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散户化进行时,逐渐走向成熟的A股市场,散户炒股不如买基金

行情回顾

离2019年收官仅剩不到一个半月了,先来回顾一下今年的行情走势吧。

去散户化进行时,逐渐走向成熟的A股市场,散户炒股不如买基金

截止2019.11.21上证指数涨幅16.26%

去散户化进行时,逐渐走向成熟的A股市场,散户炒股不如买基金

截止2019.11.21创业板指数涨幅36.97

受益于今年上半年春季躁动行情,券商、5G、创投板块的一个大幅度轮动拉升,权益类投资获得了一个良好的投资回报。行情火爆的时候,新股民跑步进场,甚至出现了证券公司营业部排队开户的火爆情况。

去散户化进行时,逐渐走向成熟的A股市场,散户炒股不如买基金

但随着贸易战的升级的,全球避险情绪的升温,股票市场冲高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回落,下半年的行情主要是有业绩支撑的白马、蓝筹、消费股走势稳健上升,偶尔出现热点题材唱戏。但其他中小盘个股和一些业绩不好的个股走势较差,所以导致了大部分的散户投资者的炒股收益没有能跑赢指数。

去散户化进行时,逐渐走向成熟的A股市场,散户炒股不如买基金

股民猛然回过神感慨:炒股不如买基金

根据万德数据前几日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虽然还未结束,但已有基金实现收益翻倍,此外还有20多只基金收益超80%。虽然沪指年内增长16.65%,但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年内平均收益均超过20%。

去散户化进行时,逐渐走向成熟的A股市场,散户炒股不如买基金

股票型基金年初至今业绩前十

不难发现,目前股票型基金年初至今业绩排在前十的,其医药特征明显。暂列前三的基金分别为广发医疗保健、农银汇理医疗保健主题和广发多元新兴,截至11月15日,收益分别为94.82%、90.44%和85.72%。此外,创金合信医疗保健行业A、鹏华养老产业、创金合信医疗保健行业C、宝盈医疗健康沪港深、工银瑞信医药健康A、工银瑞信前沿医疗和工银瑞信医药健康C都榜上有名。

去散户化进行时,逐渐走向成熟的A股市场,散户炒股不如买基金

混合型基金年初至今业绩前十

混合型基金中,广发双擎升级暂列第一;TOP5中,另外4只分别为博时医疗保健行业A、广发创新升级、银华内需精选和中欧医疗健康C,年初至今业绩分别为92.09%、91.86%、91.06%和88.25%。此外,中欧医疗健康A、交银成长30、国泰融安多策略、汇安丰泽A和汇安丰泽C也是潜在“种子选手”。

去散户化进行时,逐渐走向成熟的A股市场,散户炒股不如买基金

通过数据发现,今年以来沪深300、创业板指、

中小板指前10月涨幅分别为29.1%、33.63%、30.76%,主动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业绩都比他们高,这还是在平均仓位不足90%的情况下创造的。

主动偏股混合型基金整体表现也十分不错,今年前10月涨幅达到了35.94%,超出上证指数表现也有18个百分点以上。

尽管这些基金的最高仓位绝大多数只有95%,实际平均仓位在80%到85%,却能大幅跑赢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对比,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也分别高出了7.63和6.8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创业板指数表现较好,而普通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却能比创业板指数还高出1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从持有大部分的股票其实都是亏损的:1月1日至10月31日处于上涨的股票达到2549只,占纳入统计的全部股票(包括科创板)比达到68.6%。

而相比之下,权益型基金表现好很多。

WIND统计显示,持有大部分基金其实是赚钱的:1月1日至10月31日净值收益率为正的主动权益基金(包括股票型、混合型、灵活配置型)达到3253只,占全部纳入统计的3329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比高达97.68%,仅77只基金出现亏损。

历史总是相似的

去散户化进行时,逐渐走向成熟的A股市场,散户炒股不如买基金

其实,基金表现好于股市经常发生,这几年中,2017年尤为明显。

Wind资讯显示,2017年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300、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前三季度涨幅分别为7.9%、8.94%、15.9%、16.83%、-4.85%。

在同期有业绩可查询的801只主动偏股型基金中(包含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近九成收获正收益,前三季度平均收益率为11.71%,其中有167只基金前三季度涨幅在20%之上,43只同期收益逾30%。

