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參(酒鬼)PK捨得,誰主沉浮?

論及白酒行業,

以個人的看法,無非品質、品牌、渠道三力的PK。

如果是主打高端市場,“三力”之中,品質是基礎,品牌更為重要,渠道雖然也重要,但顯然相對而言沒有品牌那麼的重要。

以個人的看法,品質是生命,品牌是靈靈魂。

強如茅五瀘,概莫能外。

品質好,基本上就能在這個市場中活得不錯,但品牌強,才能出人頭地,拿出去喝也好,送出去當禮品也好,品牌硬才倍有面子,喝起來也更嗨更爽,其實不少時候就是自嗨自爽而已

0

如果是主打中低端市場,“三力”之中,雖然品質不能太差,品牌也不能太弱,但相對而言對渠道(營銷)的要求會更突出一點。

先看內參(酒鬼)與捨得在白酒“三力”方面的PK

內參(酒鬼)和捨得都在做高端(酒鬼天生就是高端,中高端酒鬼+高端產品內參佔比80%以上;而捨得最近開始大推68元的光瓶沱牌,似乎也想復興低端品牌,畢竟沒有高品質和強品牌基礎,高端酒並不好做,並且就算大投入,也不能一蹴而就,且最終成敗也未論),但對比之下,


一是品牌,內參+酒鬼KO捨得,這一點從十幾年前酒鬼(內參)在帝都堪比茅臺,甚至比茅臺還貴,大客戶、經銷商排隊提貨,一瓶難求之盛況就可見一斑。

二是品質,內參+酒鬼KO捨得,場景如上,其實聽遠不於喝,喝一喝就知道了,老酒鬼們喝了之後十個中會有八九個會講遠勝五瀘,就更不用講洋河了。其實我個人也這樣認為,雖然我個人並不是老酒鬼。當然,如果是有口感偏好的人,那另當別論。

三是渠道(銷售),目前階段,捨得明顯強於內參(酒鬼);內參(酒鬼)才醒過來沒多久,雖然最近一年進展不錯,但還有大量的欠帳要補。

然後看內參(酒鬼)和捨得在競爭格局方面的PK
俗話講川酒六朵金花,總體上都是不錯的酒,然而其它五朵金花盛開,唯沱牌和捨得淪落已久,目前捨得沱牌本省四川都沒有市場,失去了根據地大本營的捨得沱牌似乎處境並不樂觀,而捨得沱牌要在異地去拚殺並取成功,這相當於難度的平方。
再看酒鬼內參,本省白酒市場整體200億+的銷量,省內並沒有同時具有“高品質+強品牌”的對手,僅偏居寶慶(邵陽市)的湘窖酒業以不太出名的開口笑+湘窖+要情的低、中、高端濃香組合,卻壓著內參酒鬼成為省內老大,年銷售30億左右。

這種情況及局面的出現,主要是歷年來酒鬼公司歷經民企老闆多次淘空、地方上大股東亂作為之亂、塑化劑主要受害方等一系列事件重擊,導致公司的營銷工作基本上是垃圾水平,到去年在省內也不到50%的縣城有銷售網點的覆蓋,好在央企大股東中糧入駐(中皇公司以前是中儲糧的,中糧三年多以前合併了中儲糧才成為大股東,中儲糧也浪費了內參幾年時間,當然也有當時受治理三公消費和塑化劑之害影響的原因)後撥亂反正,公司逐步進入正舅,到現在公司已成功完成了對所有省內縣城市場的覆蓋(其實是一個非常低的要求,但也只是在今年才完成),以內參(酒鬼)的品質和品牌,一旦補上了渠道這個短板,省內市場可期,省內市場有望成為南征北戰的堅實的根據地,有點類似於古井。做好了本省市場,未來的內參(酒鬼)也至少值300億左右。


最後看內參(酒鬼)和捨得的大股東

捨得的大股東確實是一個潛在的風險點(大股東的資金鍊非常緊張,且相對於開放房地產來講其實力不足卻又深陷房地產市場),有可能成為一個雷,給人的感覺不是太靠譜。捨得號稱銷售收入比酒鬼多,利潤也比酒鬼強,但財務報表上瑕疵不少,特別是大存大貸的”潛在雷“不可小視(請注意,康得新、康美還有這兩天出事的那一家公司就是這種情況,但需要強調的是這並不代表捨得也會是這種情況,敬請注意)


而內參(酒鬼)的大股東是央企中糧,中糧是大股東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在於政府及高端客戶資源多,這對於高端白酒來講還是相當重要的,從最近一年多內參品牌的眾多高端會議及品牌推廣活動就可以看出來,只是這個事不會一蹴而就,後面還需要持續的投入。不利的地方在於央企辦事相對比較保守,但可以放心的是近年來央企的管理越來越嚴,越來越規範。


兩者共同的優勢——盤子小,成長潛力突出

相對於內參(酒鬼)的”高品質+強品牌“基礎,目前120億的市值明顯低估,

喜歡看靜態PE的儘管去看就好了,畢竟投資股票除了需要一定的運的,同時更需要的是格局和視野。

而捨得的優點在於100億左右的市值對應著10萬噸以上的老酒,雖然以前和現在還是不太好賣,但價值仍在,未來或有變現的途徑和渠道。


總之,對比之下,以個人的不成熟看法,

一是酒鬼在品質+品牌上明顯佔優,捨得營銷和存量資產上有一定優勢。

二是在釀造工藝方面,內參(酒鬼)優勢明顯,出的低端灑少,這是天生的優勢;而捨得的濃香型工藝注重出高端酒的比重比較低,這是天生的劣勢。

三是大股東方面,內參酒鬼佔優,更靠譜,也更穩健;捨得可能大股東方面的風險相對比較大,但有時也可能是高風險高收益,多少有一點風投的感覺。


綜合之下,個人相對而言更看重內參(酒鬼)這個陣營,以投資的心態對待,但會動態跟蹤,邊走邊看;對捨得的話也保持關注並跟蹤,有機會的話也會在適當時候參與一下,但投機為主。

至於有的朋友講茅臺和五糧液,個人以為不可比,茅臺1.5萬億的市值,五糧液5000億+的市值,這是超級大恐龍和中型恐龍,而內參(酒鬼)和捨得都是100-120億上下的小不點,自然不可同日而論。茅五勝在確定性,穩穩的高確定性+高勝率; 內參(酒鬼)和捨得恰恰是確定性不夠,但有著高賠率+中低勝率的組合。在這種情況下,不同的投資者會有不同的選擇,個人也是在持有茅臺五糧液古井B的同時也持有內參的倉位。

搏一博,或許單車變摩托?誰知道呢?由於不確定性的存在,個人以為還是理性一點為好,未來的路還很長,需要邊走邊看,先大膽假設,再小心印證!在證實和證偽中逐步實現財富的變現或被變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