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今年纵观国内影视剧可以用“冷清”二字来形容,品质剧乏善可陈,缺乏全民爆款,反倒演技类综艺大行其道。腾讯视频的《演员请就位》与浙江卫视的《我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在10月陆续面世,优酷独播的《演技派》也紧随其后,爱奇艺《演员的品格》第二季也在蓄势待发。小戏心里不禁产生了疑问,影视剧这么凉,你们演员比这么起劲意义是什么?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三档演技类节目在差不多的时间播放,而参加的艺人演员更是多到从戏龄快20年的老戏骨到大红后遇冷的熟面孔再到刚进入演艺圈的新人。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这么多演员来参加这类型的节目,难道真的像徐峥老师对任素汐说的“好演员的春天到了”吗?直观上来看,感觉可以说仅仅只是演技综艺的春天到了吧。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1.吸剧粉拉演员导演站队 演技综艺开始盛行

这些综艺说是回归表演,但总体来看仍然是在迎合消费需求,影视剧仍然是平台收视大头,所以各大平台为了吸引和留住更多剧粉,同时为看官们挖掘新面孔迅速拉起站队,所以平台争先恐后地投入到演技类节目的战场。

2017年《演员的诞生》刚刚播出的时候,几乎每一期都会有个争议点上热搜,每期不仅可以看到戏骨们的“神仙打架”,还有导师掐选手选手互相较劲的吃瓜段子。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尽管《演员请就位》、《我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和《演技派》共同推高了演技类综艺的热度,但同期上档存在着竞争的前提下绞尽脑汁做出差异性。

《演员请就位》是根据戏龄划分演员,很像是在“以老带新”,而四位导演导师在节目中也是暗戳戳的在pk。《我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作为演员版的《我是歌手》依旧以人们较为熟悉的知名艺人作为参演演员,还新增了“学徒制”,不过说是带新人,但他们看起来更像是陪衬。而《演技派》而是将目光对准年轻演员,展示该类演员在片场实景的学习、成长经历。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除此以外,三档节目的制作形式也有所差异。《演员请就位》就比较影视化,它注重的是拍摄,《我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则是话剧式的表演,但本质还是相同的,包括制作班底也很接近,甚至还有嘉宾串场表演。而《演技派》就直接将节目录制放在横店片场,参加的演员可以在其中努力的接近真实生态。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2.求职新人碰上再就业大军 演员修罗场如何炼成?

新人的头等大事是找工作啊!我这么多年表演不能白学,怀揣多年的明星梦眼看马上要成了,不走运碰上影视寒冬,隔壁小鲜肉能选秀一夜走红,我也能啊!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第二类大叔大姐重装上阵,目标当然是身怀宝藏不甘心做配要咸鱼翻身,趁寒冬低点入场待到年景好的时候高价卖出。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从近几年的影视圈发展趋势来看,大量的青春剧、甜宠剧甚至大ip也都选择年轻、相貌优越的年轻人,导致【流量+ip】成为近年来的主流。但在没有经过任何基本功的训练的情况下,一跃成为男女主角,随之而来的演技问题便成了最大的争议。同时,对于一些稍大年龄的男女演员来说,没能在吃青春饭时期跃升演技咖阵营,导致不得不在热度名气消减之后回炉反映了当下影视圈的尴尬处境。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所以,对于这些老江湖而言,演技类节目成了他们的再就业真人秀。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3.歌手还要跨界? 老戏骨说:你们还是太嫩!

李宇春,毫无疑问,所有人对她的了解都是从选秀开始的,而她和众多实力派演员站首发阵容出现在《我就是演员》的舞台上,让观众都议论纷纷。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她来这个节目目标是转型。果不其然,第一期刚播完就有“李宇春演技”这样的话题上了热搜。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第一期李宇春在《无名之辈》中的表现虽然不比原版,但足以搭配一个热搜颠覆下大家的认知,只是频繁的看到偶像出身的名字后面跟演技的话题,显示出的更多还是不自信。那我们就且看热搜之后他们的作品如何吧。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说跨界,《演技派》里值得提一个人。赵天宇,2017年《明日之子》的季军。可是《明日之子》出来像冠军毛不易凭借出圈金曲《消愁》在乐坛站稳了脚跟,季军怎么突然要演戏了呢?在节目中,赵天宇坦白说现在出专辑也是在赔钱,只能先完成今年的KPI明年才能出专辑。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反正看完这段五味杂陈吧,经纪公司你们能让小孩儿都学点好吗?演戏这路没那么好走!回到前面的话题,以上演技类综艺都带着选秀元素,综艺曝光高话题多,可以让你短短几个月享受到甜头。但是演戏有多需要天分和汗水,从这些老戏骨和大导演的身体力行里可以感觉的到。这些人多年打下的江山,怎么可能让你们一下端了去?鲜肉演员撑流量的一时风光,无形中老人们给这个行业筑造了很高的门槛,小打小闹可以,想真的转型做演员?这圈子你只能当过客罢了!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演技类节目为什么比音乐类的晚起来,是因为太难做。我们看到台上演员们飙演技的环境说穿了仅仅是一个小品,演技只是让戏好看的其中一个因素,而我们的综艺还是依然在强调演员个人的作用,忽视了作品的完成度和整体性。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口红效应”是指因经济萧条而导致口红热卖的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而广大没有戏演或缺好戏演的演员登上演技类综艺,翻起别人演过剧情,无疑也是回归大众视野和报团取暖的无奈之举。影视寒冬从另一个侧面看是好事,吓退了一些不专业只想赚快钱的热钱资本和一些耐不住寂寞只想红的小明星,真正在行业中能立足以及有决心将表演作为终身事业的年轻人们,你们…………加油吧!哈哈哈哈哈,我们戏晶就等着看戏咯!


既然你都看到这里了,为什么不关注我们呢?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演技类综艺:影视寒冬中的“口红效应”

-下期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