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姨”畫像刷屏!是否存在,長相如何?“神祕”作者現身,亮出“證據印證”!

這幾天,

不少人的朋友圈

都被一個老年婦女的照片刷了屏

這名女子叫“梅姨”,

涉嫌販賣了9名兒童。

11月18日,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佈平臺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網絡上流傳的廣東增城被拐9名兒童案件嫌疑人“梅姨”的第二張畫像非官方公佈信息,ccser不是公安機關官方權威平臺。

ccser是一個兒童失蹤預警平臺,其11月17日在微博發佈了“梅姨”最新彩色畫像。11月18日,ccser負責人對媒體稱,此次“梅姨”頭像來源於公開的報道資料。事實上,這張梅姨彩色畫像近日已被許多新聞媒體在報道中刊登。

“梅姨”畫像刷屏!是否存在,長相如何?“神秘”作者現身,亮出“證據印證”!

模擬畫像專家林宇輝稱繪製並經過電腦合成“梅姨”彩色畫像。受訪者 供圖

10月12日,廣東省公安廳網絡問政平臺微信公眾號“平安南粵”發佈文章《轉發擴散!涉及9起兒童拐賣案件的人販子“梅姨”最新畫像公佈》,使用了“梅姨”的新畫像,並呼籲民眾“請記住這個臉”。

上述文章還寫道,“據曾經接觸過她的人說,畫像與真人的相似度有90%。”

同時,廣東省公安廳官方微博“平安南粵”也轉載了這張新畫像:“涉拐賣兒童案梅姨新畫像”已出!

“梅姨”畫像刷屏!是否存在,長相如何?“神秘”作者現身,亮出“證據印證”!

畫像作者:素描出自其手,著色來自他人

11月18日,涉嫌拐賣兒童的“梅姨”,因為畫像問題再次引發輿論關注。

當天下午,資深模擬畫像專家林宇輝向澎湃新聞表示,“梅姨”的第二張畫像,是他應廣州增城警方的邀請繪製的。不過,澎湃新聞聯繫廣州市公安局增城區分局瞭解梅姨畫像之事,截至發稿時暫未獲回應。

林宇輝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梅姨”第二張模擬畫像,出自他之手。林宇輝是山東退休公安民警,是一名資深的模擬畫像專家,有“神筆警探”之稱。

實際上,許多人對林宇輝並不陌生。2017年6月,在“華人神探”李昌鈺的推薦下,他曾根據美國警方提供的三段模糊視頻,繪出了章瑩穎被害一案的兇手克里斯藤森畫像。

“梅姨”畫像刷屏!是否存在,長相如何?“神秘”作者現身,亮出“證據印證”!

“是廣州增城警方邀請我去的,機票都是他們訂的。”林宇輝說,他今年三月將梅姨的新畫像提供給了廣州增城警方,“這個新畫像只有發佈出去才能發揮作用,但增城警方一直沒發,家屬非常著急。”林宇輝說,後來他將梅姨畫像給了被拐兒童家屬。

11月18日下午,林宇輝向澎湃新聞介紹了為“梅姨”畫像的過程。

林宇輝介紹,今年3月,他在廣州增城民警的帶領下,到河源市紫金縣找到“梅姨”前男友,根據其描述繪製了“梅姨”畫像。 視頻來源:林宇輝 提供

據林宇輝介紹,“梅姨”案共涉及9個被拐賣兒童,其中一位被拐男孩申聰的畫像,就出自他之手。2017年,尋子14年的申軍良找到了當時還在山東省公安廳的林宇輝,請求他根據申聰一歲時的照片模擬出如今的畫像。

“警方說,幾個見過‘梅姨’的證人回憶,第一張‘梅姨’畫像不太像她本人。”林宇輝說,在當地警方的陪同下,他與一位和“梅姨”同居兩年的老漢在當地派出所見面,當時一起到場回憶“梅姨”的長相的,還有這名老漢的女兒。

“梅姨”畫像刷屏!是否存在,長相如何?“神秘”作者現身,亮出“證據印證”!

“梅姨”畫像刷屏!是否存在,長相如何?“神秘”作者現身,亮出“證據印證”!

▲林宇輝繪製的“梅姨”新畫像

“老漢和他女兒對‘梅姨’的大致描述還是比較細緻的,因為我反覆地問關鍵的幾個部位,他們描述的始終都是一致的,沒有出入。”林宇輝如此回憶兩人的描述,“梅姨”的個子一米五幾,體態較胖,臉龐比較大,嘴比較大且厚,鼻子短,鼻孔有些外露,三角眼……

據林宇輝回憶,10月12日,廣東省公安廳將這張新版的素描畫像發出後,有一位軟件公司的愛心人士在他的素描畫像基礎上,運用電腦技術著色後,將彩色畫像發給了林宇輝。

“正好這個案件又有兩位孩子找回,但不是申軍良的孩子,我就把這張彩色的畫像發給了他。”林宇輝說,申軍良收到彩色畫像後,擴散在了一個尋子群裡。

在林宇輝繪製“梅姨”新畫像之前,2017年6月,廣州市公安局增城區分局曾公佈“梅姨”的第一張模擬畫像,向社會徵集線索。該畫像中的“梅姨”臉型偏瘦。

“梅姨”畫像刷屏!是否存在,長相如何?“神秘”作者現身,亮出“證據印證”!

2017年6月廣州增城警方公佈的“梅姨”模擬畫像。廣州市公安局增城區分局 圖

警方在這次通報中稱,綽號“梅姨”的女子涉及多起拐賣案件,真實姓名不詳,現年約65歲左右,身高1.5米,講粵語,會講客家話,曾長期在增城、韶關新豐地區活動。

律師:未經警方核實發佈彩色畫像的行為欠妥

對於11月18日“梅姨”照片的發酵和反轉,林宇輝表示:“畫像的意義就是要散播出去,這對找‘梅姨’是有幫助的,是好事。無論是彩色和灰白,他們的相似度是相吻合的。”

不少網友表示,全網通緝“梅姨”的背後,讓人們看到了全社會恨拐、反拐的價值共識。一名網友就表示,他轉發的理由很簡單,就是想通過網絡的力量,將“梅姨”揪出來。

但是,這種全網通緝也帶來了一些“烏龍”事件,諸如“梅姨”落網、人販子“梅姨”現身等假消息屢屢出現。

對此,上海博和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謝向英表示,“CCSER兒童失蹤預警平臺”

未經警方核實便發佈彩色畫像的行為確實有一些不妥,因為這張照片與所謂的“梅姨”不一定就是同一個人,如果未經證實不慎使用了其他人的真人照片,必然會對當事人造成巨大的影響,而平臺也將因此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