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國都叫咸陽,為什麼是西安?現在的咸陽算不算?

手機用戶12194477053


先簡單講結論,秦咸陽不是今咸陽,因為今咸陽是1949年以後開始立區、縣,後立市。位置也和秦咸陽不一樣。

我很奇怪是不是很多人都望文生義,看到同名的就以為是一回事。“咸陽”兩個字至少對應5個地方或概念,下面分別講。

1.咸陽原。這是唯一一個一直存在且位置不變的地方。但是它不是行政轄區。古代認為山南、水北為陽。關中渭河以北九嵕山以南,西起武功東至涇渭交匯一大片都叫咸陽(原),“咸陽”意思都是陽,大吉。漢唐皇陵主要分佈在咸陽原(不是今咸陽市,這裡常有誤區)。

2.(秦)咸陽宮。秦孝公13年遷都的真實原因是商鞅變法要避開貴族勢力,表面說法則是“咸陽”大吉。注意咸陽宮不是咸陽都。網上有個秦、漢都城和西安對比圖,那個巴掌大的區域其實畫的是咸陽宮,漢長安也只是衛城。本來渭南(不是今渭南市)比渭北富庶。因為“咸陽”大吉,所以建咸陽宮於渭北,而大量人口定居南岸,上林苑、章臺宮也在南岸,後來的阿房宮就更偏南了(都已經不在具體的“咸陽”了)。咸陽宮在今天涇陽和西安之間的窯店村。

3.(秦)咸陽都。咸陽都城非常大,北起今涇陽、三原,南到阿房宮,西到古渭城(今咸陽),東至滻灞兩河。而秦皇陵,則已經越過灞河到了今臨潼。因為秦咸陽都中間隔一條渭河,所以後來才有了咸陽古渡。所以今天的西安、涇陽、咸陽都屬秦咸陽都的範圍。

4.(古)咸陽縣。在今涇陽、三原一帶。項羽燒燬的主要是咸陽宮、阿房宮、章臺宮等,北岸更是廢墟。劉邦選擇南岸建長樂宮等,早期主要發展南岸,因為當時北岸凋零。後來北岸發展出了古咸陽縣。

5.(今)咸陽市。其實近代已經沒有咸陽這個名字的行政轄區。由於戰亂,渭北凋零。於是把渭城、古咸陽縣等地方都合併成關中專區(也叫關中特區,改過幾次名字)。1949年後重新劃分,問題是將西邊渭城叫咸陽分區,現在咸陽老城有渭城區,而把咸陽宮、古咸陽縣的地方劃成涇陽。此時這些地方仍屬西安。大約53年國家要立西安為直轄市,咸陽立縣,後立市。也因為立直轄市這個原因(不好細說),西安逐步被分解,咸陽、涇陽、三原等一大片渭北地區脫離西安。古代渭城也從此沒有,百度渭城能知道它是今咸陽。

所以,秦咸陽的政體傳承是漢長安、唐長安、西安,不可能是涇陽和咸陽。史記上的“秦咸陽者,漢長安也”沒有錯。

如果問今咸陽市算不算秦咸陽都,政體傳承上不算,至少建國初剛立縣時不算。我記不清可能90年代左右,陝西要把涇陽、三原等地劃歸咸陽託管(還是直轄問題),如果成真。這樣今咸陽就管理了大約小半個秦咸陽的都城屬地,所以咸陽市聲稱是秦咸陽也就有些地理依據了。

有人說“長安(西安)曾經是咸陽的一部分,後來咸陽是西安的一部分”。這話不準確,應當說“常安(或西安)和今咸陽曾經是秦咸陽的一部分,今咸陽後來是西安的一部分”。

本來一個簡單的問題複雜了。因為今咸陽市也要搞旅遊宣傳,所以今咸陽的宣傳上也說它曾經是秦咸陽,百度咸陽市的介紹。更誤導人的是,如果百度咸陽宮,說“它在咸陽以東15公里”,要知道咸陽和西安市中心的直線距離僅22公里,可想而知這向東15公里已經到哪裡了。

其實在關中這種名稱變換的不少,例如長安(縣)、渭南市等,都不是古代所指。

補充一下,有說法西鹹要重新合併(陝西不那啥了?),西鹹區已經由西安託管。也許會迴歸以前。


拾荒漢


這是一個缺乏歷史常識的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很多人容易混淆的問題。西安咸陽因地理位置太近,歷史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有幾個問題需要澄清。

1.秦時長安是隸屬於咸陽的一個鄉,位於渭河南岸,那時還沒有長安縣這個稱謂,其地位相當於咸陽郊區,秦都城範圍雖然較大,但政治中心仍在渭北咸陽宮,大家應該都知道在中國政治中心意味著什麼。

