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开始收集微小事物,是你想的无聊?是进入了细微事物敏感期

前两天去亲戚家玩,堂哥家里的小侄子很可爱,而且长得也有点小帅,萌萌的,最重要的是和我感情很好,每次刚一到门口,小宝贝就兴奋的冲出来抱着我,哇,那一刻,开心极了。

到了家里没多一会,侄子就开始央求我和他一起玩,我虽然有点累,但还是耐不住他软磨硬拍,那个小奶音,实在不能拒绝,于是我们就不管那些大人的谈话了,我和他一起玩。

来到公园,恰好前两天树叶掉的很多,小侄子就要让我和他一起捡树叶,我不想捡,但为了他开心,我就和他一起,索性就像回到了自己的童年一样吧,再享受一次。

然后我和他就捡了很多的树叶回到家,家里人看到后很吃惊,虽然没说,但看我俩拿着那么多树叶也是有些懵,很惊讶。

孩子开始收集微小事物,是你想的无聊?是进入了细微事物敏感期

可能有很多家长都曾看到过孩子有相似的经历和行为,觉得无聊,有的家长直接呵斥孩子不要这样做,或是讽刺指责,孩子之后自然就减少这样的行为了。

有的家长却是鼓励孩子,和孩子一起,而家里就慢慢的变成了“破烂堆”,孩子开始捡一些有的没的,有些家长说自家的玩具区已经成了“破烂堆”了,虽然扔了很多,但还是有很多。

其实孩子的这种行为是有原因的,是因为他们进入了细微事物敏感期。

什么是细微事物敏感期?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1岁半到2岁半左右,开始进入细微事物敏感期。这个敏感期会一直持续到4岁左右。但每个孩子的发育是有差异的,进入和结束细微事物敏感期的时间是不同的,持续的时间也不相同,而且敏感的程度也不一样。

进入这个时期,孩子会对一些很小的事物感兴趣,而且经常会做出大人不理解的动作,但她们却能从其中探索到更多的奥秘。

孩子在细微事物敏感期的行为表现:

比如生活中的豆粒、细线头、小石子、小蚂蚁等等,都可以成为宝宝观察和探索的对象。

具体表现:

1、在室内

在室内,孩子更多的会关注细线头、头发丝或者纸屑等。

这些在大人眼里应该被归为垃圾里的东西,却成为孩子们的宝贝。

对此,父母要清楚,孩子对这小事物的感兴趣是他探索能力发展的开端。

2、在室外

小蚂蚁、小石子、小树叶等等会成为孩子感兴趣的东西。

孩子会盯着地上的蚂蚁,可以看好长时间,也会将小石子不断的放一起,拿回家。

这些都是孩子在细微事物敏感期的表现,或许在众多家长看来,都是没意义的,耽误时间的,但却会对孩子的探索能力,观察力,以及心理发展都是有益处的。

孩子开始收集微小事物,是你想的无聊?是进入了细微事物敏感期

细微事物敏感期分为三个阶段:

细微事物敏感期分为三个阶段,根据时间划分为:

第一阶段:细微事物兴趣萌芽期

通常从孩子一岁半开始,他们开始不再被鲜艳耀眼的事物吸引,相反开始对成人没注意到的的细微事物感兴趣。

第二阶段:观察力攀升期

通常在孩子2岁开始,他们不同于家长宏观开放的视野,更多的则是关注细枝末节,很微小的事物,而这时也正是培养孩子观察力的最佳时期。

第三阶段:精细动作期

通常在3岁左右,宝宝会随着四肢的日益灵活,观察、抓、握、捏细小的物品,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水平以及认知水平都在不断提高。

蒙氏认为,儿童会出现细微事物敏感期,家长可以通过他们的天性,逐渐通过一些方法等来引导他们的智力,直到他们充分理解周围环境中的东西,他们这样的活动才会暂停。

如果在这过程中,家长对孩子观察细微事物的行为进行打击,讽刺等,打消了孩子探索事物的积极性,那么孩子长大后也会对于很多细小的事物或者是显而易见的事物都视而不见。

如果家长在这时可以引导孩子,鼓励孩子,让宝宝在更加丰富的环境下成长,那么孩子的观察以及探索能力会非常强,更有利于成长。

孩子开始收集微小事物,是你想的无聊?是进入了细微事物敏感期

一旦孩子的观察成为习惯,那么孩子的认知记忆、思维等都会随着孩子观察习惯的养成悄然生长。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呢?

一、对于宝宝的探索行为要给予理解和包容

宝宝进入细微事物敏感期,不仅仅会对干净的事物感兴趣,还会对一些在大人眼里比较脏的东西也会感兴趣,比如泥泞路里的小树枝,水坑里的小石子,以及路旁的一些“小垃圾”,都会成为他的心头好,很宝贵。

这时家长不能表现的很嫌弃,你要理解孩子处于这个时期,他做的事是有利于成长的,否则一旦你在话语上或者行为上表现出嫌弃,他们的积极性被打消,这样的行为就会骤减。

二、主动为宝宝创造机会,让孩子享受其中

家长可以常带着宝宝出去散步等,让宝宝可以观察到更多的事物,对于一些小落叶等喜欢什么就玩什么,可以给他提一些建议,比如分类、分数量等,只要保证环境是安全的,宝宝想玩什么就玩吧,让他尽情的探索观察分辨,不断充实。

三、亲近大自然

自然是最神奇的,它其中隐藏着很多的奥秘,可以为宝宝观察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提高提供多种素材,然后家长可以多了解一些,在宝宝不懂的地方可以试着引导孩子,或者普及知识,引发孩子的兴趣,让宝宝追寻更多知识,促进其他能力的发展,

四、多和宝宝玩游戏

家长可以多和宝宝玩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多引发孩子观察和思考,让宝宝在游戏中,各种能力不断提高。

孩子开始收集微小事物,是你想的无聊?是进入了细微事物敏感期

​在家长眼里,你看到的可能只是树叶、石子、线头、纸屑等,但在孩子的眼里,这些却都有着无限的意义。

那些感兴趣的微小事物,在孩子眼里,可以使自己捡来的劳动成果,也可以是自己送给最爱的爸爸妈妈的礼物,是漂亮的宝贝玩具,也是他们在大自然中肆意奔跑后带回家的纪念品。

这些小事物不仅是它们本身,在孩子眼里它们还是新奇感、成就感、满足感、自豪感,以及最美的回忆。

比起石灰水泥这些冰冷的建筑,比起嘈杂的商场里的游戏,似乎大自然的声音更能吸引孩子。树叶、石子、泥土、小草等都是免费的,又是自然的带有生命妻气息的事物。孩子喜欢这些事物,作为家长应该更加高兴才是,应该去保护孩子向往生命的本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