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機會來了

週二指數全面收高,創業板大漲近3%,北向資金再現流入。週三又是低開低走,將昨天的漲幅一踩殆盡,白白忙活了一場。行情走到現在,其實現在指數不論漲跌,但是市場總體還是結構性行情,既然是結構性行情,就需要選好主線,現在依舊是北向資金入場並且是大盤反覆築底的過程,即使反彈,預計力度也不會太大;即使下跌,下方的空間也有限,所以大家要有心理準備,重點是輕指數、重個股操作。


其實,機會來了

操作模式上我們是防守中帶著進攻。所以進攻儘量用低風險的戰法,超跌反彈或者二次賣點。超跌股票的風險相對來說是最小的。而關注的標的也是要儘量找資金關注較多的。

最近有個關鍵的時間點,本月26日的MSCI再次擴容,提升比例之後之前的都是利好,但是新增加的一次性提升20%的中盤股才是最受益的群體,前期沒有上漲的新納入的個股就是後期資金關注的重點,所以我們後期也要關注那些滯漲的剛納入MSCI的中盤股的機會。近期的盤面主要活躍的股票依然圍繞著科技股。那麼我們的選股策略就是圍繞科技股尋找超跌的形態進行關注,當然垃圾股是永不關注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我上週發佈在朋友圈的關於科技股近期走勢分析的文章。

咱們的原則一直是保持低吸潛伏不追高,大盤雖然下跌,我們持倉個股依舊有多隻逆市漲停,它們的共同點就是位置低。比如康盛股份,我們13號提示低吸的股權轉讓概念小票,今日開盤就直線拉昇漲停,大盤下跌依舊牢牢封死漲停板,後續還有溢價空間。

其實,機會來了

其實,機會來了

我們要的是穩定收益,所以不能滿倉賭,那樣風險太大,做的是組合,玩的是概率,允許回撤,接受虧損,但是要嚴格執行不要被套,以很小的可以接受的回撤風險來換取數倍的收益。現在的行情依舊是反彈蓄力的底部階段,所以不管是看短線的股權轉讓,雲遊戲概念,還是看中線的科技概念,都是絕佳的低吸建倉機會。

總結一下,幾個關鍵詞,

超跌,滯漲,MSCI新增名單,業績增長,科技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