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了精髓 迪士尼用《冰雪奇緣》證明傳統永不過時

6年前,迪士尼帶著她的第53部動畫長片來了。名字叫《冰雪奇緣》(Frozen)。

這看似又是一個迪士尼老掉牙的公主故事,沒想到影片以8億美元票房橫掃全球,超越94年的《獅子王》成為迪士尼動畫工作室最賣座的動畫電影。

抓住了精髓 迪士尼用《冰雪奇緣》證明傳統永不過時

女王降臨 迪士尼傳統歸位

它的主題曲《Let it go》唱遍全球,成為那一年名副其實的洗腦神曲,無論男女老幼,大朋友小朋友都能哼唱出這首歌的旋律。它的影響力成功破圈,迪士尼奇蹟地再次創造了一股流行文化風靡全球。

可能有人覺得這算奇蹟嗎?這不是迪士尼最擅長做的事嗎?

抓住了精髓 迪士尼用《冰雪奇緣》證明傳統永不過時

城堡、王國,迪士尼傳統標誌

講真,如果回看《冰雪》誕生前迪士尼十幾年的IP開發,再對比好萊塢動畫工業同行的發展,你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冰雪》是一個奇蹟,就連迪士尼自己的創作人也不敢相信,這樣一部沒有前作做基礎的動畫竟然能引發如此大的文化效應。

 “我們早就知道我們做出了一部與眾不同的影片,但看到全球觀眾的熱情反應還是讓我們興奮不已。”製片人德爾·維克說。

動畫新貴崛起,迪士尼IP開發掉隊

白雪公主、美女與野獸、獅子王辛巴……誰的年少記憶沒有被迪士尼烙上過一些痕跡呢?然而進入新世紀,隨著皮克斯、藍天等新的工作室崛起,公主王子的故事開始被束之高閣。

皮克斯用那一系列“總動員”證明自己是好萊塢最有創意的工作室;照明娛樂憑小黃人形象一躍成為這十幾年風頭最火的動畫新貴;藍天工作室的《冰川時代》系列也成為其最成功和重要的動畫系列,並且走環保和動物保護主題的路線,隨後的《里約大冒險》和《公牛歷險記》都是這一路線延續。

抓住了精髓 迪士尼用《冰雪奇緣》證明傳統永不過時

小黃人讓照明娛樂成為最火的動畫新貴

夢工廠則在《怪物史瑞克》系列、《馬達加斯加》系列之後,開發出《馴龍高手》,東西方融合的開發又以《功夫熊貓》系列成績最突出。夢工廠無論是前作續集,還是新IP開發都做得十分出色。

抓住了精髓 迪士尼用《冰雪奇緣》證明傳統永不過時

新世紀的好萊塢動畫,萌寵賤成為通吃所有年齡層的主流

不難看出,進入新世紀這些動畫新貴開發出的IP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大部分主打形象都是賣萌、可愛,小賤賤,以喜劇類型為主,這些最容易打動低齡的觀眾。幾乎每一個工作室都有一個萌寵代表形象,比如照明娛樂的小黃人、藍天工作室有追松果的松鼠、夢工廠的“企鵝三賤客”和功夫熊貓阿寶。

好萊塢一眾動畫新貴紛紛開發出新IP,相比之下,迪士尼在這方面顯得有點掉隊。

其實迪士尼並不是沒有發現這個趨勢,並且做出一些順應潮流的改變,起碼在新世紀以來,《冰雪》之前只出品兩部公主主題的動畫,並大量產出全對白無唱段的作品。但反響平平,難以和這些新世紀萌寵競爭。

