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鼠”色变大可不必 相关知识专家详解

近日,有关鼠疫的新闻吓到了不少对鼠疫相关知识不太了解的市民。作为这方面的专家,呼和浩特市地方病防治中心鼠疫布病控制科李元元科长为市民讲解鼠疫相关知识,表示谈“鼠”色变大可不必。

常见鼠疫类型和传播方式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烈性传染病,曾被称为黑死病,属于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同时鼠疫也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存在于鼠疫自然疫源地中。

鼠疫的潜伏期(从接触感染到发病)一般为1至6天,个别病例可达8至9天。鼠疫常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腺鼠疫,最常见,治愈率也高,主要特征除发热外,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或腋下、颈部等淋巴结肿大;第二种是肺鼠疫,特征: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主要症状为高热、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粉红色泡沫痰;第三种是败血型鼠疫,恶寒、高热、剧烈头痛、神志不清,病程凶险。

至于市民关心的鼠疫传播方式和患病症状有哪些?李元元科长表示,鼠疫传播方式有三种:第一,也是最主要一种,是通过病媒生物传播。如寄生在染疫动物身上的跳蚤,感染鼠疫菌后再叮咬人。第二是人接触染疫动物和剥食染疫动物时,病菌通过皮肤表面伤口或粘膜进入体内。第三是通过飞沫传播。鼠疫病人呼吸咳嗽时释放出的病菌可以形成飞沫,短时间悬浮于空气中,他人吸入引起感染。鼠疫患者全身症状有发病急剧,高热寒战,体温突然上升至39到41℃。

普通市民如何预防鼠疫?李元元科长表示,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避免到动物鼠疫活跃地区旅游和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野兔等。

第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佩戴口罩。

第三、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

第四、如果曾去过动物鼠疫活跃地区,应持续两周自测体温,若突然发热寒战、淋巴结肿痛、咳嗽咳血等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动物鼠疫活跃地区旅行史,早期用抗生素如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等治疗效果较好。(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张秋焱 通讯员 李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