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戎 張抗抗:夫妻間最好的相處方式是尊重

姜戎 張抗抗:夫妻間最好的相處方式是尊重

姜戎

小說《狼圖騰》出版至今十一年,已經在中國大陸再版150多次,正版發行近500萬冊,佔據中國虛構類他暢銷書榜前三十名長達479周,與該書的暢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作者姜戎的低調。

沒有人知道他是什麼背景什麼來歷,當然,更是極少有人知道,他的妻子,就是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張抗抗。

都說同行是冤家,而這一對同是作家的夫妻,卻用包容、理解和尊重,為我們詮釋了真正的愛的智慧——

愛他,當如他所是

是誰說過——一位創作者,總是有些個性的,這些個性難免會碰疼身邊的人,但如果沒有個性,他(她)就不能夠成為一個好的創作者。

對於姜戎和張抗抗來說,兩位都是創作者,最初時這種碰撞的疼痛幾乎無處不在,但好就好在,兩個人都是創作者,所以對此能夠理解,進而包容。

姜戎是個什麼樣的人?據和他接觸較多的長江出版集團北京圖書中心總編輯、著名出版人、《狼圖騰》一書的責任編輯安波舜說:“就是一普通老頭兒,和北京街頭的大多數老頭兒沒什麼兩樣。他今年68歲了,也不帥氣,頭髮灰白間雜,眼泡很大。”

給安波舜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姜戎的低調,最初《狼圖騰》出版時,並沒有幾個人知道姜戎是誰,但他還是要求在出版合同裡就圖書出版後的宣傳工作補充了這麼幾點:一,不拍照,二不錄音,三,不接受任何採訪。事實上隨著《狼圖騰》獲得巨大成功,成為出版界的一則傳奇之後,許多媒體都在向安波舜頻繁表達想採訪作者的願望,而姜戎總是“狡黠”地說:“我們可是簽了合同的。”

甚至,在2008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將《狼圖騰》推送參加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的評選,當姜戎在報紙上看見入圍的消息時,立即要求出版社退出評選,給出的理由是:“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自己不參評是一種選擇的自由。”

對於先生常人難以理解的低調,張抗抗給予了尊重和寬容,她從不公開談論丈夫,許多人甚至不知道姜戎就是她的丈夫。為了讓丈夫能將低調進行到底,她心甘情願做了丈夫身邊的那道圍牆,替他擋住不必要的紛擾。

比如有些神通廣大的記者或讀者將電話打到家裡,要採訪,或想探討文學,通常這時候都是張抗抗擋駕:“姜戎從來不接受記者採訪,我更不能代替他接受採訪,不好意思,真是抱歉。”有時候參加活動時有些記者總想從張抗抗這裡得知姜戎的一些情況,她就要客客氣氣好言好語地拒絕:“謝謝你的好意,但我們之間有默契,關於他的事情我不能接受採訪,他總是說我們家已經有一個公眾人物了,他不想成為我這樣的人。”後來,乾脆,他們將家裡的電話給停了。

比如直到今天姜戎的兄弟姐妹,都不知道自個兒的兄弟就是《狼圖騰》的作者,有一次家人聚會,有人提起這本書,還向姜戎推薦:“寫得特別精彩,你不也在內蒙插過隊麼?看了肯定有共鳴!”這時候張抗抗就得在旁邊幫他打哈哈搪塞過去。

比如有些關於這本書的很重要的活動,姜戎不願意出席,張抗抗就得代替他出席。她不能代替丈夫說話,但她會以一個普通讀者的身份,毫不隱晦地表達對這部作品的喜愛和讚賞:“作者不僅寫出狼智慧、合作、剛毅的品性,並結合現實社會環境賦予了狼的人性,以此透視出國民性格中的‘羊’性。”
對於妻子的讚美,姜戎總是毫不謙虛:“我沒有你的名氣,但我對自己的作品有信心,我的作品有一個最大的品牌——狼,我不需要宣傳,讀者不需要知道我是誰,只需要去看這本書就行了,他一定會被征服。”

同是作家,張抗抗深深懂得丈夫對於自己的作品那種由衷的驕傲和自信,她說:“也許這樣的話聽在別人的耳朵裡,會感到很不舒服,覺得這人太狂了,但我是他的妻子,也是一位作家,我們能生活在一起,就是因為他在我面前不需要有任何的掩飾和客套,坦誠相見,心靈相通,我喜歡他就是因為他的真實,愛他,當如他所是。”

姜戎 張抗抗:夫妻間最好的相處方式是尊重

張抗抗

與狼共舞的那些年

1998年,姜戎動筆創作《狼圖騰》。

當年,轟轟烈烈的上山下鄉運動中,21歲的姜戎和120名北京知青奔赴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牧場領導希望這些北京來的學生能留在場部,領導牧民們搞革命,而姜戎執意下到了離邊境不遠的牧場,直接住到了牧民的蒙古包裡,在大草原一呆就是11年。

