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粮号称“能够预防三高”,可粗粮真的是“多多益善”吗?

燕子找家




主食中常有粗粮,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粗粮和精细粮食相比,其中含有更加充足的纤维素类物质、矿物质元素、B族维生素等物质,常吃可以有效补充。

适量补充这些营养素,能促进肠道代谢,促进排便,预防便秘和结肠癌;适量补充膳食纤维,可以降低心血管相关死亡率、全因死亡率、中风患病率、冠心病发生率、2型糖尿病和结肠直肠癌发生率 15~30%。另外,适当食用粗粮,其中所含的B族维生素还有助于积极心态的形成,对于皮肤健康也有促进作用,比如说可以预防由于缺乏维生素B2所诱发的口腔溃疡。

虽然有不错的作用,但吃多反而有损身体:

  • 有损肠道健康:

粗粮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类物质,大量摄入反而会刺激胃肠,膳食纤维的摄入会吸水,会导致胃部排空延迟,食用过多反而会导致腹胀、消化不良,甚至便秘问题的发生。

  • 影响营养素的正常吸收:

粗粮摄入过多,其中所含的膳食纤维、单宁以及植酸等物质会影响蛋白质、矿物质钙铁锌等营养素吸收吸收程度,甚至会影响人体正常的免疫能力。

  • 甚至有增加胃肠道疾病患病风险的危害:

粗粮摄入过多,主食加工本身不够软烂,膳食纤维大量摄入会导致胃黏膜被机械损伤,长期以往就会增加患胃肠消化系统疾病的风险。

言于此,粗粮虽然建议你吃,但是并不能随意食用,如果过量反而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得不偿失。


粗粮,怎么食用更健康?

  • 适量更安全(健康):

任何食物,只有适量才能更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全谷物和杂豆类 50~150 克,薯类 50~100 克。建议粗杂粮何以占到主食总量的1/3 ~1/2。

对于肠胃正常健康的人群来说,建议可以满足一半的粗杂粮量,如果是年龄较大的老年人或者胃肠敏感人群,应该尽量满足主食的三分之一是粗杂粮。

  • 粗杂主食多样摄入:

对于每一种食物而言,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食品卫生风险”,从安全角度考虑,建议大家在食用主食的过程中可以多样谷物共同摄入,粗细(杂)搭配,增加燕麦、玉米、薯类食物、杂豆类食品等多种主食的摄入量和摄入频次,降低安全风险,从另外一方面来讲也可以吃的更加营养。



粗粮食品,一种更适合现代人食用的健康食品,膳食纤维含量丰富且营养全面,吃起来口感独特,建议大家可以多吃。当然任何好的食物(食物)想要起到良好的作用都必须适量食用,对于粗杂粮也是如此,过量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健康有益于粗粮,同时也可能有害于粗粮。


王思露营养师


问:现在很多人都认为粗粮有益于身体健康,那么粗粮吃得越多对身体越好么?食用粗粮时有没有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适量进食粗粮,增加纤维素,确实对人体有益,值得提倡。

由于健康、自然的饮食习惯已渐渐深入人心,使人们对粗粮越来越寄予厚爱,以至于出现粗粮的价格高于细粮的情况。的确,粗粮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纤维素本身会对大肠产生机械性刺激,促进肠蠕动,使大便排泄畅通。这些作用对于预防肠癌和由于血脂过高而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都有好处。此外,纤维素还会与体内的重金属和食物中有害代谢物相结合排出体外。


但是,有关专家认为,若过多进食纤维素,对人体也不利。

首先,纤维素不但会阻碍有害物质的吸收,也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蛋白质、无机盐和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比如,吃煮黄豆或炒黄豆时,人体对其蛋白质的吸收消化率最多只有50%,而把黄豆加工成豆腐后,吸收率则上升到90%,其原理在于加工过程破坏了黄豆中的纤维成分。长期大量进食高纤维食物,会使人体蛋白质补充受阻,脂肪摄入量不足,微量元素缺乏,因而造成骨骼、心脏、血液等脏器组织功能的损害,降低人体抗病的能力。


所以,食用高纤维素食物即粗粮,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掌握一定限度。营养学家建议,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的纤维素摄入量以10~30克为宜,蔬菜中纤维素较多的是韭菜、芹菜、菱白、南瓜、苦瓜、红豆、空心茶、黄豆、绿豆等,请适量食用。


艾灸仪艾灸床


导语:粗粮的好处的确很多,但并不是多多益善,健康饮食原则包括国内外公认和推崇的膳食结构都是建立在均衡合理的基础上,种类多种适量才是王道和前提。

粗粮包括哪些?