2.秦是歷史上離宮建造最多的時期,涵蓋整個關中地區,其遺蹟在如今寶雞至渭南都有分佈。在渭河南岸建造的章臺未央阿房宮屬於離宮,附近上林苑是皇家獵場,總之都屬於離宮別苑。

3.秦統一後都城的規劃範圍很大,往南甚至延伸到秦嶺,由此逐漸向渭河南岸發展。但由於秦存在歷史太短,這些都未能來得及實施,而同時大量人工用於修建秦陵,甚至連阿房宮也只是建了基臺。秦咸陽宮被項羽所燒而覆滅。秦都城重心未能轉移至渭河南岸。

4.秦滅後,漢在渭河南岸長安鄉建都,設長安縣,長安城也由此得名。司馬遷原話為‘’漢長安,故咸陽也‘意為漢長安所在地隸屬於當年秦咸陽,但被很多人錯誤解讀成了秦咸陽漢長安也,成了同一個地方的證明。

5.漢朝後,過去的咸陽城變成其下轄的一個縣,歷史上大部分時期都稱為咸陽縣。而長安縣與之隔河相望。這才是咸陽與長安分離的起點。明洪武咸陽縣城建到了渭河古渡,古秦遺址被廢棄,但一直在咸陽縣郊區。其實這一點和明西安建城並不在漢長安遺址是一個道理。

網上關於所提問題有很多錯誤說法,甚至說今咸陽是假的,西安才是真咸陽的荒謬說法。歷史變遷與傳承不能簡單的用遺址說事。漢長安遺址也不在現西安主城區。舉個例子:如果你的祖先幾百年前從村東搬家到村西,今天把老莊基讓給你了,你能說你的祖先是假的?


山外有山1715330324


秦代還有一個首都櫟陽城在今天的西安市,後來遷到了咸陽。秦時的咸陽也不在今天的咸陽城裡,在今天的西鹹新區那一帶,你可以去查相關資料。


東驪山房


顯然,下面這幾個回答問題太多:

1、西周是豐鎬二京。秦朝是咸陽,漢代以後是長安,近代近代將其分為兩個城市,即咸陽+西安。

2、秦都咸陽包括今天的陝西關中大部分地區,包括今天的咸陽、西安。

秦都咸陽是跨渭河南北的:

渭河北邊是咸陽宮等建築群,為秦統一前期政治中心,宗廟等均在渭河以北。

渭河南邊是章臺宮和阿房宮,章臺宮比咸陽宮晚,但章臺宮也為當時咸陽副中心之一。會見尊貴客人或舉行高規格禮儀活動是在咸陽宮,會見小人物是在章臺宮。

渭河南邊的阿房宮是秦統一前後開始修建的,據考古遺址並未完全修建完成,應該是隻修建了部分。

周人:

周,大禹治水後關中盆地成為沃野,后稷部族遷居咸陽、慶陽、平涼區域。

其後慢慢發展壯大,商朝後期遷居寶雞岐山(趕走嬴姓,嬴姓時代為商守西戎),滅商而建都豐、鎬。

甘陝周人建立西周,定都陝西,分封宗室子弟到北方各地建立小封國。

人周宗室及貴族分佈全國各地,封國百姓以國名為姓,成為後來百家姓的主流。

秦人:

嬴氏為黃帝之後,得姓始祖伯(木翳),原名大費,封山西晉中趙城,商代時為商重臣,世代在周原守西戎。

注意:嬴氏始祖伯(木翳)與大禹時期的東夷首領是不同的兩個人,如同大羿、后羿是不同的兩個人一樣。

嬴氏在周原守西戎,周人在隴山東北崛起後遷居岐山,驅趕嬴氏逃至隴右,周人滅商後,東部嬴氏族人紛紛西逃隴右。

西周前期,嬴氏首領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賜封地及驪山華胥後裔女子,嬴氏得寶雞、天水兩塊封地,成為周人附庸。

西周末期,秦人因護送平王東遷有功,被賜古雍州之地,直到秦穆公時滅西戎十二國,稱霸西北。

秦人先後居住於寶雞、天水、寶雞、櫟陽、咸陽,定都咸陽。


用戶1789621402868715


沒看懂你的問題,但可以告訴你的是,現在的咸陽並不是秦時咸陽!連發音都不一樣,秦時咸陽好像叫“顯陽(音譯)”


胡-言


兩個地方,西安與咸陽行政區劃、語言文化各不相同。

“鹹”是“都”的意思,咸陽山南水北,謂之咸陽;西安山北水南,謂之“鹹陰”。

周幽王被犬戎殺死後,豐鎬(西安)被犬戎殺得片甲不留。

秦國發源地在甘肅天水,秦公墓在甘肅隴南禮縣大堡子山。

秦攻破豐鎬(西安),趕走犬戎,代替周幽王定都咸陽。


用戶67724358697


當時秦國把都城遷到咸陽,渭水穿南,嵕山亙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秦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