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圈,說真話的少,說假話的多

古玩圈,說真話的少,說假話的多

收藏界凡是有話語權的,即經常在電視臺、報紙刊物上發表言論的,說真話的少,說假話的多,要不收藏界不能這麼亂。

為了某些利益集團或個人的私利,誤導民眾,重複謊言,製造真理,成為某些“專家”的職業。

民眾相信媒體播出的節目、迷信專家,深受其害而渾然不知。

古玩圈,說真話的少,說假話的多



一、 不知道“鑑寶”、“尋寶”、“砸寶”都是娛樂節目

轟轟烈烈的全民收藏運動進行10年,電視節目影響最大。“ 鑑寶 ” 節目 最大特點是哄抬古董物價;“ 尋寶 ”節目最大特點是尋不到寶;“ 砸寶 ”節目特點把真品當贗品砸(節目組以為從地攤買來的瓷器都是贗品) 。不管是“引導”還是“誤導”,藏家都不必太認真,骨子裡只是個追求收視率的娛樂節目。

二、 不知道 絕 大部分專家無鑑定資質

教師上崗要有資質,醫生看病要有資質······唯獨古董鑑定不用資質 。瓷器專家x xx 是什麼資質?佛像專家xx x是什麼資質?書畫專家xxx什麼資質?故宮博物院或研究院的技術職稱與鑑定資質無關。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研究員楊伯達這麼大牌,但無鑑定資質,捲進了金縷玉衣事件醜聞。

三、不知道專家大部分古董看不懂

中國古董浩如煙海,門類繁多,各個時代都在發展變化,任何一個專家哪怕一生都在研究古董,但只能研究到很小很小一部分。絕大部分古董沒見過,更談不上研究。沒見過,沒研究,那能懂多少。

古玩圈,說真話的少,說假話的多



四、 不知道 幾乎 沒有一個專家願意研究你的藏品

很多藏家希望專家來研究自己的藏品,這是大錯特錯。業內專家對民間收藏的麻木是眾所周知的 。你能給多少研究經費?你說這是“國寶”但跟專家有何關係?無名無利的事當今社會幾人願做?研究古董主要靠自己,靠藏友間切磋。“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全靠我們自己。”

五、 不知道鑑定一件古董應有三種說法

一件古董拿給專家鑑定,一般來說應有三種說法:一是“對 ” ,二是“不對”,三是“不懂”。但現在往往只出現前兩種情況,因為專家說“對”你要付錢,說“不對”你也要付錢,他說“不懂”你會給錢嗎?於是為了錢,專傢什麼都“懂”了。

古玩圈,說真話的少,說假話的多

六、 不知道古董即便被專家鑑定為假,也應索要證書

到醫院看病,只要花錢掛過號,有病沒病醫生都會在病歷簿上寫下診斷意見。如誤診這就是患者與醫院打官司的證據。而藏家很不善於保護自己的權益,專家說這東西對時出了證書,說錯時往往不知道索取證書。這就給假專家橫行開了綠燈。

七、 不知道專家為何拼命否定民間藏品

專家看民間藏品,99%被否定。可能當年他幫人賣件元青花瓷器,為得到回扣或分成,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響力,胡說世上只有兩件 。物以稀為貴,結果買者果真高價購之,後來出現的一萬件元青花他敢承認嗎?如果他是某博物館負責徵集文物的專家,曾用國家資金高價採購古董,自己得到鉅額好處,他會承認民間廉價就能購買的同類古董是真品嗎?

八、 不知道別人說你收的全假時,你可能已獲得巨大成功

收藏家往往不自信,買了幾千幾萬件古董後 ,還要找專家來看。專家往往給 一句 評價 :“ 一屋子假貨。” 出了門再給你一句, “ 沒有一件真的。”正當你極度沮喪時,他會悄悄地告訴你,以後再買東西,我幫你掌眼,我那有好貨。殊不知,你那一屋子古董,可能都是真的。

九、 不知道專家與專家之間、專家與藏家之間、藏家與藏家之間為何 相互傾軋、貶低

為了掌控話語權、鑑定權、定價權 ,古董界亂作一團,一切為了利益,為利益的最大化,為樹立自己的權威,為把自己的破爛藏品賣出天價,昧著良心說假話,撕破臉互相貶低。

古玩圈,說真話的少,說假話的多

十、 不知道 民間所謂的“ 高仿 ”其實都是“低仿”

“高仿”至今只是一個被誤導的一個詞 ,它與“以假亂真”等同。景德鎮沒有高仿品,黃雲鵬不是高仿者,他做的仿古瓷,學過一年瓷器收藏的人都能看出差距;江窯的琺琅彩與清三代的琺琅彩根本不在一個級別上,千萬不要再用“高仿者”讚美自己 了。河南、蚌埠以此類推。你們的產品給不懂的人、給老外看,的確是“高仿”、“以假亂真”,給懂的人看,只能叫“低仿”。

