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門丨用責任和愛守護家園的“超人”

守門丨用責任和愛守護家園的“超人”

教師名片

高利,杭州高級中學副校長,張抗抗文學館館長,高級教師。曾獲杭州市教壇新秀、杭州市師德先進個人、杭州市中小學育人工作先進個人、毛江森院士教育獎等榮譽。

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的持久戰中,有一群人,他們的抗疫戰線拉得最長最有縱深,從1月到4月,從凌晨到深夜,從大城市到小城鎮社區的角角落落,都是他們的戰場;他們擔負起的工作種類最多最龐雜,從買菜送藥到製作數據報表,從政策的上傳下達到社區各項防疫工作的落實,從測量體溫到隔離管控,這些都是他們的業務;他們在工作中需要的才藝最多樣最全面,從超級採購員到心理按摩師,從負面情緒卸載師到家庭矛盾調節員,從宣傳策劃達人到防疫流程製作小能手,他們常一人身負百千絕技 ……

守门丨用责任和爱守护家园的“超人”

杭州青年路社區工作人員向居民介紹如何申領和使用“健康碼”。

這個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群體,就是社區工作者,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居委幹部、網格員。他們在各地街道(鎮)或社區兩委一站(黨委黨組織、居委會、社區服務站)的組織下,讓我們的全民防疫戰術真正落實在基層,深入千家萬戶,為疫情防控的勝利立下赫赫戰功。他們是至今仍奮戰在一線用責任守護家園的“超人”。

他們是我國抗疫大數據生成的關鍵收集者。

疫情期間,我們時刻關注著全國各地新冠肺炎病例的確診人數、疑似人數,關心著每個城市流動的人數。而這些數據的生成,很大一部分就靠社區工作者一人跑幾百戶甚至上千家摸排所得。每一個數字的背後都包含著他們的微笑和汗水,甚至是委屈和淚水。

守门丨用责任和爱守护家园的“超人”

在無數個聯防聯控檢測點上,社區工作人員等用一個個“不眠夜”築起牢固的“防疫長城”。

在武漢夜幕最深沉的冬夜,在杭州新年最料峭的春寒裡,他們風雪無阻,嚴防死守在小區院門;他們挨家走訪,排查核對居民信息;他們走街串巷,把人員、信息、物資、管理網格化,各項數據透明化。一張行軍床,一襲棉被,一支體溫計,一個筆記本,一身疲憊,一肩月色和雪光,一盒經常冷掉在傍晚時分才吃上的午飯……是幾個月來社區工作者最常見的“裝備”。

他們還是抗疫前線無數溫暖瞬間的完美締造者。

這是杭州靈隱街道公共管理辦的42歲社工鄧虹的一個工作片段:和同事交接班,定點管理服務小區某幢5樓的一戶居家隔離戶。她看了一下同事留下的情況登記表,“上午體溫正常,要送一個快遞,垃圾要收一下……”心裡有數了,然後敲響了住戶的門:“你好,我是社區的。張先生(化名),今天感覺怎麼樣?體溫是多少?有沒有發燒、咳嗽等症狀?你吃的喝的方面,需不需要我們幫忙採購?”……

守门丨用责任和爱守护家园的“超人”

鄧虹(右二)在工作。

在富陽大溪村經歷51個難忘日夜的湖北人馬進母女,感受到了當地社區工作者的關懷和當地居民的溫情……

大家都明白,打贏這場防疫戰,關鍵在社區,重點在網格。社區工作者的身影閃耀著責任與愛的光輝,在嚴峻的疫情中傳遞著溫暖與愛的力量。

所以,當大多數人安心地宅在家中為抗疫做貢獻的時候,當我們將迎來抗疫勝利曙光的時候,希望大家不要忘記:從來都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因為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據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陳越良介紹,截至3月8日,全國已有53位城鄉社區工作者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因公殉職,其中黨員佔92.5%。

守门丨用责任和爱守护家园的“超人”

國家也專門出臺《關於全面落實疫情防控一線城鄉社區工作者關心關愛措施的通知》,要求各地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對湧現出的城鄉社區工作者先進典型進行及時表彰;《通知》還指出,疫情防控一線的社區工作者任務重、壓力大,上級組織要關心基層社區防控工作人員,不能只壓擔子、給任務,要千方百計為疫情防控一線的社區工作者提供必要的支持。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餒於風雪之途;為國家與民族踐義者,用責任和愛守護吾家園者,一定要銘記於心,傳諸於世,記之於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