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你不懂雍正的帝王心

年羹尧不懂雍正的帝王心,为自己的仕途画上了句号,也给我们留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如日中天的年氏会这么快下台被杀?到底发生了什么?

雍正皇帝这样的人,心思细密,洞悉人性,你有任何不让他满意的事,他都会记在心里,情商高些,会化解皇帝这种情绪,情商低了,可能就会有年羹尧的遭遇。

年羹尧,你不懂雍正的帝王心

雍正帝

一、年羹尧出身

年羹尧,你不懂雍正的帝王心

年羹尧

年羹尧出入社会,有一个梦幻开局。

出生在辽东官宦人家,年氏家族出身于汉八旗中的镶白旗。祖父年仲隆就考中过进士,历任知州,开始家族的上升之路,父亲年遐龄平流进取,康熙三十一年,官至工部左侍郎,湖广巡抚,还曾署理湖广总督,成为清朝高级官员,年羹尧哥哥也是官员,妹妹更是雍正的皇贵妃,深受皇帝宠爱。

这样的出身不可谓不高,人生起点可以说很高。

但后来的年羹尧凭借自己的才学,在康熙三十八年,先中举人,次年中进士,甚至一度被排进前十,最终进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开启了自己的仕途,这没有靠年羹尧的家庭,靠的是他自己的本事。

进入官场前,康熙朝重臣明珠也慧眼识人才,将自己的亲孙女嫁给年羹尧,不久,这位小姐去世,明珠不愿意断了这门好亲戚,又嫁给年羹尧自己夫人娘家的一位格格为妻,足见对年羹尧的赏识。

这次婚姻使年羹尧有了明珠这个政治靠山,又结识了很多皇族宗室,如英亲王、康亲王、肃亲王、康熙九阿哥胤禟。

这么多的政治资源对年羹尧是优势,同时也为他的政治生涯埋了巨大的隐患。

二、年羹尧的官场梦幻开局

入仕后的年羹尧,仕途顺风顺水。

康熙三十九年,二十一岁的年羹尧考中进士,当年五月,他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进入翰林院学习。

清人朱克敬在《翰林仪品记》中写道:国朝仕路,以科目为正,科目尤重翰林。卜相非翰林不予,大臣饰终必以翰林乃得谥“文”。他官叙资,亦必翰林。

翰林的重要性可见一般,翰林是未来的政治明星的可能性很大。只有起家翰林,才有可能最终成为内阁大学士。总之,翰林院编制少、级别高,升迁快,直接与皇帝打交道,有被破格提拔的机会。

康熙四十二年,年氏顺利通过翰林院考试,任职翰林院检讨,从七品。实际上,这种考试通过率极低,25%左右。

康熙四十四年,年氏以翰林院检讨的身份,当了钦差,担任四川乡试主考官,那时,他才二十六七岁。

回京后不久,他就升官至从四品的侍讲学士。

康熙四十八年,他升任正三品内阁学士,并加礼部侍郎衔,可谓“春风得意”。这一年对年氏很重要,三月,他作为副使,出使朝鲜。人还没到,负责接待的朝鲜官员就向国王汇报,说这位年副使“不食四足之肉,所食不过鹅鸭海参等物”,回国后,年羹尧在九月份开始出任四川巡抚,有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

康熙六十年,年羹尧晋升为川陕总督,并担任大将军胤禵的后勤部长和重要军事助手‘。

康熙末年,年羹尧成为朝廷中最年轻、最重要、最受皇帝信任的封疆大吏。

三、年羹尧与雍正

雍正即位后,年羹尧虽然年轻,但其身份更倾向于先帝老臣,而非新朝新贵,更何况,除了雍亲王外,年羹尧靠着岳祖父明珠这条线,还与多位皇子有交往,这不能不让本来孤立的胤禛带醋含酸。

说到与雍正的关系,年羹尧与皇帝也有交集,年家在雍正当亲王时阴差阳错成为其属员。原本只是四贝勒的四阿哥胤禛被晋封为雍亲王,待遇提高,配置也高了,隶属汉军镶白旗的年羹尧一家随着所在旗分佐领,就被拨到了雍亲王属下。

