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遊戲:3A不光有高投資就行了,3A大作的幕後瞭解一下(一)

2019年初,接連發售了《生化危機2:重製版》、《鬼泣V》、《只狼》等不少遊戲大作,眾多3A作品深受遊戲玩家的喜愛。不過,玩歸玩,你真的瞭解什麼是3A嗎?遊戲設計師們是如何完成這些作品,又是哪些因素決定著這些作品是否夠格成為3A呢?今天的

涼風就帶大家一起走進——3A大作的幕後……

3A遊戲:3A不光有高投資就行了,3A大作的幕後瞭解一下(一)

鬼泣V

《鬼泣V》以極其強勢的風格,成為名副其實的3A級別ACT大作

3A究竟代表著什麼?其實在行業內並沒有明確地標杆來界定什麼是“3A”,但最受大眾認可的說法是“3A”代指AAA級別,代表著“A級別的成本”、“A級別的體量高”、“A級別的質量”的遊戲作品。意味著製作這樣一款遊戲需要付出大量的金錢資本(動輒百萬的資金和上百人的製作團隊),創作出足夠豐富的內容,而且遊戲整體的質量也要非常的高。只有這樣的遊戲,才足以被稱作3A大作。

◆《全境封鎖》系列就是著名的3A級別遊戲之一

A級別的資金成本,意味著更多人和更多資金的投入,這一標杆是為了實現後面兩個A所提供的支持。例如《起源》的開發團隊擁有超過1000人參與研發,而《GTA》這種很標準的3A大作,用於研發的成本則高達1.37億美元(約3.1億人民幣)。雖然不能說高資金絕對等於高質量,但低資金著實難以打造出突破性的3A級大作。

◆《GTA5》那豐富的玩法和優質的故事劇情,與大量的資金投入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A級別的遊戲體量,在資金成本達到了A級別之後,接下來的製作部分就到了遊戲設計師發揮的時刻了。本身資金定位達到A級別,那製作的遊戲必然是一個龐大體量,這也意味著,遊戲設計師們需要賦予遊戲更多的可玩性,以及豐富宏大的實際內容。拿《巫師》系列為例,這款遊戲不僅僅打造出一條深入人心的故事內容,還在音樂、戰鬥系統以及遊戲玩法上創造了很多令人著迷的突破性設計;甚至還在一套完整的迴環中,增加了一個名為《昆特牌》的集換式卡牌遊戲,該卡牌遊戲憑藉著極高的可玩性,獲得了玩家非常高的好評,甚至還在之後推出了單獨的衍生遊戲。

◆《昆特牌》遊戲中的一個梗,最後成為了一款專門的衍生遊戲,足以證明《巫師》系列的可玩性有多強

那想為遊戲賦予這麼多的可玩內容,就需要遊戲設計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參與研討和創作,並不斷對製作出來的成果進行檢測和嘗試。舉個例子,當一款遊戲的基礎玩法經過多位遊戲設計師聯手創作而出後,就需要通過遊戲引擎建立一個demo版遊戲(只擁有準確的規則,和基礎的操作性),然後經由遊戲設計師們反覆的試玩,再做進一步的優化和調試,最終打造出一個足夠吸引玩家的玩法。這一過程裡,遊戲設計師往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不斷的琢磨和推敲,甚至需要匹配專業的遊戲測玩師參與進來,反覆的試玩幫助遊戲設計師們改進和創新。

◆《惡靈附身》就源於遊戲製作人三上真司在創作《生化危機》系列時的一次靈感迸發

A級別的遊戲質量,這一說法其實包含了非常多的內容,但主要代指“遊戲實際效果”,以及“遊戲的完整度”兩大部分。最能反映遊戲實際效果的設計點就是視覺,作為一款3A級的大作視覺體驗往往是首個打動人心的環節。無論是遊戲宣傳片,還是試玩過程展示,大部分玩家第一眼還是看遊戲的“視覺效果”。

◆《最終幻想》系列憑藉著超高的顏值,成為“顏”系列遊戲的代表

舉個例子,3A級別大作《只狼》,之所以能在ACT遊戲群雄割據的時代殺出一條血路,成為新一代銷量之王,與其在遊戲裡呈現出的獨特視覺衝擊力有著難以割捨的關係。遊戲初期公佈的預告片,僅憑几場BOSS戰的片段演示,就凸顯出了整體遊戲的格調,也讓畫面衝擊感和忍殺的快感,深深地埋入玩家腦海。

◆《只狼》宣傳片中就呈現出了獨特的視覺表現力

想打造這種級別的高度視覺衝擊力,就需要美術方面的遊戲設計師去花費大量的精力完成角色和場景的原畫,再利用軟件對這些內容進行3D建模,並渲染出最終效果。這些還僅僅是一個基礎,想要打造更好的視覺衝擊感,就需要通過遊戲的戰鬥系統不斷地改進戰鬥中的每一個視覺表現環節。拼刀時碰撞出的花火,力量感和BOSS出場時的慢動作及場景表現,都需要遊戲設計師通過PS、3DMAX、專屬遊戲引擎等多個專業軟件,對遊戲內容進行一遍又一遍的反覆雕琢。

◆每一個戰鬥細節,都凸顯著畫面張力

除了視覺效果,遊戲完整度也會影響到遊戲的質量,比如BUG。資深遊戲玩家都深刻地知道,遊戲過程中遭遇到BUG是多麼影響遊戲體驗的事兒。其實BUG的出現不僅僅是瞬間打破沉浸感,更是從反面體現出了一個遊戲設計團隊對遊戲質量的不負責,測試缺失等情況都是存在的。

3A遊戲:3A不光有高投資就行了,3A大作的幕後瞭解一下(一)

BU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