所谓粗粮是一个泛指的定义,是相对于精细米面而言的,粗粮一般包括:谷物类、杂豆类和薯类。谷物类:玉米、小米、黄米、黑米等。杂豆类:黄豆、绿豆、黑豆、鹰嘴豆等。薯类(块茎类):红薯、土豆、山药等。

为什么会有粗粮健康,对预防三高有好处的说法?

原因大概两方面:一是根据对我国居民膳食现状调查的结论得出,我国居民主食摄入中,多以精细米面为主,粗杂粮摄入比较较低,这也是饮食结构相对不合理的一种表现。

二是粗粮相对精细米面而言,其优势在于膳食纤维、矿物质(钾、镁等)、维生素B族等营养素含量较高,这些营养素对控制体重、降低肠癌发生风险、调节和预防血糖、血压、血脂等三高问题有不错的促进意义。

基于上述的两方面因素,提倡吃粗粮,增加粗粮在主食中的占比的确对国民健康的现状有益。

粗粮真的多多益善?

并不是,开头已经提到,饮食均衡合理才是健康的饮食结构,也就是说,粗粮要有,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凡事及饮食都讲究过犹不及,只吃粗粮而完全规避细粮也存在一定问题:

问题一:之前以精细米面为主,一下子吃了过多的粗杂粮,肠胃可能很难适应,从而出现胃肠道不适情况。长期以往,消化功能容易受到影响,对食物的吸收利用也可能降低。

问题二:粗粮饱腹感强,以前吃米饭可能吃两碗,但是吃粗粮可能吃一碗就饱了,这种情况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过低,营养供能减少,从而出现体力或精力不足、营养不良、消瘦等。

那么如何健康的正确的吃粗粮?

1、注意比例和摄入量

根据最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粗粮的摄入比例建议占全天主食摄入量的三分之一为宜,或者每日粗粮摄入量在50~100克为宜。

个人比较推荐每天粗粮的摄入量在100克左右最好,特别是患有慢病的三高人群以及需要控制体重的朋友。

2、注意搭配和烹调方式

从上面介绍我们可以知道,粗粮的种类繁多,常见的地瓜、土豆、燕麦、玉米等都属于粗粮的范畴,我们在选择时可以多样化的选择,不要只盯着一种吃,这样营养素摄入更全面也不容易吃腻了。

关于烹调方式,粗粮的做法多种多样,可以搭配大米等来煮杂粮粥或杂粮饭,可以做成各类杂粮饼、面食等,薯类可以直接蒸着吃…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同时尽量以避免加入过多的糖、盐、油等来加工,反而把健康的吃法变得不那么健康了。

3、注意循序渐进

这么多年来,很多朋友一直是吃些精细米面,很少摄入粗粮,但听说粗粮对健康和预防三高有好处,很多朋友开始尝试吃粗粮,这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因为粗粮相对于细粮难消化一些,如果一下子改变了饮食习惯,吃了过多的粗粮,就容易出现胃肠道功能不适,胀气、消化不良等情况。

所以吃粗粮要讲究循序渐进,开始时少量的添加,让肠胃有个适应的过程,然后再逐步添加到建议摄入量的范围,特别是本身胃肠道功能较弱的朋友要特别注意。


谢谢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被写作耽误的营养师


总的来说粗粮的确对三高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代表多多就益善。“物极必反”大家都听说过吧,凡事凡物都有一个量中医养生学上叫平衡。如果你总是吃粗粮,就会引起某些营养不良,如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等人体必须要物质和微量原素。所以物极必反。养生防病保健康是我们很多人的追求,但也不能盲目地去调养身体。调养身体需要全面科学地去搭配,饮食要均衡,即保证营养又不会引起亚健康和疾病的发生,那才是正确的养生保健。总是吃粗粮引起营养不良和出现贫血,低脂低蛋白等等问题。

借些我再借楼主的地盘来再说一次预防三高疾病的正确养生饮食和生活习惯。我之前有几次保健视频都讲解了怎么样去预防中风防止三高的详细视频讲解。首先要保持身材标准,不肥胖。适当去做身体锻炼。其次生活上饮食清淡:不吃动物油脂,少吃高脂的四脚动物肉类,尽量吃鱼最好。四脚的脂肪胆固醇量要多于两条脚的,然后没脚的肉是最低的。平常饮食不吃那么咸每天三克为标准。多吃点新鲜蔬菜,适当搭配粗粮不但对防止三高有作用,对排便等等也是很有好处的。平常我们煮菜不要放那么多的油,建议吃橄榄油,这类油保健养生很不错。三不抽烟不喝酒。还有很多养生的保健常识,因为时间和空间问题,不能一下说完,要想了解,请继续等下回分解。



壮乡视野


粗粮的确能预防三高,但不是越高越好,特别对胃消化能力差的人,还有老年人,应该控制食用量。粗粮比例占每天食物总量四分之一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