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設計師扎哈·哈迪德最大遺作: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不負眾望

女設計師扎哈·哈迪德最大遺作: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不負眾望

航站樓外觀

9月25日正式投運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擁有世界最大的單體航站樓,並集合了眾多超級亮點:由世界知名的已故伊拉克裔英國女建築設計師扎哈·哈迪德擔綱設計、多項高科技綜合展示區、國產化率達到98%、大量採用綠色能源……因此甫一開通就吸引了世界目光。在剛剛過去的國慶節假期,國人絡繹不絕地搭乘地鐵去觀摩這個超大航站樓建築,遊客數量甚至超過了旅客數量。哈迪德曾被英國《衛報》稱為“曲線女王”,看其遺作同時也是她最大型的作品——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便可管窺一二。

女設計師扎哈·哈迪德最大遺作: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不負眾望

扎哈·哈迪德被英國《衛報》稱為“曲線女王”

年吞吐量可實現1億人次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位於北京市大興區,距離市中心(天安門)約46公里,乘坐特快列車只需20分鐘即可到達。大興國際機場的建立旨在緩解首都現有機場的運行壓力。日後,大興機場將成為北京的主要交通中心,在滿足日益增長的國際旅行需求的同時,整合國內不斷壯大的交通網絡。

女設計師扎哈·哈迪德最大遺作: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不負眾望

駛入機場所見

目前機場設定的年旅客量為4500萬人次,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7200萬。此外,如果按照這樣的一個發展速度,大興國際機場最終將會實現1億人次旅客外加400萬噸貨物的年吞吐量。面積達70萬平方米的航站大樓,包含8萬平方米的地面交通樞紐中心,通過國家高鐵網絡和地區鐵路系統,機場與北京市區緊密相連,並對就近的河北和天津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

大興機場在國際航空運輸協議中的機場編號為PKX。通過緊湊高效的航站樓及其背後所傳達的遊客體驗,大興機場為機場通勤服務系統設立一個新的參照標準,以更好地適應並服務於日漸增長的旅客人數。

步行至最遠登機口不超8分鐘

大興機場在設計上對中國傳統建築的環繞式空間形態做出了一定的回應與借鑑。航站樓中央的多層中庭空間將大量遊客導向相應的出發、到達和換乘區域。據瞭解,航站樓頭頂圓形玻璃穹頂直徑有80米,周圍分佈著8個巨大的C形柱,撐起整個航站樓的樓頂。C形柱周圍有很多氣泡窗,主要用來採光。航站樓可抵抗12級颱風。

女設計師扎哈·哈迪德最大遺作: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不負眾望

航站樓圓形玻璃穹頂直徑有80米,周圍分佈著8個巨大的C形柱,撐起航站樓核心區18萬平方米的樓頂。

航站樓拱形穹頂下的流動造型延伸至地面,形成六個交通指廊。在提供結構支撐的同時還可以將遊客導向中心,並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照。同時,線性的天窗網格還可以使外部的自然光照進入室內,起到交通導視的作用,以引導遊客去往相應的登機口。而航站樓長達100多米的結構跨度,在為機場提供寬敞公共空間的同時,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未來配置調整的空間靈活度需求。

女設計師扎哈·哈迪德最大遺作: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不負眾望

航站樓內按出發、到達被設計為4層

此外,航站樓緊湊的徑向化設計可以儘可能地滿足飛機的停放需求,並縮短飛機與航站樓之間的距離,使遊客和機場的調度更便捷。79個與登機橋相連的登機口可以同時實現6架滿員A380巨型空客飛機的旅客登機量。

女設計師扎哈·哈迪德最大遺作: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不負眾望

值機櫃臺、登機口以及換乘中心之間的距離被設計得儘量短,旅客步行至最遠登機口的時間不會超過8分鐘。

機場的5個登機樓則從正中的航站樓徑向化地向外輻射,並都配備了齊全的基礎服務設施。這樣一來,旅客只需行走較短的路程便可達到相應登機口,從而免去了機場配備短途接駁車的需求。大興機場的值機櫃臺、登機口以及換乘中心間的距離,在緊湊而又精心的設計後被縮短到了最小,使旅客步行至最遠登機口的時間也不會超過8分鐘。

“綠色新國門”綜合利用新能源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以其宏大的規模和創新的設計被英國《衛報》等媒體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蹟”榜首。對新能源的綜合利用是大興國際機場一項創造性舉措,其中分佈式光伏發電系統,一次性開發建成,年均發電量達到610萬度,約佔機場總能源使用的1%,是目前全國運用可再生能源比例最高的機場,被譽為“綠色新國門”。機場的熱能主要源於餘熱回收,複合地源熱泵系統可集中支持250萬平方米的供熱面積。

女設計師扎哈·哈迪德最大遺作: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不負眾望

2019年3月,仍在建設中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同時,大興機場還配備了雨水收集和水資源管理系統,以實現近280萬立方米的自然水資源存儲、滲透和淨化功能。新增的自然溼地、湖泊和溪流起到洪水防範,還能抵禦炎炎夏日的“熱島”效應,從而降低並適應當地自然微氣候的影響。 (來源:建築日報網站)

本欄目責編/廖素冰 [email protected]

網編:劉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