另外,年羹尧的妹妹也嫁给雍亲王,两人关系应该很好,可偏偏年羹尧是个粗线条的人,既然不需要沾雍亲王的好处,日常相待自然也缺了主属之间该有的恭敬,以及与其它皇子之间该有的距离。实际上,年羹尧与雍正的关系阴影重重,只是在胤禛即位的一瞬间,达成了天衣无缝的默契,并对整个朝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时候的胤禛只能选择信任年羹尧,因为在朝的大臣能叫上名字的人都很少。对待年羹尧及其家人上,雍正也有特殊照顾,年羹尧的兄长年希尧赋闲多年后,被雍正安排担任肥缺广东巡抚,在清代,广东巡抚的灰色收入是最多的。

除此之外,年过八旬的年遐龄也没被皇恩浩荡落下,在元年二月获加尚书虚衔。

这不只是感谢年羹尧在辅助即位时的功劳,还有个现实的问题是边疆安定,康熙皇帝去世后,青海的蒙古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蠢蠢欲动,有发动叛乱,控制青海西藏之意,经营蒙藏多年的年羹尧出面控制局面最合适。

雍正初年,年羹尧与雍正皇帝关系极为密切。

年羹尧不仅在涉及西北的一切问题上大权独揽,而且还直接参与朝政,有关重要官员的任免和人事安排上,皇帝给了他很大的权力。在年氏管辖区域大小官员一律听从年的意见来任用。

青海平定之后,雍正给年氏的朱批中写道:“尔之实情朕实鉴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

因为平定青海的叛乱,雍正还把年视为自己的“恩人”。还要求世世代代都要牢记年羹尧的丰功伟绩,否则便不是他的子孙臣民了。

在生活上,雍正对年羹尧的家人也是关怀备至。年羹尧的妻子得病,雍正都再三垂询,赐送药品。一次赐给年羹尧荔枝,为保证鲜美,雍正命驿站6天内从京师送到西安。

雍正对年氏很信任,并希望他们彼此做个千古君臣知遇榜样。

可以推断雍正在写给年羹尧的朱批中是投入了真感情的,从他写给别人的朱批中也能看出皇帝心直口快的性情。

年羹尧,你不懂雍正的帝王心

皇帝说:“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就是这样的秉性,就是这样的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四、年羹尧的错

年羹尧在如日中天的官场到底犯了什么错?

1.得意之时太膨胀

皇帝对年的信任是感谢他在继位初的支持,可这是有条件的信任,年羹尧辜负了皇帝的信任。

雍正的继位是有模糊不清的地方的,所以他最怕失去统治,对他自己的哥哥弟弟们都多加防备,对他们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将九阿哥允禟交给年羹尧看管,年氏不仅不清楚这是皇帝的信任,反而成为了允禟的保护伞,这是皇帝最不能容忍的。

2.得罪了朝廷重臣

雍正初年,朝廷有三巨头,除了年羹尧之外,还有管财政的怡亲王允祥,还有管人事的国舅隆科多。

年羹尧本为川陕总督,对四省文武的仕途都有很强的发言权,随着战争的节节胜利,年氏不断以军功名义要求中央政府为他保举的人员加官,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吏部本身的选官流程,出现所谓“年选”。

雍正即位初,在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清缴国库亏空运动,运动总指挥就是允祥,允祥不负皇帝之望,一番雷霆手段,先拿自己的户部开刀,要求十年内补齐。

可在年羹尧的恳求下,雍正帝免除了川陕三省的各项赔补,并免除陕西亏空官员就地解职的处罚。

这个口子一开,允祥的工作更艰难,只好将这笔帐记在年羹尧头上。

3.不受其他官员的支持

雍正时期,有一个名称叫鄂尔泰,他与年羹尧本应关系很好,但并没有,鄂尔泰本来在皇宫里担任侍卫,因年羹尧的举荐,后来一路升迁,鄂尔泰并没有感激年氏,反而是刻意与其保持距离。

鄂尔泰只是其中一例。

年羹尧的为人处世可见想见,不得官心,自己有难,自然没人帮助。


张爱玲说过:成名要趁早。

但我觉得这话不够。

年羹尧30岁已经出任地方大员,出名确实早,但不能善始善终,给我们很多启示。

一时成功早不代表会一直成功,有再大的成就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膨胀的结果很可能是伤了自己。

永远不要低估了一颗帝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