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善良,有了界限才會堅強

更多有靈魂的文字,等你來點擊“關注”(◕ᴗ◕✿)

【職場社會·相處】

幾年前,“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刷爆屏幕,戳中了人們的心。誰都有過善良付出卻被漠視、被利用的經歷。我們越來越懷疑,善良是不是傻?其實,真正的善良一定包含智慧,只是當同情心無原則地氾濫的時候,越界的善良就成了惡毒的催化劑。

善良需要界限

2014年有一部由姚晨和吳秀波主演的熱播劇《離婚律師》。劇中,焦豔豔的男友嶽群狹隘善妒,動輒暴力相向,甚至有一次在泳池把女友的頭按入水中。每次家暴後,嶽群都會跪地痛哭。豔豔於心不忍,又念及往日情分,便一次又一次地選擇了原諒。這樣的仁慈無疑是養虎遺患,最終,疑心越來越重的嶽群持刀將豔豔劫持到天台,兩人一同從高處摔下,險些釀成大禍。沒有原則的心軟不是善良,而是縱容。這樣的愚蠢和懦弱不僅會傷害到自己,還為罪惡埋下隱患。這絕不是說像嶽群這樣的行為都是別人的責任,而是說,我們必須要用界限保護自己。

你的善良,有了界限才會堅強

善良必須要有界限,因為人性的罪惡與黑暗是不容忽視的。孫儷曾經資助過一個貧困生,男孩上大學後,拿了獎學金卻更加頻繁地向孫儷要錢,孫儷暫停資助,對方卻在天涯上寫文控訴,肆意抹黑。杭州保姆莫煥晶,被僱主像親人一樣對待。可她嗜賭成性,想要採取放火再滅火的方式博取僱主好感,以便再次開口借錢。一場大火,燒死了女主人和三個孩子。廣東湛江的一位企業家出資修建了258套別墅分給村民使用,可部分村民吵鬧著嫌房子不夠,甚至索取高額賠款。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後,幾人夜間潛入別墅,打砸破壞……

人性有善良和慷慨的一面,所以我們會同情、會幫助。但我們必須要面對,這並不是一個可以“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童話世界。人會因為別人過得比自己好而妒火中燒,會莫名仇恨更努力所以收穫更多的同伴,會理直氣壯地認為,有錢、有能力的人提供無償幫助是應該的……所以,沒有了原則和規矩,罪惡一定會明目張膽。設立界限是一種智慧,這不僅是保護自己的利益,也是保證我們有能力、有勇氣繼續善良。

為什麼我們會沒有界限?

三年級的時候,坐在我後面的女孩經常向我借走甚至要去一些我很喜歡的東西,像是漂亮的鉛筆或者精心製作的樹葉標本。有幾次我想拒絕,她總是翻一下白眼,說一聲:“小氣!”就不再理我。而當我答應她時,她便會笑著誇我大方。

我之所以會這麼“有求必應”,是因為我不想失去一位“朋友”,也不想讓別人認為我“小氣”。而且當時她是班長,我怕她會找機會向老師打小報告。

你的善良,有了界限才會堅強

其實,這正是我們不設界限的原因:我們怕孤獨,所以用付出來討得別人的喜歡;我們怕非議,所以用給予來換取“好名聲”;我們怕威脅,所以用奉獻來示好……沒有界限的“善良”不是善良,而是懦弱。二者的區別是,善良是因為愛,從而願意付出,沒有懼怕;懦弱是因為擔心失去,因而滿足對方的條件,以換取自己想要的。設立界限,正是幫我們戰勝憂慮,讓我們活在愛中,行出良善。

怎樣設立界限?

要學習分辨善惡。在提供幫助前,你要先去了解對方:他做出這個請求,是真的需要還是出於貪婪?他是一個忠實、勤勉、有節制的人嗎?……當然我們不可能完全看透別人,所以要為自己留有餘地。一旦察覺到事情不對,可以立馬停止幫助。幫助的目的是為了讓對方獲得真正的、長遠的益處,所以要考慮:如果現在插手,會不會讓他失去一個在困難和挫折中成長的機會?我給予的幫助是不是太大了,以至於對方會對此產生依賴心理?舉個例子,如果你的弟弟向你借錢,你應當做的不是照單全給,而是要先知道他為什麼需要這筆錢。如果是因為要去打遊戲或者喝酒,要果斷拒絕他的請求;如果真的是因為沒有工作手頭太緊,你可以在給他錢的同時教給他如何找工作,並幫助他制定還款計劃。這樣做的目的不是為了要回欠款,而是幫助他做一個自立、守信、有擔當的人。

要知道自己的需求和分內的責任。知道自己的需求可以幫助我們確認:對方的請求,或者我即將要給予的幫助,是不是傷害了自己必要的權利。為了滿足別人而放棄自己的利益是一件高尚並且大有益處的事,但那必須是在愛與自願的前提下,如果是因為礙於面子或者討好對方,只會讓自己受損。我們行事應該照著自己的身量和當下所達到的程度。知道分內的責任可以讓我們避免因為幫助別人而耽誤了本該做好的事情。領導應該對全局有宏觀掌控,而不能去糾結如何讓剛報到的員工適應新崗位;廚師的職責是做出健康美味的食物,至於從哪裡買到新鮮實惠的食材,則是採購的責任。各司其職才能讓整體的運作高效順利,越俎代庖只會帶來混亂。

你的善良,有了界限才會堅強

要與正確的人建立親密關係。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可以練習如何設立界限,並尊重對方的界限。拒絕有求必應能夠讓雙方都得到成長。例如,如果孩子接二連三地把作業忘在家裡,家長不應該總是第一時間把書本送到學校。這樣做能幫助孩子養成細心和自我負責的習慣,家長也能學到更有原則、並且更忍耐包容的教育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對孩子指責怒罵。在親密關係中,我們要敞開自己,接受對方的幫助,體貼他們的良苦用心。當我們身處愛中的時候,就不會產生討好別人的心理,這讓我們可以更加輕鬆地與外界設立界限。

的確,有界限的善良比一股腦地熱血要複雜得多,但是它能為幫助者和被幫助者都帶來更加真實長遠的益處。真正的善良一定包含著智慧,並且讓人越加堅強。練習為善良設界吧,願你成為一個慷慨聰明,使人受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