的雪指复利,长长的坡指的是时间

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足够多的复利,就能带来足够多的财富。

问:赚1000万需要多长时间?

依靠储蓄吗?如果每年存50万,连续存20年你就有了1000万。

但是有多少家庭可以做到连续20年每年储蓄50万呢?而且在通货膨胀率不断提高以及零负利率的趋势下。

你要保证高速的增长太难了。

基金定投呢?

定投基金一般要投满一个周期,小周期是半年到一年,大周期是三年到五年。经济发展有它的规律可寻,只有完整的经历一个周期或几个周期,你才有资格说你会投资。

但大部分人都无法克服人性的弱点,看到基金跌了就心跳加速,这一天都没有心情好好工作了呢。

我们看一个案例:艾小美,28岁,10万*5年的理财险计划。

理财 | 创富三忌

生命是无价的,但是可以标价的。

今天播种10万,只需要连续投入五年,在时间和复利的作用下,你就可以建立1000万的家庭资产。

65岁 239万

75岁 396万

85岁 658万

90岁 849万

100岁 1049万

我们不能把钱的短期投资收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你会容易迷失方向。

只有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达到的目标,再去匹配对应的理财投资产品,这才是正确打开姿势。

3

忌靠己:杠杆是财富加速器

穷人骑着单车去银行存钱,富人开着玛莎拉蒂去贷款。

给大家每个人发10块钱,一瓶酒2块,你可以买几瓶?

答案是5瓶。

而现在,我要求4个瓶盖换1瓶,2个空瓶换1瓶,10元可以喝几瓶?

答案可以很多种~

这个游戏揭示了投资的本质,利用杠杆。一笔钱可以有不同玩法,富人通过资源互换,投资,合作,分配可以让十块钱生出十倍百倍的价值。

理财 | 创富三忌

案例:陈晓83年,两个孩子:10岁和4岁

父母与自己同住,有一套自住两房价值550万。

赛美老师通过规划,打通了财富的任督二脉,让李晓从一套房到四套房(二套房+厂房+金融房+养老社区)。想知道怎么做呢?

理财 | 创富三忌

为什么这个方案可以如此成功呢?

  • 专业理财规划师的科学安排
  • 李晓对赛美老师的信任
  • 李晓的超强行动力,依照计划立刻行动
  • 充分利用金融工具的贷款功能等

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做适当的负债,一定程度的负债是走向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

理财越早开始,越早受益,先成为负人,再成为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