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西瓜—夏闷棚—秋西瓜—冬黑麦草养地,科学栽培收益高

春西瓜—夏闷棚—秋西瓜—冬黑麦草养地,科学栽培收益高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浙江大棚西瓜种植区域的西瓜栽培。

科学的茬口安排,病虫害减少,耐连作

春西瓜—夏闷棚—秋西瓜—冬黑麦草养地,科学栽培收益高

采用“春季西瓜——夏季闷棚——秋季西瓜——冬季黑麦草养地”的模式。

施入有机缓释肥并配合黑麦草回田对土壤进行改良,科学合理的茬口安排可有效控制土传病害,从而减轻对西瓜连作的影响,达到耐连作3~4年的效果@杭州西湖·浙江大学-万里神农健康农业产业发展研究院多年连续试验结果。

技术规程

种植时间安排

春西瓜—夏闷棚—秋西瓜—冬黑麦草养地,科学栽培收益高

春季西瓜种植一般在2~6月,秋季西瓜种植一般在7~10月,通过调整定植时间,可实现4个月的供货期。

施肥整地

春西瓜—夏闷棚—秋西瓜—冬黑麦草养地,科学栽培收益高

春秋两季,每季每亩施用有机缓释瓜类专用肥(10-4-12)80~100kg作基肥,全层撒施,翻耕均匀后起垄,灌水造墒,铺滴灌管并扣银色地膜提温。

育苗

春西瓜—夏闷棚—秋西瓜—冬黑麦草养地,科学栽培收益高

选择耐低温、早熟、抗病性强、优质丰产、抗早衰、适于南方潮湿地区栽培的西瓜品种,如中型瓜可选用新美都、早佳8424等。小型瓜可选用拿比特、小兰等。

经晒种、浸种消毒和催芽处理,出苗后,白天棚膜打开通风见光,夜晚关闭保温,适宜苗龄为2叶1心(春季为播种后30~35天,夏季为10~15天左右)。

水分管理:出苗前,保持湿润;出苗后,严格控制水分——中期适量浇水,后期少浇水控制秧苗生长,提高幼苗适应性。

移栽定植

春西瓜—夏闷棚—秋西瓜—冬黑麦草养地,科学栽培收益高

春季定植时一般要求地温(土壤深度10cm处)稳定在最低13℃以上,平均18℃以上,棚内最低温度不低于5℃,且应当选定晴天进行移栽。秋季定植避免地温过高超过38℃。

植株管理

温度管理:西瓜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8℃-32℃,耐高温,最高不宜超过40℃,但不耐低温。气温降至15℃时生长缓慢,10℃时停止生长,5℃时地上部受寒。

春西瓜—夏闷棚—秋西瓜—冬黑麦草养地,科学栽培收益高

整蔓:真叶长出4~5片时候打顶,侧蔓长到20cm时采用

双蔓整枝法进行整枝,蔓长至40cm进行一次理蔓,长至70cm~80cm进行引蔓并用定蔓夹进行固定,之后每增长80cm进行一次定蔓,一般进行3次定蔓即可。定蔓同时打掉多余侧枝。

春西瓜—夏闷棚—秋西瓜—冬黑麦草养地,科学栽培收益高

春西瓜—夏闷棚—秋西瓜—冬黑麦草养地,科学栽培收益高

授粉:当一半以上的雌花开放时,进行人工授粉,一般在上午7~10时进行,阴天可适当延后。一般一朵雄花可授1~3朵雌花。如遇连续阴雨天气,无法进行人工授粉,可以采用激素辅助处理(氯吡脲)。一般从第二雌花开始授粉,授粉节位在13~18节。

春西瓜—夏闷棚—秋西瓜—冬黑麦草养地,科学栽培收益高

选瓜:当瓜长到鸡蛋大小,进行选瓜,选留柄粗而瓜发育快,无伤而无畸形的幼瓜。优先选择健壮蔓上留瓜。其余幼瓜及时摘除。每株从两蔓中选留1个瓜,疏果完成后滴灌追施水溶肥1次。

采收及储存

春西瓜—夏闷棚—秋西瓜—冬黑麦草养地,科学栽培收益高

西瓜采收适宜在上午进行,避免中午烈日下采收,皮薄易裂的品种宜在傍晚采收。如遇连续阴雨来不及采收、运输时,可以将整个植株拔起放在田间,待晴天后再收,以防止裂瓜。

病虫害防治

春秋两茬之间进行养地或闷棚消毒,平衡养分并杀灭上一茬残留病虫和病菌等,总体上病害情况较轻,偶有发生白粉病,总用药量和次数较少。虫害则需要格外注意蚜虫、红蜘蛛和白粉虱。

技术流程示意图

春西瓜—夏闷棚—秋西瓜—冬黑麦草养地,科学栽培收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