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傢俱行情怎麼樣?

樂緣168


你好,我是東陽做紅木傢俱的冬瓜哥 ,很一起高興聊聊這個問題

2019年是傢俱業的一個嚴冬,其實從2013年開始傢俱已經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有些人懂得激流勇退已經成功上岸(少部分),有些人在盲目的跟從(大多數),也有些人改變思路和戰略,開闢了新的商業模式,賺了很多財富(少部分)。總體來說大多數廠家和經銷商日子都是不好過的。

首先,房地產不景氣,這個最大的原因,也許是因為房價太高,有錢也先買房子。

第二,傢俱太結實,實木的都能用好幾年,紅木的一輩子。

第三,生活壓力太大,傢俱不是必需品。

第四,結婚越來越晚,現在三十好幾沒結婚的都好多,不結婚買啥傢俱?買了房不結婚也很多不買傢俱。

前面幾點是說明消費市場在減少在萎縮

第五,現在非常重視環保,安全(主要消防安全),還有不斷上漲的工人工資。這些都造成成本的增加,成本增加不增加銷量廠家就會虧本,但是市場低迷。如果沒有銷量就要提高銷售單價,但是市場低迷消費者少,供過於求。

總結:很多工廠在收縮規模或停產,或者改變思路轉型。








紅木傢俱鑑賞冬瓜哥


我們看一下統計數據吧。

2019年9,月全國傢俱零售額178億元,同比增長6.3%,環比8月提升0.6pct。1-9月累計零售額1396億元,累計同比增長5.9%,增速比前8月提升0.1pct。

零售額小幅增長,整個行情看起來是不差的。

如果單看上半年的情況,傢俱類商品零售額為896億元,同比增長5.7%,也是有增長的。

再看出口,據海關統計,傢俱及其零件9月出口額285.2億元人民幣,1-9月累計出口額2684.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8%,增速比上月回落1.3個百分點。

對比去年的情況,出口也是小幅增長。

再看一個細分市場的行情,就是傢俱採購市場,第三季度,全國共完成傢俱採購項目約2900個,與2018年同期相比,增長27%;採購總規模55.6億元,比2018年同期增長56%。

還有一個統計是,1-8月,全國傢俱製造業產量57662.2萬件,同比下降0.7%。全國傢俱製造業營業收入4443.1億元,同比增長3.0%;利潤總額270.3億元,同比增長14.7%。

再看一些頭部企業,傢俱行業的上市公司營收情況,增速也在10%以上。

所以,無論是看零售額,還是採購、出口,今年傢俱業的行情都不差。只不過,大公司佔的份額更多,遠遠比行業情況更好,這意味著部分中小公司的日子並不好過。


大材研究


今年的傢俱行業經歷了消費升級、新零售、整裝、海外併購以及貿易戰等多方面的嘗試與挑戰,國際品牌大量湧入國內市場,國內多部重量級環保文件正式生效,貿易戰促使企業轉型轉移,新零售重構人、貨、場,渠道多元化,AI人工智能的應用更加廣泛,產品風格化明顯,定製、全屋定製、整裝對行業的滲透越來越深,等等。

  非常明顯,傢俱行業處在大變革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同時房地產市場低迷影響傢俱消費,使得原本競爭激烈的傢俱市場淘汰率不斷加速,傢俱行業在今年普遍感受到的是市場在萎縮,傢俱企業近乎整體性銷量下滑,不得不對各種模式、渠道、產品做保守嘗試。

中式元素產品仍然是市場主流

從今年的展會和市場來看,60%以上的產品都是以中式元素為核心,包括中式風格傢俱和部分本土化的西方風格傢俱,如北歐風格等。歐美風格傢俱的市場份額已急劇縮小,意大利現代簡約在沉寂幾年後在今年開始復甦,但因此而在市場上形成新的主導還不夠成熟,同時新的現代意式極簡風格傢俱產品非常明顯的受到中國文化影響,許多產品帶有明顯的中式元素,出現諸如中式極簡、東方新美學極簡風格等產品。中式風格傢俱受到現代傢俱設計思想的影響,市場上主要朝三個方向演變:其一是中式古典,其二是現代中式,其三是中式新古典。這種演變在幾年前已經出現,到現在變得越來越清晰。

  非常明顯,以中式元素為核心的傢俱迅速發展併成為市場絕對主流,是中華民族文化復興、民族自信迴歸的現象。隨著國家科技、經濟、文化等迅速發展,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傢俱作為文化的一種載體,傢俱市場的成熟必然是以中式元素為核心的傢俱產品成為絕對主導,中式傢俱的多線路並舉發展正是符合市場的這種發展方向,可以清晰的判斷,2019年這種以中式元素、中式文化符號為核心的傢俱產品仍將是市場的絕對主流。

定製傢俱滲透率進一步提升

就目前而言,定製傢俱、全屋定製已經是主流方向,甚至已經上升到整裝模式的競爭,但是定製傢俱的市場滲透還有很大空間,除開定製傢俱企業的發展、拎包入住定製家等,未來,所有傢俱企業都可宣稱定製,成品傢俱企業的終端銷售同樣可以是定製方案,定製概念氾濫。定製傢俱未來的滲透還有多方面,其一是目前大型定製傢俱企業的國內市場佈局基本完成,開始深耕市場。隨著這些大型定製企業上市,資本市場介入,定製大品牌企業市場佈局已快速深入到內地鄉鎮級別,未來對市場的滲透更深更全。其二是高端定製迅速發展,形成新的競爭格局和市場的多重滲透。另外,像大型軟裝機構、整裝平臺、互聯網家裝平臺等模式逐漸成熟,開始在全國複製城市運營平臺模式,進一步加大定製化的滲透。當然還有其他多方面,如內地新興傢俱產業基地的發展,城市原有中小定製傢俱企業的擴張等等。