在那裡,姜戎鑽過狼洞、掏過狼崽、養過小狼,與狼戰鬥過,也與狼纏綿過,和狼結下了不解之緣。有一天,姜戎和一位當地的牧民去八十多里外的場部辦事。牧民留下開會,姜戎騎馬帶著文件回大隊。因為急著趕路,他沒有按照牧民的叮囑走大路,而是從草原上抄近路回家。姜戎騎著馬走到一個山坡下時,發現在不到40米遠處的山坡上,有一個40只左右的狼群。在危急關頭,姜戎想起了牧民教給他的經驗,把腳踩的鋼鐙舉到胸前,“當、當、當”對砸起來,並且大聲吶喊當地牧民圍獵狼時的呼語,總算嚇走了狼群。

那十一年裡,姜戎對狼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說:“慢慢我發現這裡頭有文化問題,也有歷史問題。”為了研究狼,他開始收集牧民們講述的狼故事,最後累積了一兩百個。

這些關於狼的記憶和故事,一直深深印刻在姜戎的記憶裡,讓三十年後,已經身為中國勞動關係學院講授政治經濟學老師的他,決心寫下自己和狼的故事,並且立志要讓自己的這本小說“一掃文壇萎靡”。但他的這個想法,並沒有告訴自己的妻子。張抗抗回憶說:“那時候他總是把自己一個人關在書房裡,也從來沒有告訴我,他在幹什麼。有時候我去書房查資料,時間長了一些,就會發現他很不耐煩的樣子,我就會很識相地走出來,因為我深知一個創作者沉浸在創作中的時候,別人的干擾是很討厭的,後來只要他進書房,我就不會進去,也阻止別人進去,就是怕會干擾他創作。”那些日子,書房裡到處堆積著資料,姜戎說:“別人看我那間書房是雜亂無章,但在我看來卻是有條理的,我知道我需要的資料在哪裡。”有一次家裡的阿姨乘他出去跑步打掃了書房,看著亂糟糟的書房被自己整理得窗明几淨,正挺得意的時候,姜戎回來了,看見那些資料全被換了位置,急得聲音都變了。後來張抗抗給他想了個辦法,準備了一個賓館裡用的那種“請勿打掃”的牌子,她說:“你要是人出去,又不想讓阿姨打掃書房,就在門把手上掛上這個牌子。”

寫作這部小說,姜戎傾注了全部的熱情,體能透支到了極限,他說:“寫稿的時候旁邊必須要放一塊乾毛巾。我要極力避免煽情,要以最樸素的東西來寫,到了最後的時候,眼淚嘩啦啦的,根本就沒有辦法看那個電腦屏幕了,所以要用毛巾不斷地擦眼淚。”目睹丈夫的投入,張抗抗說:“那時候我有一種擔心,就是怕他小說沒寫完,自己的身體卻垮了。”確實那段時間,姜戎常常感到自己的心跳紊亂,有時候寫著寫著,心臟一陣亂跳,他不得不停下來,躺到電腦旁邊的沙發上緩一緩,那個時候他的擔心和妻子的擔心是一樣的——怕小說沒寫完,自己先掛了。

一個晚上,在又一陣心臟劇烈的亂跳之後,姜戎鄭重對妻子張抗抗說:“沒準這部小說寫完,我就爬不起來了,到時你幫我寫完,再修改修改,也能發表了。” 這是丈夫對妻子的信任,也是一個作家另一個作家的信任。張抗抗深知這本書對於姜戎的意義,她說:“作為妻子,我希望他能停下來,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但作為作家,我深知這是他拿命換來的一段經歷,是他真正的痛苦、真正的思索,不寫出這本書他死不瞑目,讓他放下這本書的寫作,那是多麼殘忍,同時也是不可能的,我所能做的,就是答應他的這個要求。”

《狼圖騰》的寫作歷時六年,六年裡,張抗抗一直“提著一顆心”,她沒辦法阻止自己的丈夫透支自己的體能燃燒自己的生命,她所能做的,就是竭盡全力地給他創造一個能放鬆身心的家庭氛圍,比如,六年裡,姜戎總是深夜寫作,早晨入睡,而本來習慣晚起的張抗抗也調整了自己的作息時間,每天早起,悄悄做好一頓豐盛的早餐,這樣她就能和姜戎一起共進早餐,餐桌上她會刻意聊一些輕鬆的話題,以緩解對方一夜寫作緊繃的神經,換一換腦筋,能夠帶著比較放鬆愉悅的心情入睡。

張抗抗是這本小說的第一讀者,回想起看到這本書成稿的心情,她說:“這本書不是我寫的,但我卻和作者一起,經歷了它誕生的過程,感慨萬千。”

姜戎 張抗抗:夫妻間最好的相處方式是尊重

讓對方在婚姻中做真實而自由的自己

到今年,姜戎和張抗抗,這對作家伉儷已經攜手走過三十一個年頭,讓朋友們羨慕的是兩人之間的相知相惜,同時也感到好奇:這樣兩個性情、愛好都迥異的人,何以相處得如此融洽?