而且,2017年前三季度权益类基金整体获得正收益的比例超过九成。而Wind数据显示,在3381只个股中,今年以来二级市场涨幅为正的仅为1285只,占比仅38%。显然,2017年想赚钱,紧紧抓住一只基金,比抓住一只股票要容易得多。

当时中信证券还专门做一个数据,2017年除了创业板外主要指数涨幅都相当可观(沪深300涨22.5%、上证50涨20.6%、中小板指涨19.8%),但是持有大部分的股票其实都是亏损的:收益率在-20-0%之间的占31%、-30%—-20%之间的占到17%、-50%—-30%的占17%,并且有1%的个股跌幅超过50%,合计占66%。

与散户恰好相反,机构投资者反而普遍获得了可观的回报:84%的股票型基金产品录得正收益,其中有31%的产品收益在20%以上,远优于整个市场的表现。

从历史数据看,往往在震荡市环境下,公募基金表现好略好于大盘。如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6年上证指数表现为-21.68%、3.17%、-6.75%、52.87%、9.41%、-12.31%,而同期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为-22.25%、6.81%、2.61%、34.13%、19.49%、-9.48%。

有专家分析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A股的股票走势风格已经发生巨变,更适合基金中长期持股的操作,散户化的追涨杀跌的情况想要盈利更加艰难,A股“去散户化”的特点已经开始明显。


原因探讨

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市场结构逐渐变化,股票走势分化很大,尤其是在外资逐渐加大布局力度周,市场整体更偏向价值投资,追求优质个股,强调确定性机会。比如市场火力主要集中于“核心资产”,比如平安、茅台等为代表的大蓝筹股价暴涨;同时近期市场集中于5G产业链的电子领域,涨幅较多的也多为龙头。

去散户化进行时,逐渐走向成熟的A股市场,散户炒股不如买基金

中国平安

去散户化进行时,逐渐走向成熟的A股市场,散户炒股不如买基金

贵州茅台

与之相对的是,业绩难以兑现、财务造假等类个股被市场逐渐抛弃,也有一批小盘股等近年以来一直表现低迷。

去散户化进行时,逐渐走向成熟的A股市场,散户炒股不如买基金

獐子岛(扇贝跑了)

另一方面,基金是组合投资的工具,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基金筛选个股能力凸显,同时基金公司背后的综合投资研究能力也逐渐显现,因此基金业绩比较好。而近两年也明显出现,大中型的投研能力强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业绩优势明显的趋势,而这种或许会延续。过去小公司频出黑马基金经理的概率在下滑。

从散户投资来看,大部分散户更喜欢投资中小盘股票,也喜欢追涨杀跌。其实股价波动很厉害,不少散户在追涨杀跌中损失不少。

公募基金的优势逐渐被股民所认识后,2017年9月下旬开始,爆款基金逐渐出炉,比如兴全、睿远等基金公司都出现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销售遭遇市场抢购热潮,还有一些长期业绩优秀的,如南方、华夏、富国、汇添富、广发、景顺长城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偏股基金,都在逆市募集较大规模。

去散户化进行时,逐渐走向成熟的A股市场,散户炒股不如买基金


散户和基金机构投资优劣势比较

1、研究个股相比研究基金更加困难和费时

投资股票,首先需要一定的宏观能力,看懂经济形势和行业;其次需要很多财务知识才能看懂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这三大表,有很多很多数据指标,光资产收益率就有ROE、ROA、ROI、ROIC、扣非ROE等指标,没有专业知识,很容易搞晕。第三,即使看懂了财务,这还只是皮毛,公司的估值才是更困难的,有些估值方法还需要很强的数学计算能力,我在下面贴个DCF的估值公式你们感受下。最后,个股投资不光要求具有很多知识,还得讲究点投资艺术....

去散户化进行时,逐渐走向成熟的A股市场,散户炒股不如买基金

此外研究个股还需要充足的时间和长期的跟踪。比如你研究一家上市公司,光看他近几年的年报就够费时费神了,可能还得实地调研一下或者参加股东大会,研究来研究去最后可能发现不适合买....个股变化相对也更快,今年一个并购,明年一个新投产,后年换个管理层,需要不断的去跟踪研究。

即使是技术投资,学习K线、macd、rsi之类的,研究量价关系,发现庄家痕迹,也需要花很多很多时间去学习。

研究基金相对来说容易多了。如果买指数基金,重点研究指数就行了;如果是债券基金,则需要分析久期、利率等情况。如果是买主动管理型基金,重点研究基金经理的风格和能力就行了。虽然也不简单,但相对个股还是容易些。