在智能家居領域,多年來一直被喻為“紙上談兵”,但是隨著AI技術及其他各項技術的成熟應用,硬件軟件的更新,產業鏈多設備互聯的控制集中化已經實現,智能家居產業鏈的縱向階段已經完成。2019年智能家居走向“全屋智能”,智能家居展會和市場上的全屋智能體驗館影響力越來越大,理論轉化為實際應用,必將對家居家裝市場的現有格局形成衝擊。

  最簡單的來說,精裝房政策的實施,原本房地產企業就已經介入到家居產品領域,必然關注智能化帶來的增值效應,地產引導智能家居海量落地,其中對傢俱產品在功能化要求還是設計上的新要求以及採購、合作生產等,智能家居都將是一股新的競爭力量,對現有的傢俱市場模式形成新的競爭格局。

在過去,精裝房因為比例小,對傢俱市場的影響並不大,但現下精裝時代到來,房地產企業跨界家居業,地產商直接與傢俱品牌企業合作,為新房消費者做量身定製的家庭裝修,從硬裝到軟裝傢俱等,真正打造“拎包入住”。

  傢俱行業、家裝行業包括許多設計機構都有大量人力物力投入精裝房家居市場,今年以來就有許許多多打著做精裝房拎包入住項目的團隊到處尋找傢俱企業合作。許多企業把未來發展重點都轉向於此,對原有的加盟連鎖店的扶持都在減少,部分大型傢俱企業因為與地產企業緊密合作可能會產生連鎖反應,因而越做越大。中小企業生存越發困難,傢俱行業市場格局都受到極大的衝擊。明顯的案例是恆大集團聯合索菲亞、曲美、喜臨門等多家知名傢俱企業,共同建立恆大家居產業園,為恆大精裝房配套家居產品。更直接的是有大型地產企業為了給新樓盤配傢俱,直接去工廠採購,一個採購單金額過億,讓更多傢俱企業眼紅,從而在對生產和營銷模式做出了調整改變。精裝房時代,房地產企業介入家居市場,對傢俱業影響極大。

傢俱行業的轉型升級持續多年,一直在尋求商業模式的創新,但2018年下半年以來,無論是O2O電商模式,還是軟裝設計平臺分享模式、多元化渠道建設、整裝平臺、互聯網家裝平臺等等各種模式要麼走向成熟,要麼定型、消失,模式創新已基本完結,未來,技術創新、技術應用將受到更多人的青睞。

  不論是製造端的智能製造還是新材料、新工藝都受到整個產業鏈的極大關注,並且願意去嘗試的企業不少,塗裝工藝升級、環保吸塵吸氣新技術、實木定製的硬件技術突破以及傢俱銷售的終端應用工具等等,從供應鏈到傢俱企業製造生產銷售所有有更好效果的技術創新和應用都受到追捧。

 2019年大量的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不論國內企業是收購還是代理,都在加緊市場佈局和滲透。

  與此同時,因為國內傢俱製造成本的上漲,許多企業除了到國外投資,更是大量採購,尤其是在東南亞地區,許多傢俱企業都將新的消費市場目標轉向中國。同時,國內轉移到東南亞的傢俱企業也會大量返銷,一方面是國內傢俱企業大量採購成品傢俱銷往國內市場,另一方面是國內早期轉移過去的傢俱企業在出口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又轉向國內,將會有大量產品通過各種渠道銷往國內。

傢俱行業在最近幾年的外轉內移中,在內地形成了眾多的新興家居產業基地,規模有大有小,建設速度有快有慢,在近一兩年的環保嚴要求和沿海地區製造成本急劇上升的情況下,企業對於轉移更加迫切,產業轉移投資落地,許多新興的產業基地到明年基本建好一期投產,新興產業園區開始發力。

  以北京傢俱企業來說,往北往南轉移,新建的廠房基本完成,明年基本上都會投產。廣東傢俱企業往北,製造重心甚至總部都將逐漸轉移到新的傢俱產業基地。一方面是行業在轉移上基本完成,新的家居產業基地格局形成;另一方面新興家居產業基地的逐漸發力必將形成對現有行業格局影響,投資的風險和機遇都將展現

 國內傢俱市場的增長更多的是在內地鄉鎮、縣級市場,這部分市場被少數渠道下沉到底的大型企業和當地小企業瓜分,大多數傢俱企業都集中在一、二、三線市場競爭。而實際上,從今年市場來看,一線城市的消費呈萎縮趨勢,尤其是加上各種渠道的競爭等等,明年的國內傢俱市場競爭必將更加慘烈,大企業謹慎經營,中小企業生存越發困難。


冬天的太陽wjm


整體行情不太好 又到了小擴中 中擴大的時候 今年因國家政策 精裝房已經開始 工程活以後會越來越多 這就導致很多小的工廠生意會越來越淡 年底又會淘汰一批 對大公司來說是機遇 對小廠來說是艱難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