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簡評《國禮》好看的電影

電影《國禮》簡評:民族的氣血與擔當

電影簡評《國禮》好看的電影

也許是過於喧囂的都市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們渴望一絲清涼的慰藉,也許是太多激情氾濫的“快餐式愛情”使得人們在銀幕前日趨麻木,也許是平日學習和工作的競爭壓力使人們變成“現實主義者”,當我們再一次坐到電影院時,也在應接不暇中忘記了感動。然而一部《國禮》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卻讓我有流淚的衝動,隨之而來的就是心酸,焦慮和感嘆。

主旋律電影,通常被解讀為以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理性主義和集體主義為主題。在過去的許多年裡,主旋律電影由於諸多原因,在觀眾中形成了刻板印象。但是從2017年開始,許多主旋律電影的成功讓我們對這類型電影有了新的認知。中國電影在歷史人物塑造上也經歷了從“臉譜化”到“個性化”,再到“市場化”的過程,主旋律電影也開始緊跟時代潮流,更加貼近年輕觀眾。

以2017年八一建軍節前後上映的電影《建軍大業》為例,它以恢弘氣勢講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建立的過程。影片中的流量明星的確很吸引人們的眼球,但是那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場面令人印象更加深刻。“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為你負重前行”。我們現在的軍事強國,背後是無數革命先賢用自己的血肉一步一步披荊斬棘殺出來的。

而2018年《紅海行動》憑藉自身的優質水準,硬生生在春節檔殺出一條血路,豆瓣上接近50萬人給出了超高評價。《紅海行動》的超高評價源於它的真實,這部片子本身帶有英雄主義色彩,卻沒有一般英雄主義色彩片子所必備的“主角光環”。它將戰爭場景真實的展露在大眾視野下,以一種直接果斷的方式將戰爭的真實面目呈現給大眾。它以最大程度的真實性打動人的內心,闡述了這個世界其實並不和平,只是有一些人用血肉之軀擋住了戰爭。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週年,對於主旋律電影來說是個大年。《國禮》這部電影也以其富有表現力的細節和悲壯的美質闖入人們的視野。主旨宏大,將新中國的解放事業與民族優秀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巧妙地揉和在一起,以湘繡為媒介,以國禮為由頭,讓新興的政權與傳統文化首次聯姻。影片主題深刻、結構巧妙、藝術嚴謹、意義深遠,是一部弘揚革命戰鬥精神,傳承紅色歷史文化的生動教材,折射出一個時代的光和影,印證著新中國開步的艱難。

電影簡評《國禮》好看的電影

電影《國禮》講述的是1949年初夏,中國人民解放軍正挾三大戰役餘威,以破竹之勢迅速南下,國民黨敗局已定。毛澤東決定訪問蘇聯,並用湖南湘繡繡製出一幅斯大林大元帥像,以此作為國禮。劇中主人公周樂安以“湘繡針譜”為密電碼,巧妙地躲過了敵人的搜査,在繡制國禮的過程中成功地傳遞了對湖南和平起義有著重要作用的電文,為湖南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貢獻。

周樂安的原型就是周竹安,電影所取材的正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當時的湘繡產地湖南還在國民黨統治中,國禮辦起來頗費周折。最終,位於長沙銅官的繡莊接受了這項任務——刺繡《斯大林》畫像。但另一個問題出現了。當時,湖南地下黨沒有電臺,無法及時向黨中央彙報相關重要情況,也不能及時得到黨中央的指示,並且沒有斯大林照片,怎麼繡?於是,秘密電臺和斯大林照片同時秘密入湘。情報站幫繡莊帶來了斯大林照片,繡莊也以業務掩護了情報站。後來,《斯大林》畫像繡成,長沙也和平解放。繡像完成後,派人專程送往北京。1949年12月中旬,毛澤東帶著湘繡《斯大林》畫像等禮品踏上了訪蘇的旅程。有著2000多年曆史的古老湘繡,就這樣充當了新中國外交“使者”。

一部好的電影不僅勝在整體敘事,而更在於影片主題的深度挖掘。這部影片是紅色文化和諜戰文化的結合,同時很好地把中國故事、中國精神、中國價值融合進去了。它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湘繡與湖南和平解放巧妙融合,大題材,小切口。既再現了以湘繡為代表的湖湘文化長盛不衰的藝術魅力,又將湖南解放前夕國民黨不甘心失敗命運而瘋狂反撲的場景演繹得淋漓盡致。小成本製作,卻給了觀眾帶來了好萊塢商業大片的美妙享受。電影自始至終扣人心絃,全場無尿點。

鏡頭語言的變化運用對於影片基調、細節、質感的把握,刻畫人物細膩的情感十分重要。而《國禮》中的人物形象就很突出。比如劇中的田如玉,雖是普通的湘繡女,但國難當頭,她以民族大義為重,不惜一切代價,與國民黨周旋,展現了湖湘兒女的愛國情懷。又如鄭家鈞的管家老賀,當年在國民黨的嚴刑中出賣了夏明翰,後幾經內心的掙扎,大我戰勝了小我,從而犧牲立功。這個小人物的戲份雖少,但處理得很好。影片通過注重史實的敘述方法,多維度呈現出了湖湘兒女敢為天下先的精神風貌。

這部影片在空間、時間以及電影細節等都有值得稱道的地方。故事具有傳奇性,還有較強的視覺衝擊力,在燈光、服裝、道具等方面皆可圈可點。諜戰、懸疑、情愛,一些現代元素與表現手法被融入片中,增添了影片對年輕觀眾的吸引力。不僅填補了湘繡題材影片的空白,讓觀眾認識湘繡,記住湘繡。也能讓人感受到湖湘兒女血脈裡流淌的果敢與擔當,對於湖湘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更具有深遠的歷史與現實意義。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我們走進《國禮》,汲取更多精神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