研究基金的效率也更高更快。A股市场的行情常常是结构性的,热门板块变化很快,比如2019年的行情主线就猪肉、5G、科技、新能源等。如果你想参与相关概念行情,等你研究完个股,恐怕行情都快要结束了。如果研究基金,不管是指数型还是主动型,速度都会快很多,或许几天就能选定个买入品种并迅速参与进去。

大多数基金,特别是指数型基金,变化也不会很大,一次研究,长期受用。

2、股票波动性更大,个股风险较大,基金波动和风险相对更小

股票一天就能波动20%,有些股票几天内波动50%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管涨50%还是跌,对于投资者来说,心态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持有。

个股不光受到系统性风险影响,还会有来自自身的非系统性风险,即使再好的公司,也可能遭遇黑天鹅,有时候甚至无法卖出,投资者如果无法做到足够分散,将会承受很大损失。

股票型基金分散持有一篮子股票,波动比较小、一天跌个3%已经算很多了。风险也较小,即使持有的个股遇到黑天鹅,基金的净值也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普通投资者,一般都承受不了很大的波动。波动相对更小的基金,持有过程不会那么痛苦,更适合新手和风险嫌恶的投资者。

3、相比个股,基金的走势、风格和因子更容易观察和判断,买卖点相对容易把握

有很多股票的走势不一定与大盘同步,常常走出独立行情,碰到这样的股票,即使你对宏观经济形势和指数走势判断再精准,也把握不准它的行情,买点卖点都不好把握。

个股的趋势也更捉摸不定,尤其是小盘股,受庄家影响很大,庄家甚至有能力操纵股票的走势图诱多或诱空。

而股票型基金,要么跟踪指数,要么有较明显的风格(成长、价值、大盘、小盘),走势相对更容易观察,趋势也更加明显,使用技术分析时,效果也更好。

有些历史较长的指数,还可以使用估值分位做参考,买点卖点更容易把握。

4、个股容易失去流动性,基金一般不会

有些个股,特别是小盘股在熊市大盘坠落时,会失去流动性,根本卖不出(因为没人买),容易扩大投资者损失;而在行情很好的时候,又有可能一字板,想买买不到。

个股还会有停牌,就无法买卖了,以前有些股票停牌甚至长达一两年,遇到这样的股票,投资者是非常痛苦的。

而场外基金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只要是交易日,随时可以申赎。

场内基金,虽然也存在流动性的问题,不过规模大一些的ETF,流动性都比较好;有些小型的场内基金还有做市商,也不会存在流动性的问题。甚至有时候,场内基金的流动性匮乏,还能创造出套利的机会。

5、个股买卖受股价高低影响,买基金基本没有资金门槛限制

有些个股股价非常高,比如贵州茅台,900多一股,100股起步,买一手就9万多没了,一般投资者想买都买不起。

如果总资金较少时,股票仓位也不好控制。比如你有20万元,计划分为4份,每份5万(占25%),买4个个股。但是其中有一只股票是140元,买300股是4.2万,只占21%,还没到比例;买400股的话,又占比28%,又超了比例,很纠结。还有当你想调整为半仓或者8成仓的时候,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每月定投、红利再投资或者偶尔闲钱投资,买个股也是比较困难。比如买比亚迪(股价约55元),每月定投一手,就需要5500元。遇到贵州茅台那样高股价股票,每年能定投一次就很不错了。

投资基金,100块就可以买了,不仅门槛低了许多,投资者也更容易控制组合内各个品种的仓位比例。

红利再投资可以一键设置自动再投。定投也很方便,甚至可以设置自动扣款。还能整数投资(一千、一万),方便计算。

6、买个股需要自己构建组合,买基金更加省心

投资股票,你肯定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股票里,风险太大!为了规模非系统性风险,至少应该分散到5只股票以上才行,这就需要构建组合。一个好的股票组合,应该包括不同板块、沪深两市、大小盘、价值和成长等成分股,才能更好地分散风险和适应不同的行情。管理这个组合的你,也就相当于是一个基金经理

去散户化进行时,逐渐走向成熟的A股市场,散户炒股不如买基金


总结

如果是专业知识不够,没有时间交易,想要获得超额市场收益的朋友。记住炒股不如买基金,中国的A股市场也在逐渐走向成熟,成熟的市场里会逐渐淘汰散户,写下这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留言交流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