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差钱”的阿里,要二次上市了

“双11”的热闹刚刚结束,13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网站提交初步招股文件,正式确认香港IPO。由此,阿里将成为首个同时在香港和纽约两地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有消息指出,阿里将IPO价格指引设定在每股176港元,周二纽约市场阿里的收盘价为185.25美元。本次IPO发行,由中金公司(CICC)和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下称“瑞信”)担任联席保荐人及联席全球协调人,花旗环球金融、摩根大通及摩根士丹利一同担任本次发行的联席帐簿管理人及联席签头经办人。

11月15日,阿里正式启动香港上市,并将于11月26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9988。本次将新发行5亿股普通股新股,发行价格将不高于每股发售股份188港元。如果算上7500万股的超额认购,按最高发售价发售,这次阿里最多可募集资金1081亿港元。

阿里的两次上市

阿里首次上市,正是12年前,2007年11月。把B2B业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上市价为13.5港元。上市之后股价的确不错,最高达41.8港元。到2008年,一度暴跌78%,最低到过4港元。最后,2012年6月20日,以每股13.5港元私有化退市。

之后,2014年9月20日,阿里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5年来,营收从525亿增长至2503亿,复合年增长达到48%,股价累计上涨近170%。这的确也是阿里最高光的时刻。

如今,阿里宣布,在香港恢复上市。

阿里的回归意味着什么?

浙商沪港深基金经理刘宏达认为,阿里回归港股示范效应将带动更多美股中概股回归,为港股市场带来资金活力。五年前因为港股不接受“同股不同权”构架,错过了阿里,其后五年阿里为美国投资者带来了5年175%的总回报(年化22%),成长为接近4万亿港币的巨无霸,日均交易额近200亿港币(港股市场日均700亿)。

在他看来,阿里的业务特点让其拥有非常稳定现金流,并不需要额外融资,增加上市地提升了监管成本,阿里在这一特殊时期选择港股上市,无疑具有特殊意义:亚洲时间段交易,港股通标的,便于中国投资者参与公司成长红利,进一步提升流动性;在美国市场相对于美股,中概股依然普遍相对低估,阿里回归的示范效应将带动更多中概股回归(京东,拼多多,百度,唯品会,陌陌,微博,新东方,好未来等);更多科技股回归,将改变港股以金融地产为主的市值结构,提升市场流动性和估值,阿里回归也反映了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