抓住了精髓 迪士尼用《冰雪奇緣》證明傳統永不過時

新世紀以來迪士尼只推出兩部公主主題的動畫,2010年《魔發奇緣》

直到2012年迪士尼動畫製作出《無敵破壞王》終於火了一把。這部完全不同於以往傳統迪士尼動畫,其創意讓人懷疑是不是皮克斯的創作人員都跳槽了。

那年,迪士尼動畫推出了很“皮克斯”的《無敵破壞王》,另一邊皮克斯卻推出了很“迪士尼”的《勇敢傳說》。2013年初的奧斯卡,當大部分人都以為一反自己傳統的《無敵破壞王》會奪最佳動畫長片,迪士尼可以揚眉吐氣一把,結果卻是《勇敢傳說》獲獎。

抓住了精髓 迪士尼用《冰雪奇緣》證明傳統永不過時

《無敵破壞王》展示了迪士尼的創意但卻被認為丟了傳統

迪士尼顯然對這一個結果耿耿於懷,在去年《無敵破壞王2》裡,那場迪士尼公主大聚會上揶揄了《勇敢傳說》一把,認為她不是親生的迪士尼公主。

抓住了精髓 迪士尼用《冰雪奇緣》證明傳統永不過時

《無敵破壞王2》“復仇”皮克斯

迴歸傳統,突破傳統

《無敵破壞王》口碑票房雙收,但人們一面為迪士尼叫好,也一面也在心裡唸叨:“難道說迪士尼要徹底放棄傳統了嗎?”

迪士尼也意識到,自己無論怎麼順應潮流,都不應該把自己的傳統和精髓丟掉,而是應該在這些傳統中尋求突破點。

直到《冰雪奇緣》橫空出世,米老鼠團隊們才用這第53部作品宣佈——迪士尼動畫真正殺回來了。美國影評人Bilge Ebiri說:“《冰雪奇緣》真正抓住了經典迪士尼的精髓。”

抓住了精髓 迪士尼用《冰雪奇緣》證明傳統永不過時

大家都認為王子公主才是迪士尼的精髓

對於迪士尼來說,《冰雪奇緣》意味著這幾樣傳統的迴歸:第一是對白和唱段結合,重新重視音樂的作用。《冰雪奇緣》的音樂迪士尼下了大功夫,102分鐘的影片共計九首歌曲,音樂佔據了相當重要的篇幅。

實際上,迪士尼在這方面做出了一定“犧牲”,因為在影片中包含大量唱段對海外發行會有一定的影響,翻譯配音問題和文化隔閡會流失掉一些觀眾。

甚至在本土發行的時候,他們也沒有強調“歌舞片”。迪士尼的音樂副總監Tom MacDougall坦白道:“你只要跟人們說這是歌舞片,他們就會想,那可不是我的菜,我不要看……所以我們就去強調別的東西,讓人們先走進影院再判斷。如果他們覺得受騙了,那隨意吐槽。”

其次女王公主故事模式迴歸。而且迪士尼一口氣祭出兩位公主,這還是迪士尼史上頭一遭。《冰雪奇緣》的主題迴歸到親情和自我認知這樣的常見的童話“母題”。

抓住了精髓 迪士尼用《冰雪奇緣》證明傳統永不過時

雙公主模式是迪士尼的一次突破嘗試

影片故事改編自安徒生的童話《冰雪皇后》,然而迪士尼卻沒有按照原著的套路,而是作出一定程度的顛覆。首先是艾莎公主的原型是一個女巫,她能夠“點石成冰”,而且是一個邪惡的女人。按原著套路,故事將會是某天女巫心情不爽,把整個王國變成了冬天,常年被冰雪覆蓋。王國中勇敢的公主最後打敗了女巫,讓王國恢復正常。

顯然如果按這種模式將會又是相當臉譜化的正邪對抗故事,早已不符合當下的潮流,因為這種正邪對立的套路早就看膩了。

導演珍妮弗·李解釋說,“當我們拋開傳統的正邪對抗,準備把艾莎塑造成一個立體而複雜的角色時,我們感到非常自由。”於是,我們最終看到的“冰雪皇后”就成了一個被超能力困擾的、性格複雜的小姑娘。

