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神舟”飛天20年

你知道嗎?

對於中國來說

20年前的今天

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

1999年的11月20日6時30分

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首次飛天

將中國第一艘試驗飛船神舟一號精準送入預定軌道

骄傲!“神舟”飞天20年

這標誌著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這意味著

中國人也能送飛船上天!

自此

中國的航天事業一路披荊斬棘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

從無人飛船到載人航天

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

從艙內實驗到太空行走

中國航天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骄傲!“神舟”飞天20年

資料圖 神舟一號發射

載人航天工程首飛首勝

中國人也能送飛船上天

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新建成的載人航天工程發射工位,由航天科技集團抓總研製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首次飛天,將同樣由航天科技集團抓總研製的中國第一艘試驗飛船神舟一號精準送入預定軌道。

環繞地球飛行14圈、完成各項試驗後,神舟一號返回艙於21日3時41分在內蒙古自治區主著陸場成功著陸,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這標誌著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骄傲!“神舟”飞天20年

神舟首飛令國際同行刮目相看。因為同行很清楚,載人航天有多難,而中國人搞載人航天,得不到外國人的決定性幫助。

在惡劣的太空環境中,神舟飛船就是航天員的“安全之舟”。飛船研製團隊要實現“上得去”“待得住”“下得來”,必須攻克多達18個重大技術難關,破解成百上千個技術難題。

骄傲!“神舟”飞天20年

載人飛船13個分系統、600多臺設備、50多萬個軟件程序、300多根電纜、8萬多個接點,還有300多個協作單位,一個都不能出現問題,其難度之高,可以想象。

神舟飛船達到8噸級,創造了當時我國航天器重量的新紀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不僅要把這麼重的飛船送上天,還要確保航天員的安全,其可靠性高達0.97,安全性高達0.997。

骄傲!“神舟”飞天20年

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垂直轉運

研製團隊採用了55項新技術,解決了一系列技術難題。其中,故障檢測處理系統、逃逸系統、全冗餘控制系統、“三垂”模式、遠距離測試、發射和控制技術、先進的活動發射平臺等10項關鍵技術被認為達到了當時的國際先進水平。

載人航天工程第一階段除載人飛船系統、運載火箭系統外,還包括航天員系統、空間應用系統、陸地發射系統、測控通信系統和返回著陸系統等。

載人航天工程首飛首勝,雖然還未實現載人,但足以表明工程多個系統經得起考驗,也正式宣告我國掌握了這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

放眼全國,載人航天工程除110多個直接研製單位,還有3000多個協作單位,涉及數十萬人,帶動眾多學科領域齊頭並進。工程首飛首勝,也成為我國高科技事業跨越發展的標誌之一。

太空探索不會止步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神舟一號之後,中國太空飛行目標並沒有止步,此後僅進行了3次無人飛行,就完成了載人飛行的全部準備。

之後,中國航天實現了從無人飛船到載人航天,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等多項突破。

2001年1月10日,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二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10分鐘後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次飛行試驗,它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取得了新進展,向實現載人飛行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飛船從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發射升空,於4月1日在內蒙古中部成功著陸。

2002年12月30日凌晨,神舟四號飛船於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其在太空中運行6天零18小時、繞地球108圈後,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準確著陸。

2003年10月15日,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F型火箭發射成功,中國首位航天員被順利送上太空。這是中國進行的首次載人航天飛行,38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航天員楊利偉成為中國第一位“太空使者”。

飛船環繞地球運行14圈,安全飛行了21小時23分、60萬公里,於16日6時23分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獨立自主地完整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之一。

骄傲!“神舟”飞天20年

資料圖:楊利偉向人們揮手致意。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

2005年10月12日9時,搭乘兩名航天員的中國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由“神箭”——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被順利送上太空,中國實現了“多人多天”飛行任務。

骄傲!“神舟”飞天20年

神舟六號航天員在記錄飛行筆記。中新社發 齊彬 攝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飛船發射成功,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9月27日,翟志剛完成我國第一次“太空行走”,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

骄傲!“神舟”飞天20年

神舟七號航天員出征前訓練圖片。中新社發 秦憲安 攝 圖片來源:CNSPHOTO

2011年11月1日清晨5時58分07秒,神舟八號”飛船發射成功。11月3日和11月14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神舟八號飛船先後進行兩次空間交會對接試驗,均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為中國建造空間站、開展大規模空間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骄傲!“神舟”飞天20年

神舟八號飛船發射成功。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號飛船搭載著景海鵬、劉旺和中國第一位女航天員劉洋飛向太空。6月18日、24日,神舟九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先後成功進行自動交會對接和航天員手控交會對接。

骄傲!“神舟”飞天20年

神九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主著陸場安全著陸,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出艙後敬禮。中新社發 李靖 攝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號發射成功,搭載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完成了世界第二次、中國第一次太空授課。

骄傲!“神舟”飞天20年

電視截圖

骄傲!“神舟”飞天20年

圖為王亞平進行中國首次太空授課。中新社發 秦憲安 攝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升空,在軌飛行期間,2名航天員在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組合體內開展了為期30天的駐留,完成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骄傲!“神舟”飞天20年

付毅飛 攝

骄傲!“神舟”飞天20年

圖為兩名航天員向全國人民問好

當然,中國航天探索太空的步伐不會停止。

2010年10月1日,中國探月工程二期的技術先導星“嫦娥二號”發射成功;

2016年9月15日,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發射成功;

2017年4月20日,中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發射成功,與“天宮二號”實現交會對接,中國航天正在邁進“空間站時代”。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預選著陸區,並傳回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據瞭解,2022年前後,中國空間站“天宮”將正式完成在軌建造任務,成為長期有人照料的國家級太空實驗室,支持開展大規模、多學科交叉的空間科學實驗。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加油!中國航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