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網2019】“暗網”不是“避罪天堂”!

前不久公安部召開了“淨網2019”專項行動的新聞發佈會,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從他們公佈的案例裡面聽說了一個名詞“暗網”。“暗網”從字面上來理解,是相對於明網而言藏在暗處的互聯網。


【淨網2019】“暗網”不是“避罪天堂”!

【淨網2019】“暗網”不是“避罪天堂”!

相對於明網而言,“暗網”有很多不確定性,整治很難。怎麼去做,怎麼去整治,未來又將面臨怎樣的壓力和挑戰?

淨網2019

11月14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了全國公安機關“淨網2019”專項行動工作情況及典型案例。首先被公佈的是北京、江蘇、海南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偵破的多起利用“暗網”實施犯罪的案件。

近年來,由於“暗網”匿名性的特點,滋生了大量以網絡為勾聯工具的各類違法犯罪,比如買賣各類槍支彈藥、毒品、公民個人信息、提供黑客工具、傳授黑客技術教程,網絡攻擊,製作販賣淫穢物品等等。

目前,“暗網”犯罪的打擊已經成為國際網絡安全治理的焦點問題,我國公安機關也在不斷加強打擊力度。

今年2月,山東煙臺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工作發現,有網民在網上大量出售迷姦藥品。3月24日開始,專案組抽調50餘名警力,成功打掉配置、銷售迷姦藥物犯罪團伙2個,搗毀生產、存儲迷姦藥物窩點7處,抓獲楊某、劉某、曲某等主要犯罪嫌疑人18名,收繳成品迷姦藥物198瓶、處方藥品317盒、日本產強力安眠藥4700粒,以及其他大量違禁藥品,剷斷一條從日本走私違禁藥品的地下渠道。

今年初,浙江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工作發現一涉及生產、銷售、使用聯網型針孔攝像頭案件線索,專案組從杭州某房東非法安裝使用針孔攝像頭偷窺租客案著手,不斷深挖擴線,追蹤溯源,完整查清一條由方案設計商、硬件生產商、二級生產商、代理經銷商等4個層級構成的非法生產、銷售針孔攝像頭的黑色產業鏈條。

從7月8日開始,專案組集中收網,抓獲非法生產、銷售竊照專用器材犯罪人員26名,其中,治安拘留含偷窺某疾控中心女廁的內部工作人員、偷窺女生宿舍某中學教師等侵犯公民隱私違法嫌疑人17名,抓獲監視色情按摩過程某足浴店老闆等組織賣淫犯罪嫌疑人3名,抓獲非法侵入他人攝像頭偷窺錄製隱私視頻犯罪嫌疑人1名,治安拘留賣淫嫖娼等違法人員25名,查扣針孔攝像頭成品及半成品5000餘個,並發現一批涉及國內其他省市、涉嫌非法銷售和使用針孔攝像頭的犯罪線索。

截止到去年年底,我國網民數量已經達到8.29億,這是一個多麼海量的數字。互聯網的出現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它就像一把雙刃劍,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潛在的巨大風險。就像我們平時在使用電腦和手機過程中需要不斷進行清理一樣,網絡環境也需要不斷打掃和清理。

【淨網2019】“暗網”不是“避罪天堂”!

淨網2019專項行動共偵破網絡犯罪案件4574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5832名。

【淨網2019】“暗網”不是“避罪天堂”!

2017年比2016年網絡犯罪的案件結案數量同比增長32%,2018年比2017年案件量又同比增長50%,這個數字增長是相當快的。一方面,是成績和成效,另一方面,任務非常艱鉅。

專家觀點

主持人董倩:

【淨網2019】“暗網”不是“避罪天堂”!

相對於傳統的網絡犯罪,通過“暗網”實施犯罪有什麼特點?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副局長

巡視員 張宏業:

【淨網2019】“暗網”不是“避罪天堂”!

