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棲息地標準

  記者近日從國家林草局確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於上月新設鳥類保護管理處,進一步加大鳥類保護監管職責,強化鳥類資源保護。當前,我國鳥類保護面臨哪些困難?針對秋冬季候鳥遷徙採取了怎樣的保護措施?未來鳥類保護工作有何重點?新頒佈的《野生動物保護法》首次將候鳥棲息地和遷徙通道納入法律保護範圍,將候鳥繁殖地、越冬地、停歇地和遷徙通道作為自然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之一。(11月19日《新京報》)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吟詩作畫總是少不了鳥兒,鳥兒成為人們心目中詩情畫意的象徵。鳥類是大自然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鳥類,對維持自然生態平衡,對科研、教育、文化經濟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令人遺憾的是近年來,人們亂捕亂殺,使人類的朋友慘遭塗炭。“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就是對捕殺動物後果的最真實的寫照。人們開始濫殺鳥類,捕捉鳥類,還把一些色彩豔麗的鳥類販賣給其他人,以此來賺錢,還有一點,就是,天上的鳥越來越少,餐桌上的鳥越來越多。

  一個龐大的鳥類家族,如今漸漸開始衰敗了,有些種類已經瀕類滅絕甚至已經滅絕了,以往常見的鳥類也變得少見了。如果沒有了鳥兒,害蟲就吃農作物,如果沒有了糧食,人類就無法生存。鳥類的減少帶來生態的惡化,這已有不少慘痛的教訓。鳥類是“農業的保護神”、“森林的衛士”,是人類的良朋益友。鳥類對於加強環境保護、維護生態平衡有著重大的意義。

  鳥類的不幸,最終是人類自己的不幸,只有鳥類與人類共存的世界才能充滿生機、充滿活力。鳥是人類的朋友,每一隻鳥都是一直快樂的小精靈,保護鳥類就是保護我們自己。只要我們人人為候鳥獻上一片愛心,送去溫暖,一定能為候鳥創造一個安全、良好的生存環境。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於上月新設鳥類保護管理處,新頒佈的《野生動物保護法》首次將候鳥棲息地和遷徙通道納入法律保護範圍,將候鳥繁殖地、越冬地、停歇地和遷徙通道作為自然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之一,制定候鳥棲息地標準,為候鳥安全過冬提供法律兜底保障。“候鳥棲息地標準”以保護候鳥安全過冬是需要的,有人說,“候鳥棲息地標準”是鳥兒安全過冬的最佳“保鏢”。但筆者以為,人才是候鳥們的最好“保鏢”,人人都可以成為候鳥的守護者,用責任和行動當好候鳥“保鏢”,讓鳥兒安全過冬,並在全社會形成一個愛鳥、護鳥的濃郁氛圍,相信鳥兒一定會與我們為鄰,與我們共守一片水草豐美的樂園。讓我們攜起手,共同參與愛護鳥類活動,從你我做起,愛護鳥類,不殺戮,不食飛禽鳥肉,攜手共建人鳥和諧共處的美好家園。

候鳥棲息地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