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智慧零售路在何方?

評論:智慧零售路在何方?

當下,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和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零售業正面臨著一場以智慧零售為主要內容的變革。然而,無論是無人零售還是線上線下結合的新型智慧零售,雖然都曾受各路資本的追逐,但去年以來關於倒閉、撤店的消息也屢屢爆出。智慧零售癥結何在?筆者認為,只有轉變經營意識,進一步發揮數據作用,破解痛點,實現成本與效益的最佳平衡點,才是智慧零售的健康發展之路。
無人零售與傳統線下零售相比,無疑具有便捷等優勢。然而,在電商不斷完善“送貨上門”服務的當下,相關無人零售企業接連被曝出虧損、裁員等消息,還有的已倒閉。無人零售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偷盜商品現象,是否暴露出無人零售店的技防和管理漏洞?究其原因,這是供應鏈和上下游斷裂、高損耗、高成本、同質化、難盈利等多個智慧零售的痛點所致,亟待破解。
因此,智慧零售現已進入理性冷靜期。究竟路在何方?
首先,要進一步發揮線上數據的作用。很多企業想做全面的智慧零售體系,但在數據的獲取上就遇到了難題:一方面是停車、收銀支付、客流、人臉識別、會員等系統不完善,無法獲取真實有效的數據;另一方面則可能是這些系統各自為戰,不能打通融合。如果數據蒐集不到或者不夠準確,智慧零售就只能成為一種擺設,無法再實質性繼續運營。只有深挖消費者習慣,實現智慧備貨、智慧物流、智慧決策等方面順利銜接,藉助最新的互聯網科技,探索實驗、取得經驗,對現有的技術加以改善與進化,才能實現傳統零售業的升級換代。


同時,智慧零售要做好零售業的基本功,如選址、賣品、降成本等。與傳統零售業相比,智慧零售體系建設不但需要硬件支撐,而且需要軟件支持,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要實現成本與收益的平衡,絕對不能為了智慧零售而智慧零售。
更重要的是,智慧零售要務必做好經營意識的改變。智慧零售不僅僅是引進一個信息化管理工具,而是經營模式的一種根本性變革,從傳統的以產品為中心轉向以消費者為中心,很多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也需要做相關調整。要重視數據化結果的運用,學會怎麼利用數據去提升銷售和利潤。
當然,智慧零售的推進應量力而行,分步實施,循序漸進,既要保證企業的穩定經營,又要確保經營模式的穩步升級。

本報特約評論員:李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