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探索多樣化養老服務供給 加快構建區域化養老新格局

江岸:探索多樣化養老服務供給 加快構建區域化養老新格局

社區老年食堂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作為武漢市中心城區,江岸區人口密度大,養老需求多樣。如何破解難題,滿足多層次的養老需求?

今年以來,江岸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相關工作部署,針對不同層次、不同狀態老年人的養老需求提供服務,鼓勵市場力量做好專業事,政府力量聚焦監管與兜底保障,多主體共同發力,統籌推進“互聯網+居家養老”工作,初步形成“以信息化為手段對接居家養老、以社會化為支撐強化社區養老、以市場化為依託發展機構養老”的立體式、多層次養老服務網絡。

提升信息化水平,智慧養老新模式加快形成。全區已逐步形成社區嵌入、中心輻射、統分結合三位一體的“互聯網+居家養老”服務體系。隨著江岸區智慧養老雲平臺上線,各社區為老服務資源接入平臺。擁有大數據的養老平臺就像一個智慧大腦,為300多家服務機構派單,實現線上線下服務對接,老人在家一個電話便可預約“三助一護”服務。今年以來,“三助一護”服務訂單數逾16萬,其中助醫7.2萬餘人次。

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發展後勁更足。成立江岸區養老服務行業協會,吸納養老機構、醫療機構、公益組織等32家,推動全區機構養老服務規範發展。以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為依託,扶持為老服務社會組織開展為老服務項目。引入大中型養老服務企業參與居家養老服務網點的運營管理,全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社會化運營率不斷提升。

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全面提升養老專業水平。江岸區委託第三方服務公司,在全區各街道社區建設“老年健康服務站”,完善互聯網+居家養老“三助一護”服務,免費為老人提供日常健康監護、中醫保健等,探索醫養結合新模式。

在江岸區,一大批惠老政策、養老服務全面鋪開。65歲以上經濟困難並經評估認定為失能的老年人,依據評估等級每月享受補貼,可購買居家養老服務。90歲以上的老年人,可享受每天一小時的為老服務。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可享受退休年審、老年證和高齡津貼等網格員幫辦、代辦服務……老年人多樣化服務需求不斷滿足。

下一階段,江岸區將結合主題教育,不斷完善機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點服務設施合理配置,實現“互聯網+居家養老”區、街、社區服務網點市級目標全覆蓋,推動各養老網點拓面提質,組建江岸區養老服務指導中心,盤活各類服務資源,逐步打造具有江岸特色的區域化養老新格局。

醫養結合新模式

為老人健康“保駕護航”

江岸:探索多樣化養老服務供給 加快構建區域化養老新格局

社區“老年健康服務站”為老人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二七街道羅家莊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往前走20米,便到了社區“老年健康服務站”。昨日早上十點,服務站內已有不少來進行健康檢查、身體理療的老年人。“家裡走過來幾分鐘就到了,隨時來隨時做檢查,不用排隊掛號,蠻方便。這裡的工作人員服務也很細緻周到。”66歲的胡奶奶患有肩周炎,現在每天都會定期來這裡進行理療。

可以看到,服務站面積約20平方米,屋內擺放有血糖儀、血壓計、移動式健康一體機等設備,以及適合失能、失智老人護理恢復的鍛鍊器材和設備。現場,一名工作人員正在為老人測量血壓、血糖,並將數據錄入個人健康檔案。

據介紹,“老年健康服務站”目前可為老人提供血糖檢測、體溫檢測、中醫理療、艾灸養生等十多項服務。“可以定期監測身體健康狀況,我們心裡也更加安心了。”一個半小時內,服務站內已陸續走進15名老年人進行健康檢查。

老年人的狀態與家庭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對於老年人來說,醫養結合,有利於大幅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老年健康服務站”是江岸區探索醫養結合新模式的一大創新舉措。

在江岸區,像這樣的“老年健康服務站”已建成77家。江岸區委託第三方服務機構,通過為社區老年人開展健康檢查,建立健康檔案,提供康復訓練、中醫理療等服務,定期組織各類健康講座、義診等活動,為老年人健康“保駕護航”。

網格員代辦服務

讓老年人辦事少跑腿

“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提前幫我父親辦好老年證延期手續,給我們帶來了不少方便。”日前,勞動街道藝苑社區居民樂先生介紹,其父親原先辦理的65週歲老年證已到有效期,社區網格員提前介入,已順利幫助辦好延期手續。

據介紹,武漢市2009年開始實施新的武漢通版老年證,有效期10年。如今,一批於當年辦理的老年證已到期,需辦理延期功能才能正常使用。

今年,江岸區民政局提前介入、做好宣傳,在社區發放告知書,提醒老年證即將到期的老人及時辦理延期手續。針對老年證延期業務辦理網點少的問題,積極協調武漢通客服點,將原來的1個網點增加至4個,便於老人就近辦理。針對行動不便的老人,組織社區網格員為老人提供代辦服務。

網格員幫辦、代辦,真正實現老人辦事少跑腿。在永清街道,80歲以上高齡老人共600餘人。以往老人每年辦理退休年審,需前往街道政務服務中心。腿腳不便的老年人,需子女前往政務服務中心提出申請,工作人員上門拍攝視頻或照片核實。

結合“民有所呼、我必有應”改革工作,街道創新退休年審代辦機制,推出“社區上門退休年審單”,轄區4個社區的27名網格員主動上門,憑“代辦單”上門核對退休老年人的身份證、退休證。若符合年審條件,網格員簽字後將附有身份信息的回執單交給街道政務中心錄入信息年審,進一步方便了轄區老年人。

策劃:中共江岸區委宣傳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