就這樣,迪士尼憑藉《冰雪奇緣》成功迴歸傳統,但又突破傳統,不失迪士尼的精髓,這正是大家想看到的迪士尼動畫。

抓住了精髓 迪士尼用《冰雪奇緣》證明傳統永不過時

公主故事是傳統 但賣萌趣怪也不能缺

公主故事讓迪士尼迴歸傳統精髓,但公主故事又限制了受眾群體的範圍,畢竟要成為流行文化,你不能只讓公主故事在小女孩,或者說女性受眾中受歡迎。

所以“出圈”才是硬道理,需要創造一個可以不分男孩女孩,兒童成人都會接受,而且必須親切、萌趣形象。小雪人“雪寶”就是這個“出圈”賣點。

抓住了精髓 迪士尼用《冰雪奇緣》證明傳統永不過時

雪寶的出現,萌趣賤“出圈”擔當

雪寶在《冰雪奇緣》裡是賣萌搞笑的實力擔當。他的出現正是面向男性觀眾,尤其是男孩那種頑皮、愛搞怪的特性。所以《冰雪奇緣》當年一連發布幾款宣傳素材都是主打這隻經常把自己大卸幾塊的雪人。

雪寶的設計看似非常簡單,甚至有點“粗糙”——它的身材比例太差,腦袋形狀古怪,大鼻子臃腫突出。他不過是三塊雪球堆成,然後插上幾根樹枝就完工。

但這正好說明,越簡單明瞭的設計,越容易討得大家的歡心。看看迪士尼近年這些萌寵形象都是相當簡單的設計,除了雪寶、還有大白。

抓住了精髓 迪士尼用《冰雪奇緣》證明傳統永不過時

無論雪寶還是大白,迪士尼深諳簡約不簡單的設計

《冰雪奇緣2》新冒險全面升級

《冰雪奇緣》中,艾莎因為擁有難以控制的強大魔力而選擇封閉心扉,遠離家園。在妹妹安娜等的幫助鼓舞下,艾莎終於鼓起勇氣擁抱真我獲得真正的力量。

正當艾莎與安娜終於獲得了曾經夢寐以求的生活,艾莎卻聽到了一個神秘聲音的呼喚——這聲音許諾將揭示她為何擁有冰雪魔法的真相,而這個神秘的真相也威脅著她的王國。

這就是續集給我們引出的故事——這將是一場探求真相的非凡探險旅程。

抓住了精髓 迪士尼用《冰雪奇緣》證明傳統永不過時

《冰雪2》將開啟一段尋求身份和冒險旅程

這次艾莎與安娜將前往未知的魔法森林和暗海。在艱險加倍的旅程中,艾莎和安娜的姐妹深情,也更加熠熠生輝,令人動容。

在前作中,艾莎擔心她的魔法不會被世人接受,但在《冰雪奇緣2》中,她必須祈禱自己的魔法足夠強大,以保護她的親人與王國。

《冰雪奇緣》為全球觀眾打造了一個晶瑩剔透,充滿魔法的阿倫黛爾王國,而此次《冰雪奇緣2》則將進一步拓展世界觀,帶觀眾領略秋季波瀾壯闊的景觀。

抓住了精髓 迪士尼用《冰雪奇緣》證明傳統永不過時

《冰雪2》秋季波瀾壯闊的景觀

在這場秋季啟程的冒險中,艾莎與安娜一行人走出阿倫黛爾,當然陪伴她們的還有萌寵雪寶和麋鹿。

主題上承接前作中的成長,《冰雪奇緣2》預告片中的艾莎已通過一系列氣場強大的造型引發熱議,然而這只是冰山一角。

隨著探索的不斷深入,觀眾將目睹擁有神奇魔力的艾莎,繼續不斷成長,進一步完成終極蛻變,找到自己在這個魔法世界中的真正歸屬。

抓住了精髓 迪士尼用《冰雪奇緣》證明傳統永不過時

見證艾莎女王的蛻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