身為公眾人物,張抗抗的生活不可避免要經常出席各種場合,是一個很注重形象和生活品質的人,而姜戎卻更願意獨處,《狼圖騰》一書的責任編輯安波舜說:“他和大多數北京老頭兒一樣愛遛彎兒,早上走5000步,晚上走5000步,除此之外,每天喜歡看看書,收拾收拾花。”

兩人似乎早就達成默契,張抗抗忙在外面,姜戎閒在家裡,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和互補,張抗抗可以將外面的一些新鮮事兒帶回家裡,成為餐桌上的話題,間接幫助姜戎瞭解外面的世界,而姜戎呆在家裡,家裡就是一個穩定而溫暖的港灣,在外忙碌的張抗抗,每每回到家裡,喝著丈夫親自泡的花茶,聞著窗外丈夫侍弄的花草盛開的香氣,身心都得到極大的放鬆……

這種對彼此不同的尊重和接納滲透在他們生活的每一個層面裡。比如張抗抗是一個很注意形象的人,幾乎是不化妝就不出門,對於衣著打扮也有著自己獨到的審美眼光和極高的品位要求,而經常宅在家裡的姜戎,卻不修邊幅,信奉“怎麼舒服怎麼來”,經常是夏天一件大汗衫冬天一件老棉襖,雖然在這一點上兩人無法達成共識,但基本能做到互不干涉,張抗抗名目繁多的各種化妝品,和姜戎的“大寶”,安靜共存在家裡的盥洗臺上,倒也毫無違和感。

比如姜戎生活簡單而粗糙,這位憑藉《狼圖騰》的暢銷兩度登上中國作家富豪榜的作家,對於自己擁有的財富沒有太多的感覺,生活沒有任何變化。他沒有任何消費慾望,不愛吃肉,吃得比農民還農民。而張抗抗喜歡精緻和情調,喜歡家裡插滿鮮花,喜歡臨睡前喝一杯紅酒,而姜戎覺得把花剪下來插在瓶子裡簡直是一種暴殄天物,“花就應該讓它長在土裡才是最漂亮的啊。”他也不喜歡紅酒,覺得“甜不拉嘰,酸不拉嘰,有什麼喝頭!”但這並不妨礙每次張抗抗出差或出國,姜戎會在她回來的那天,買一束鮮花插在家中的客廳裡,讓她一開家門就能看到,而他去法國,還特地前往位於法國波爾多的頂級酒莊呂薩呂斯酒堡,買了兩瓶紅酒,千里迢迢揹回來送給愛妻。

性格方面,兩人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某種層面上,姜戎更傾向於是一位經濟學者,不善於、不熱衷和人打交道,特別愛較真。他談經濟形勢,談通脹,觀點新穎,一切會以數據說話,不像文學人那麼感情用事。而張抗抗將作家的敏感和女性的溫婉融為一體,為人處事會特別在意別人的感受,為此有時候她也特別羨慕姜戎的率直和較真。當初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在和姜戎商談要將小說《狼圖騰》拍成電影時,姜戎就提出要求:這部電影的主角必須是狼,而且要用真正的純種蒙古草原灰狼,絕不能夠用狗或者山寨狼代替。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狼是天下最不能馴服的、又是最危險的猛獸,提出這樣的要求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姜戎堅持:如果做不到,寧可不拍這個電影!他說:“如果以狗或者山寨狼代替蒙古草原狼,電影必敗無疑!”最終,導演和製片方妥協,費盡千辛萬苦,最後在哈爾濱野生動物園尋得了十幾只剛剛出生的小狼崽,並且請來姜戎為狼“驗明正身”,得到了姜戎的肯定:“這就是純種蒙古草原灰狼,和我在草原插隊時見過、鬥過、養過、愛過的狼一模一樣!”此時,姜戎總算點頭同意,將《狼圖騰》一書的電影改編權授予法國導演阿諾。

張抗抗說,事實證明,姜戎的堅持和較真是多麼正確,電影剪輯成片之日,安諾專門為姜戎和張抗抗舉行了一場微型看片會,當那隻眼睛裡閃爍著綠瑩瑩的野性的光芒的蒙古草原灰狼出現在屏幕上的時候,姜戎熱淚盈眶,張抗抗也哭了……她說:“那個時候我就知道,這部電影一定能夠獲得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

姜戎 張抗抗:夫妻間最好的相處方式是尊重

三十一年的婚姻之路,回首之時,張抗抗說:“很多人的婚姻,為什麼最初那麼相愛,卻不能走到最後,很大的原因是總覺得結婚了,自己對對方就享有某種特權,會按照自己的喜惡來要求、管束對方,誰會喜歡被要求被管束呢?我和姜戎能走過三十一年,並且還將繼續走下去,就在於我們都不按自己的喜惡來改造對方,而是努力拓寬自己的視野和心胸,去尊重、接納、欣賞對方與自己不同、不合的那一面,讓對方在婚姻中可以做真實、自由的自己。”

作者簡介:卡瑪,專欄作家,婚姻家庭諮詢師。諮詢範圍:婚戀情感、兩性關係,案例經驗累計10000小時。出版有《和你一起慢慢變好》、《兩個人的修行——給婚姻的50個提醒》、《心理諮詢師手記》等作品。微信公眾號:親愛的卡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