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和城下之盟可以相提并论吗?

第四章 一国君臣如病狂

166◆小报告

澶渊之盟达成后,宋朝北方边境实现了难得的和平。双边贸易打开了,军费开支大大减少了,辽国还时不时送点土特产过来表表心意,赵恒心里非常高兴。

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有一个人反而郁郁不乐——王钦若。

和议达成后,王钦若从大名府调回了朝廷,但他一回朝廷就主动要求辞去参知政事的职务。倒不是王官迷不想当官了,只因他不想给寇准打下手,害怕被整成机关闲散人员,干脆自己主动请辞。

赵恒也知道王钦若和寇准处不来,于是为王钦若特设了一个“资政殿学士”的职位,暂时安排他去编书。

王钦若想办法躲着寇准,但寇准可不是那么好避开的。寇准的脾气我们都知道,只要是他看不顺眼的人,逮住机会,一定会编排你一下。

在确定班位的事情上,寇准就整了王钦若一把。

所谓“班位”,是指官员上朝参加朝议时的顺序。古代社会最讲究等级尊卑,班位的顺序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一般来说,班位是按照官阶大小来摆布的,遇到相同官阶的官员,则要比职位、比资历,反正一定要分出个上下左右为止。

这么一来,问题出现了。新设的资政殿学士官阶是正三品,和翰林学士正好相当,把谁排在前面好呢?偏偏它又是个新职位,也没前例可参照。

照理说,王钦若担任参知政事的时候就班位在翰林学士之前,中间又没被贬职,应当排在翰林学士之前。但寇准可不这么认为,谁让你这个“资政殿学士”是个新官职,我就装不知道,从此定下规矩——资政殿学士班位在翰林学士之后。

王钦若吃了个哑巴亏,跑到赵恒那里喊委屈,赵恒只好亲自出面和了一把稀泥,在“资政殿学士”的前面加了个“大”字。王钦若转眼成了大学士,重新排到了翰林学士前面。

王钦若一直被寇准压制,心里很不舒服,但他也没办法。澶渊之盟后,寇准被朝野上下看作是促成和议的头号功臣,他的声望达到了顶点,连赵恒也对寇准毕恭毕敬,凡事言听计从。

王钦若对这种局面很不甘心,他一直在耐心地寻找机会进行反击。很快,朝局悄悄发生了变化。

景德二年十月,老臣毕士安去世了。

一直以来,毕士安都是寇准的坚定支持者。寇准性格直率,容易得罪人,经常被人在赵恒面前打小报告,每当这个时候,毕士安总是挺身而出,为其辩护。可以说,没有毕士安的支持,寇准的很多谋划根本无法得到赵恒的认可。

很可惜,这个忠厚的老臣在北征前就已身染重病,在和议达成后不到一年,就不治而亡。

毕士安的去世对寇准是莫大的损失,从此,他在朝中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盟友,也失去了一道替他遮挡暗箭的屏障。

然而,寇准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危险。

和平时期,宰相最大的权力就是官吏的任免权。在宋代,官吏的晋升提拔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是根据资历、年限来排序,干到一定年头就可以提升官阶。可事情到了寇准这里就不一样了,不弄出点花样来哪能叫寇准?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一种体会,在交往中都倾向选择和自己脾性相投的人。寇准在用人上也是这样,总是喜欢优先提拔那些出身寒微、说话直来直去的人。他这么不按常理出牌,难免会得罪一大批人,有人就小心翼翼地拿出官吏升迁记录本子,跟他说以前的惯例做法(持例簿以进)。

寇准看都不看,把本子丢在一边,大大咧咧地说道:“宰相就是统领百官的,如果只按常例办事,怎么体现任用贤能屏退庸才的职能呢(若用例,非所谓进贤退不肖也)?”

人家当然不敢当面顶寇准,只好背地里向赵恒打小报告。但赵恒听说了寇准的应答后,觉得他说的也挺有道理,一点都没减少对他的信任。

如此一来,寇准更加自鸣得意,眼睛都快长额头上了。

打几个小报告,岂能扳倒立下不世功勋的当朝宰相?!

澶渊之盟和城下之盟可以相提并论吗?