十一、不知道一萬個想收藏的人,只有一個人能成為收藏家

許多企業家、有錢者想當收藏家,但理念不對,或跟錯人,或怕吃虧,往往剛進入收藏便退出了。比如買第一件古董,花了1萬元,找了5個人掌眼,5個人說出了5種看法,結果他覺得自己上當了。雖然錢不多,但感覺虧得不值,收藏水太深,不玩了。只有不聽邪,善琢磨的人堅持下來,這人數不超過萬分之一。性格決定收藏。

十二、不知道家人提的要求讓你做不到

收藏者初始階段家人可能還支持,時間一長,家人看你沒完沒了,無止境地收、收、收,只進不出,於是家人提出,真假弄不清,如果拍賣公司賣出一件,讓我見到錢,我就讓你繼續收。收藏者為了證明自己是正確的,到處給拍賣公司送藏品,結果到處碰壁。收藏者並不知道大拍賣公司需要的是買貨的,而不是送貨的。

古玩圈,說真話的少,說假話的多

十三、不知道“撿漏”只對有經驗的藏家

太多的人在宣傳“撿漏”,給人一夜暴富的希望。事實上,“撿漏”的概率只相當於“守株待兔”。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地攤上一件好古董,不懂的人,哪怕一萬人路過,都不會彎腰,東西是留給懂的人。但“撿漏”也絕不是收藏家的常態,沒有一個收藏家是靠撿漏煉成的。靠“撿漏”,10年中也許你能撿到幾件東西,但漏掉的是寶貴的時間。

十四、不知道凡是被惡炒的都是“朦朦朧朧”的

字畫被惡炒了,叫到4個多億;翡翠被惡炒了,叫到10個億;瓷器被惡炒了,叫到5.5億;玉石被惡炒了,叫到1克1萬元。總結其規律,凡藏家看不大懂的,賣家能信河開口、翻手是雲、覆手是雨的,朦朦朧朧的東西就會被惡炒,蒙一個是一個,騙一對是一對。

十五、不知道“流傳有序”的故事{基本}上都是編出來的

有人動員收藏家到拍賣會去買古董,因為那兒的東西“流傳有序”。這件瓷器做過檯燈;那件東西的藏者的祖上是英法聯軍,與圓明園有關;這張字畫是贈 “主席”,就是“蔣介石”。有的拍賣公司拿到一件東西,第一任務就是編故事。捫心設想,有幾個人能說得清自己父親的經歷,更不要說爺爺的了。

十六、 不知道鉅額成交都是在拉高出貨

當一張紙賣到4個多億的時候,我們不知道是藝術瘋了還是買者瘋了。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果不出所料,一批幾百萬的同類字畫登場了。快買吧,僅是1%的價啊。2.5億的葫蘆瓶、2.3億的鬼谷子下山、1.5個億的杏林春燕碗都是幌子。

古玩圈,說真話的少,說假話的多

十七、不知道從大拍上買的藝術品基本上是最後一棒

確實有些初學收藏的有錢人幾千萬買了一張後人說不清真假的字畫,或者花800萬買一隻小小的成化雞缸杯,現在還在做“增值”夢。你再送回去拍賣試試,“博傻”遊戲到你為止。

十八、不知道古董真品遠多於贗品

古董真品多還是贗品多?地上的古董多還是地下的多?這些 問題已被所謂的專家嚴重誤導。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每年數千萬數億勞動者創造大量財富和藝術品,即便當年的實用器,今天也成古物古董,這是一個天文數字。而改革開放才三十年,有多少人在做仿品?古人死後入土為安,再窮的也得修個墳,5000年中死了多少人?有多少墓?古董中真品多是個不爭的事實,但古物與古董不同,古董是古物中的精華,古物有研究價值,但未必有收藏價值。

十九、不知道為什麼總感覺贗品多

多年來不正確的輿論導向一直在告訴大家真品極少,且價很高;專家、博物館人員一般根本不承認民間藏品;有“資格”鑑定者為高價賣自己的東西,拼命否定民間藏品;收藏者之間相互貶低,張三說李四藏品全假,李四反擊張三亦說全假,結果雙方真品都成“贗品”;有的不知古董普品多,精品少,以為質量差的普品就是今人的仿品;不知道古玩市場裡一到貨,真品很快賣出,贗品不斷沉澱;不知道許多現代工藝品生產出來後,也放在古玩市場賣。

二十、不知道“95%的收藏者在賠錢”是句謊言

有人無知的向世人宣佈:“95%的收藏者在賠錢。”真正的收藏者不屬於“今天買,明天賣”的那個群體。現在民間收藏群體基本屬於“底部”進入,當然要感謝“專家”的“打假”行為。收藏是做長線,如需“以藏養藏”,過段時間加個10%、20%出手是很容易的。比如10年前進入股市的人現在已是摩托車進去,自 行車出來,而進入收藏者財富已增值10倍,甚至更多。只有事先不調查,盲目聽忽悠,高價從拍賣公司購買藝術品,接了最後一棒,或收錯門類,那麼賠錢的概率會達到9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