當前“暗網”犯罪主要呈現以下幾方面的特點:第一,高度匿名,難監管難溯源;第二,“暗網”犯罪的形態趨於多樣化,從網絡黑客竊密、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數字貨幣的非法交易到散佈虛假恐怖信息等等,犯罪形態越來越多樣;第三,“暗網”犯罪跨區域性,跨國性的特徵明顯,給打擊帶來了難度;第四,當前“暗網”犯罪的發案數量以及涉及的人群在不斷上升。

董倩:

發佈會上有這樣一個數字,今年以來全國共立“暗網”相關案件是16起。從絕對數量來看,16起並不算多,這個數字是說明“暗網”犯罪在我國還不是特別突出,還是說在偵破過程中的確是難度太大了。您怎麼看?

張宏業:

【淨網2019】“暗網”不是“避罪天堂”!

兩個方面的因素都有,當前“暗網”犯罪相比於傳統形式犯罪和網絡犯罪情況來看並不突出。由於“暗網”匿名性的特點,普通網民是無法通過常規手段搜索訪問的,需要使用特定的軟件配置授權等等才能登陸。所以“暗網”在我國的受眾面還很小。第二,由於“暗網”匿名性、難以追蹤及監管難溯源難等特點使公安機關在偵破“暗網”類犯罪案件方面難度非常大。

董倩:

對於偵破者來說,這些專業知識是不是也有一個學習的過程,因為這裡面很多知識是很複雜艱深的。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副局長

張宏業:

確實是這樣,這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過程。我們作為專門打擊犯罪的機關,這方面的知識更新獲取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需要不斷學習,不斷追蹤新技術的發展,這樣才能與犯罪分子抗衡。

生活在一個網絡時代,實體生活和網絡生活難捨難分,現在出現了“暗網”犯罪,接下來要面對的是怎麼去發現它,然後防範它,再打擊它。

暗網不是法外之地

在“暗網”上,訪問者不會留下任何訪問痕跡,訪問都是匿名的,這也給打擊“暗網”犯罪帶來了技術上的挑戰。而加密貨幣又成為“暗網”走向成熟的助推因素。

目前,“暗網”犯罪的打擊已經成為國際網絡安全治理的焦點問題。近年來針對“暗網”,我國公安機關也在加強著打擊力度。2016年,北京市公安局網安總隊就成功打掉了一個利用“暗網”等互聯網媒介傳播兒童淫穢信息的群體,抓獲8名犯罪嫌疑人。這也是中國破獲的首例境外隱秘網絡違法犯罪案件。

有專家指出,儘管各國一直不斷打擊“暗網”犯罪,但在技術、制度等多方面仍存在不小難度。各國在打擊的同時,完善制度和加強國際合作也能增強“打擊”效果,不讓“暗網”成為法外之地。

專家觀點

對於公安部門來說,國際合作也是一個新的課題?

張宏業:

國際合作影響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各國警方合作是非常順暢的,由於“暗網”跨國性的特點,要求各國警方在打擊過程中必須緊密合作。

董倩:

在這次專項行動發佈會上,提到網絡犯罪的時候就在說“暗網”,而且把“暗網”相關的犯罪案例說得清清楚楚,為什麼要這麼做?

張宏業:

“暗網”犯罪雖然目前在我國尚不突出,還處於一個發展的階段,但可以預計隨著新技術和網絡技術的不斷髮展,它給社會帶來的潛在危害必然會不斷增加。根據我們的一些調查,當前“暗網”用戶中90後的群體已經佔比達到47%,其中00後佔到了8.6%。在一起案件中接觸“暗網”的用戶多為25歲以內的,其中最小僅14歲。“暗網”用戶呈現低齡化趨勢,“暗網”中充斥著大量宣揚暴力、血腥,淫穢色情等不良信息,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響是巨大的。

董倩:

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要預防,怎麼預防發生?您怎麼看?

張宏業:

需要我們全社會共同重視這個問題,特別是互聯網企業還有一些社會團體和組織都要重視。當前在互聯網傳播平臺中,大量傳播涉及“暗網”信息,一些平臺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措施也不夠有力,另外對“暗網”的危害性和尤其是對青少年的危害和影響的宣傳教育也不夠全面,需要社會各個方面齊抓共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