小报告,学名叫谗言,通俗点说就是背地里说坏话。事实证明,打小报告也是一个充满技术含量的活,你没有一点业务水平,想干坏事也干不成。

王钦若的人品不怎么样,但他确实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他确信,赵恒内心里并不喜欢寇准,如今善待寇准,只因为寇准在促成澶渊之盟中立了大功。

因此,要扳倒寇准,就必须改变赵恒的这种认识。

很快,王钦若瞅准时机,对寇准狠狠地射出了一支冷箭。

景德三年(1006)二月,在一次朝会结束后,众臣纷纷散去,王钦若故意留在了最后。

当时,赵恒正恭恭敬敬地目送寇准领着一班大臣退去,王钦若悄悄走到赵恒跟前,两人有了这样一番对话:

王钦若:“陛下敬畏寇准,是因为他有功于江山社稷吗?”

赵恒:“那当然。”

王钦若:“我真没想到陛下会说出这样的话,澶渊一战,陛下不认为是耻辱,反而还认为寇准对社稷有功,这是为什么啊?”

赵恒:“为什么这么说?”

王钦若:“城下之盟,哪怕春秋时期的小国也感到羞耻,你现在作为一个大朝皇帝,却在城下和敌人结盟,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感到耻辱的?”

澶渊之盟和城下之盟可以相提并论吗?

王钦若口中的“城下之盟”,源自春秋时期的一个典故。公元前594年,楚国军队包围宋国都城长达九个月,楚国要求宋国派人出城签订盟约。宋国的勇士华元偷偷来到了楚军营帐,对楚军统帅子反说:“我们国君让我转告你,宋国都城内已无粮食和柴草。但是,如果签订‘城下之盟’,和灭国没什么两样,我们宁可战死,也决不从命!除非楚军后撤三十里,我们才能议和。”华元的话感动了楚军,楚军真的后撤三十里,才与宋国议和。

不得不说,王钦若确实是最懂赵恒内心的人。辽宋之间的澶渊之盟,说是“城下之盟”也不为过。泱泱大朝却要靠输送钱帛来换取和平,不啻为一种耻辱。

这个道理,赵恒不能不认,因此,每当有主战派提出反对时,他都以不忍百姓再受战祸为说辞。谁都知道,最想忍辱议和的人,正是赵恒自己。

如今,王钦若的一番话,彻底撕掉了赵恒的遮羞布,让赵恒无地自容,只能沉默不语(上愀然不能答)。

王钦若的话击中了赵恒的软肋,他接着抛出了更致命的一句:

“陛下知道赌博吗,赌钱的人钱快输光的时候,就把自己所有的老本都压上去,这就是所谓的‘孤注一掷’。陛下,您就是寇准手里的孤注呀,其实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啊!”

好一个王钦若,这个小报告来得实在太绝!

按照王钦若的逻辑,赵恒不但签订了耻辱的“城下之盟”,还被别人当成了筹码使用,一国之君的颜面早就荡然无存!如此推理,寇准不但没立下什么功劳,还有要挟君主的罪状。

但是,仔细思考一下,王钦若的话其实有着明显的漏洞。首先,寇准的本意并不是议和,而是主张战斗到底。再者,如果觉得“城下之盟”可耻,你王钦若还主张南逃呢,岂不更加可耻?

很可惜,从资质上讲,赵恒只是个平庸的君主,他只关心自己的脸面,却无心明辨是非。

从此,赵恒对寇准的信任大不如前(由是,上顾准稍衰)。

当月,赵恒以“滥用职权博取虚名(以国家爵赏过求虚誉)”为由罢免了寇准的宰相职务,命其为刑部尚书、知陕州(河南三门峡市)。

四十五岁,寇准第三次外放。

正值壮年却被迫“退居二线”,寇准心中的委屈是难免的,但这就是官场的现实,他也无能为力。

曾经威风八面的宰相,现在已经成了地方上无所事事的闲官,寇准每天只好以喝酒、作诗打发日子。

大中祥符元年,寇准又被任命为知天雄军兼驻泊都部署,转而来到了大名府。

大名府是辽国使者进入宋朝的必经之地,每当辽国使者路过,寇准作为地方长官都要出面接待。一次,辽国使者见到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宰相沦落到这般地步后,故意揶揄到:“相公名望如日中天,为什么不继续在朝廷担任宰相了呢”?

澶渊之盟和城下之盟可以相提并论吗?

面对挖苦,寇准丝毫不怵:“皇上认为朝廷里现在没什么大事,但大名府是北方要地,非我寇准来把守不可(北门锁钥,非准不可尔)!”。

说罢,举杯畅饮,谈笑自若。

苟利家国,岂为身谋!

—— 未完待续 ——

《宋朝进行时》第二卷《人文鼎盛》持续更新中,第一卷《王朝开启》已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