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与旧城连成一体,呈月牙状,故有月牙城之称,河北永平府城墙

永平府城墙,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城西部,永平府是明朝的一个府级行政区划,地域包括现唐山市大部地区、秦皇岛大部地区和辽宁西南部地区,府治在今秦皇岛市卢龙县西部。现位于卢龙县境内的这段永平府城墙始建于明代,长约1010米,包括永平府城南门、大西门(含瓮城)和小西门各一座。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城与旧城连成一体,呈月牙状,故有月牙城之称,河北永平府城墙

据《水经注》记载:“卢龙古城,始建于东汉建安12年(公元207年),魏武征踏顿所筑城池”曹操率军北征乌桓,攻打卢龙镜内的乌桓蹋顿部,败乌桓斩蹋顿而南归。是年9月,曹操屯兵卢龙,并修筑了平州城,即卢龙。当时,城为土城。辽太宗大同元年(公元947年),又在旧城以南拓建新城,新城与旧城连成一体,呈月牙状,故卢龙古城有“月牙城”之称。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在城西建起西城漕运码头。

新城与旧城连成一体,呈月牙状,故有月牙城之称,河北永平府城墙

  明洪武三年(1371年),在卢龙置永平府,统管七州县。四年,由指挥费愚主持重修府城,并“廓其东而大之”。整个城池为砖石结构,四周修筑了城墙。城墙周长9里,宽3步,高三丈六尺,底宽三丈,顶宽两丈。城射四门和水门,门上设城楼。嘉靖42年(1563年)、万历8年(1580年)、万历21年(1593年)、万历27年(1599年)、乾隆31年(1766年)又先后多次对永平府城进行修建。四门各有其名。东门分别为“高明”、“通辽”、“迎旭”;南门为“德胜”、“望海”、“观海”;西门为“镇平”、护蓟”、“望京”;北门为“拱辰”、“威胡”等。卢龙古城自明代景泰年间至民国19年,上下五百年间,历经修葺,始终保持完整坚壁,有“京东第一府”的美誉。

新城与旧城连成一体,呈月牙状,故有月牙城之称,河北永平府城墙

  卢龙城是永平府所在地,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二零七年,原为土城,随着朝代的更叠,不断扩大重修,顺着周围高地走向,下面条石地基,上面青砖砌成,里面也有用石灰,黄土,糯米漿澆筑而成,非常坚固,纫性比砖强,全长九里十八步,山海关卫比府等级低,卫城九里十三步,永平府城砖写着“洪武四年”,山海关砖写着“洪武十三年”每块砖标準老秤十八斤,卢龙城是冀東古城,经历朝代很多,经多次维修扩建,砖的形号,大小宽窄薄厚不同,最大的二、三十斤,城墙是很坚固的,无论风吹雨打地震水淹,总也不易坏,城楼高峻与云齐,<>大匾高悬。

新城与旧城连成一体,呈月牙状,故有月牙城之称,河北永平府城墙

伯夷叔齐的故事;孤竹国是商王室所封的同姓诸侯。传说孤竹国君有两位儿子伯夷与叔齐,伯夷为了让叔齐继承王位,离开国都,谁知叔齐知道后也跟随而去,当时正是商纣无道,武王伐商之际,伯夷、叔齐听到武王伐商的消息,一起赶去劝谏武王,认为周伐商是以下犯上的逆行。周武王没有听从,一举攻入朝歌,结束了殷商的暴虐统治。伯夷和叔齐以商遗民自居,不仕周朝,不食周粟,在首阳山(河北省迁安境内)下采苹(一种野菜)而食,有一天,碰到一个老丈,老丈笑着对他们说:"你们二位以不食周粟标榜自己对前朝的忠心,但是你们不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道理吗?你们虽说不食周粟,但是你们吃的野菜不也是周朝的吗?"二人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决意不吃,最终饿死在首阳山下。在孤竹(今河北省卢龙县内)的墓可能是衣冠冢。孤竹国到春秋时代还存在,兴盛时期延伸到西辽河流域,与山戎等一起时常骚扰燕、齐、卫等国。传统看法,孤竹国的地望在河北一带,但是北洞窖藏坑中"父丁孤竹罍"的发现,却把孤竹地望往北推进到了辽西地区。

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孤竹君,姜姓,殷汤封之辽西令支,至伯夷、叔齐,子孙以竹为氏焉,东莞。"相传商汤时,禹封炎帝的后代墨台氏在孤竹国(今河北省滦县东北部),孤竹国国君的二子伯夷、叔齐。他们因都想让位于兄弟而出外流浪,后侍于周文王,但却阻拦周朝伐商,后因耻于食乱臣之粮,饿死终南山。他们的"贤"名流传于世,其后人就有以国名中的竹字为姓,称为竹氏。因竺和竹同音,汉代有位本叫竹晏的人改为姓竺。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待到饿到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残暴代残暴,不知错无边?神农虞夏死,我欲归附难!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