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防实验室突发爆炸,1死5伤,为何如此急切发展航天科技?

韩国国防实验室突发爆炸,1死5伤,为何如此急切发展航天科技?

近日韩国连番爆出军事实验事故,有人猜测,韩国目前可能在秘密研制航天武器,而作为军事实力不算强大的韩国,最早采取的办法同中国一样,都是先引进再研发,想要追求和中国同步,可为何结果却与中国截然相反?

韩国媒体11月15日爆出,韩国大田市国防科学研究所实验室突发爆炸,而科研所方面表示,事故发生时,相关人员正在“为火箭推进剂处理燃料”。

韩国国防科学研究所是韩国国防部旗下的研究机构,主要任务为国防兵器自主研发。据说此次爆炸的原因是,研究员急于测量做好足够的避险工作,最终导致发生爆炸,1人死亡,5人受伤。

韩国国防实验室突发爆炸,1死5伤,为何如此急切发展航天科技?

而此次事件前一天,韩国边界线的陆军库房也发生了爆炸事故,造成4人受重伤。据韩方说法也是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短短两日的连番爆炸事故,都存在于军研重地,难道是巧合吗?倒不如说,引爆事故的导火索是韩国迫切发展军武的压力。毫不客气地说,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震碎的正是韩国试图快速发展该国军事力量的雄心。

韩国人为何急切的发展航天科技?

拿航天发展举例,韩国到1989年才正式成立了国家航空研究院,此前韩国国防工业的生产全部依赖美国技术,生产美式装备,生产许可证均有美方颁发。在美国控制的主场,怎么能让韩国掌握跟洲际导弹相近的航天技术?这也是从一开始,韩国航天技术滞后的根本原因。

看同时期的中国,在五十年代中期就发展航天科技,1960年中国就发射了第一枚导弹,在短短10年间又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这样的进度韩国能不“眼红”?因此韩国卯足了劲要赶上中国,但是这差别要靠自己赶上可不容易。

韩国国防实验室突发爆炸,1死5伤,为何如此急切发展航天科技?

韩国的“罗老号” 火箭

于是在求助美国失败之后,韩国想拉俄罗斯入伙,反而被摆了一道,“罗老号”火箭三次发射失败后就没了尾声。此时韩国还没有意识到,仅是进口而缺乏国产研发技术,是难以支撑起整个航天发展的重任,那时的韩国大量装备仅具有表面上的军事意义。

起点相同,中国的选择走一条更为艰辛的路

同样是遭到了外界大量技术封锁,但是中国在选择上就与韩国截然不同,中国的选择了一条更为艰辛的路。中国从一开始就已经打算建立系统的航天工业体系,于是从2000年开始,中国就开始研究属于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经历了15年三代卫星的改良,才有目前超越美国GPS的中国“北斗”定位系统。日本称中国北斗系统规模是全球最大。并大胆预测,数年后北斗的精度将追上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

韩国国防实验室突发爆炸,1死5伤,为何如此急切发展航天科技?

​中国的“北斗”卫星示意图

况且航天产业的系统成本极高,韩国的国家体量显然负担不起,而且航天产业的风险太高,小国国力难以招架,当时韩国出资约30亿人民币,只为向俄罗斯求教如何点燃一级火箭,可以说已经是倾全国之力完成“航天梦”了,结果不仅失败而且两方最终不欢而散,事实证明,与其不自量力的追求跨越式发展,不如像中国一样按图索骥式的阶梯式前进,否则只会酿成苦果。(可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