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赞!这个被《人民日报》点名的学霸是咱厝人

前日

咱厝泉港区前黄镇凤山村女生连小梅

这位自小是“别人家孩子”的学霸

目前是浙江大学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高分子材料专业

2017级硕士在读生

怒赞!这个被《人民日报》点名的学霸是咱厝人

她有何特别之处呢?

这位不会化妆

常年穿实验服泡实验室的女生在读研2年间

发表SCI论文13篇

其中第一作者论文5篇

申请了3项中国发明专利

和3项国际发明专利

怒赞!这个被《人民日报》点名的学霸是咱厝人

今年暑假

她经过层层筛选

到华为中央硬件工程院实习

并获评优秀实习生

10月底

她又凭借学术成就

斩获浙江大学最高荣誉奖竺可桢奖学金

成为实至名归的顶尖学霸

01

钟情数学的学霸 “少考了几分”改学化学

“我从小就喜欢数学,遇到难题就一定要把它搞懂。”记者电话连线连小梅时,她直率地表达了对数学“骨子里的热爱”,这对她大学期间做科研发挥了很大作用。

连小梅从小就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功底。2009年,连小梅在泉港坝头中学念初中时,就曾参加2009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获得福建省赛区二等奖。高中考入泉州实验中学后,在众人眼中,她最突出的特质,还是“数学特别好”!

怒赞!这个被《人民日报》点名的学霸是咱厝人

小梅去年暑假和高中班主任林老师合影

“不懂的题问她,她能一下给你多种解法,脑子很活。”小梅曾经的高中同班同学小张说,小梅话不多,但是班里“妥妥的学霸”,每次和她交谈都能感觉到她潜在的爆发力。

高考时小梅理综发挥不佳,少考了几分,使她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最后从兴趣和就业等方面综合考虑,她填报了湖南大学的应用化学专业。

02

泡实验室忘我研究 专攻前沿科技斩获专利

“学一行,也要爱一行。”

上大学后,小梅依旧好学。大一时她的高等数学成绩在系里名列前茅,大二起她专攻专业学习。虽然数学与专业没有直接联系,但小梅觉得数学好的优势让她在化学研究上更有“领悟力”。

“针对一个实验,我能想到别人考虑不到的方面。”小梅说,数学的积累有助于她运用发散性思维。

怒赞!这个被《人民日报》点名的学霸是咱厝人

小梅在做实验

成为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高分子材料专业2017级硕士生后,小梅真正进入科研领域。当很多大学女生都擅长化妆打扮时,小梅则穿上实验服,把大把的时间花在实验室里潜心研究。

小梅和团队成员主攻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新能源研究,高分子行业发展飞快,科研论文的投稿特别讲究时效性,有时候投稿的时间仅仅相差一两个月,论文的档次就会相差很多。“当时压力很大,那时文章发表得特别不顺利,一篇论文投出去还未有结果,就要投入下一篇论文涉及的相关研究。一个实验有效果要快速补充数据,改文章再投稿,同时扛多个工作。”小梅说,研究期间她就“泡”在实验室,每天不少于12小时,经常是别人都走了,她还留下来通宵研究。正像她所说,“自己做起实验来就忘我,沉醉其中”。

怒赞!这个被《人民日报》点名的学霸是咱厝人

小梅的论文被ANGEW编辑评为TOP10%且受邀成为封面论文

功夫不负有心人,读研的两年时间,她总共发表SCI论文13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5篇,文章影响因子均大于10,包括国际顶级期刊5篇,总计第一作者影响因子大于60(影响因子是评价一个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连小梅的论文也被《德国应用化学杂志》编辑评为TOP10%且受邀成为封面论文,她还申请了3项中国发明专利和3项国际发明专利。

03

拿下浙大最高奖学金 喜欢搞科研想再读博

今年暑假期间,小梅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到华为中央硬件工程院实习的机会,并在实习期间参与了华为内部的三个研究项目。此外她还参加了中国材料大会、中国化学会第31届年会和浙大-拜罗伊特双边交流会等会议。

这些“走出去”的经历开阔了她的视野,使她了解到最前沿的学术发展情况,系统地整理了知识,促进了科研工作的开展。她也领悟到科研工作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拓宽了研究思路。

怒赞!这个被《人民日报》点名的学霸是咱厝人

去年8月,小梅和研学的泉州实验中学学妹在杭州合影

在今年10月底揭晓的浙江大学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名单中,小梅作为研究生获得3万元奖学金。

据了解,浙江大学自1986年起设立这一最高层次奖学金。每年浙江大学在全校范围内,仅评选出24人获得此项奖学金,其中本科生12人,硕士4人、博士8人,可见小梅在学校绝对属于顶尖的学霸。对此,她只是谦虚地说道:“运气比较好。”

“原本我想硕士毕业后工作,但发现自己更喜欢科研,会继续读下去。”小梅说,目前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他们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她的科研之路才刚起步,相比“国内外大牛”还微不足道,她还要努力下去。接下来她会去以色列做更深入的合作交流。

04

老师说:她是个好问的学生 有时老师都被问倒

“她是少有的主动求学的学生。”小梅高中时的班主任、数学老师林超良表示,高中时连小梅的潜能并不惊人,最与众不同的是她爱思考、爱钻研的主动学习精神。

她平时看着低调,但有疑必问,问的还都是“有思考过的问题”,有时甚至把老师问倒。林老师说,小梅高中毕业后这几年,自己一直跟她保持联系,此前带学生去校外研学或比赛,也会让他们和小梅交流,她对学习的专注和执着,值得学生们学习。

05

校长说:终生学习的品质 学生一生受用

泉州实验中学魏校长表示,看到连小梅靠自身努力换来的成绩,感到很欣慰。这么年轻就发表这么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小梅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具有钻研精神。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品质,而不只是追求高考分数。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人生中遇到的困难面前不断进取,不断超越。

END

泉州晚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许奕梅/文

连小梅 林超良/供图

审核:江晓媛

泉州晚报社新媒体矩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