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厚重一頁

厚重一頁

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4週年的時刻。我們立足河北,回溯艱辛。望以史為鑑,銘記過去。

——冀小蘭

崇尚承傳

“在那場慘烈的戰爭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面對侵略者,中華兒女不屈不撓、浴血奮戰,徹底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成為中華民族由衰落走向振興的轉折點。在全國抗戰中,河北戰場舉足輕重,河北人民為全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所做的巨大犧牲、舉世矚目。

特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厚重一页

1939年6月,河北阜平一區參軍大會標語“好男兒武裝上前線”

河北,就在這個重要位置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蓄意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由此, 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也宣告了中華民族全民族抗戰的開始。

河北,有著“畿輔之地”的稱號,在河北環繞下的北平儼然就是處於河北的“腹地”。北平西南的盧溝橋,橫亙於永定河下游,扼北平西南咽喉要道,平漢、平綏、平津3條鐵路線的匯合點,戰略地位不言而喻。

日軍認為,只要進佔了盧溝橋,就可以掌握宛平城,進而拿下北平,繼其“九一八事變”奪佔中國東三省之後,實現下一個目標:奪取華北。他們幻想著:“只要拿下北平,其餘地方就會不戰而降。”只見:

特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厚重一页

1937年日軍攻克正定後,《朝日新聞》的圖片報道

9月24日,保定以北地區已完全為日軍所佔;10月10日強渡滹沱河,佔領了河北重鎮石家莊;很快,日軍攻佔了整個河北。這就像打開了中國核心區域的防護蓋,日軍開始侵入中國腹地。

河北,平原抗日根據地的偉大意義

從抗戰初期黨中央對八路軍開赴敵後進入抗戰前線的戰略構思中可以看出,黨中央十分強調山地游擊戰。八路軍第115 師和129 師挺進敵後,首先在太行山區展開了游擊戰爭。但是,在毛澤東看來,平原作戰無論是配合淪陷區的抗日熱情還是憑藉平原地區抗戰的有利資源,都是值得慎重考慮的事情。

特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厚重一页

1938年,晉察冀敵後抗日根據地,兒童團站崗並教路人識字

1937 年 8 月,孟慶山從延安到達冀中,開始組織地方武裝,建立河北遊擊軍;10 月,呂正操率部也在冀中組織了人民自衛軍。1938 年 1 月,129 師組成東進縱隊,開闢冀南抗日根據地。正是有了在河北平原地區發展游擊戰的初步嘗試中取得的成功經驗,使毛澤東和黨中央在華北日軍主力南下進攻徐州、華北兵力空虛的形勢下,果斷地作出向河北、山東平原地區大力發展游擊戰爭的重大決策。

其中,著名戰役有香城固伏擊戰、齊會戰鬥、陳莊戰鬥、黃土嶺伏擊戰和百團大戰。這些平原游擊戰爭的開展,對抗日戰爭的勝利都具有重要意義。

特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厚重一页

1939 年,聶榮臻(前左)、楊成武(前右)檢閱黃土嶺戰鬥勝利歸來的八路軍參戰部隊

與河北有關的抗戰根據地建設具有全國示範性

與河北有關的抗日根據地,晉察冀和晉冀魯豫根據地是名聲顯赫的。在其建設中的許多做法,具有創造性,為抗日根據地的建設積累了經驗,得到了黨中央的高度評價。事實正是這樣。1937 年 11月,聶榮臻率晉察冀軍區從山西五臺到達河北阜平。1938 年 1 月,召開了晉察冀邊區軍政民代表大會,成立了邊區政府,標誌著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創建,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是八路軍開赴敵後創建的第一個根據地。經過一年的艱苦鬥爭,邊區發展到 3 省 72 個縣,幅員10 萬平方公里,人口 1200 多萬,武裝部隊達 9.8 萬多人。

特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厚重一页

1943年1月晉察冀邊區第一屆參議會在河北阜平溫塘村召開。這是其中的文藝界參議員。左起:田間、沃渣、沙可夫、沙飛、周巍峙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在敵後不斷髮展壯大,受到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1938年 10 月 5 日,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主席團在致聶榮臻等的慰問電中稱 :你們“已經創造晉察冀邊區成為敵後模範的抗日根據地及統一戰線的模範區。這些都在華北抗戰中已經和將要盡其極重大的戰略作用,而且你們的經驗將成為全黨全國在抗戰中最有價值的指南”。11月,聶榮臻就晉察冀根據地創建一年來的鬥爭情況,向黨中央寫了一份詳盡系統的報告。毛澤東看後認為很有意義。出版時他親自為該書題寫《抗日模範根據地晉察冀邊區》書名,並在序言中指出,“晉察冀邊區是華北抗戰的堡壘”。

特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厚重一页

1939年7月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四位領導同志,在晉察冀根據地阜平縣。左起:程子華、彭真、關嚮應、聶榮臻

在劉伯承、鄧小平等領導下,進入太行山區的 129 師創建了晉冀魯豫根據地,發展成為最大的敵後抗日根據地。毛澤東讚揚晉冀魯豫邊區是“精兵簡政的模範”。

慷慨悲歌中,河北人民的巨大犧牲

抗戰中,河北人民的對侵略的反抗遭到日軍的野蠻報復。日軍在侵略河北期間,製造的屠殺和慘案就達300餘起,僅屠殺人數達上千人的慘案就有藁城梅花、成安、豐潤潘家峪、灤縣(今灤南)潘家戴莊等多起。日軍累累罪行,罄竹難書。為分割封鎖抗日根據地,阻斷八路軍與民眾的聯繫,日軍還慘絕人寰地在平北、冀東的長城沿線和冀西的部分地方製造了大片“無人區”。

特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厚重一页

1943年9月,日軍對晉察冀邊區北縣區進行了三個月的秋季大掃蕩,製造了阜平平陽慘案、易縣寨頭慘案、平山崗南慘案、靈壽大寨慘案、井陘黑水坪慘案、平山焦莊慘案等血腥暴行

在實施武力屠殺的同時,日本侵略者對河北進行了殘暴貪婪的經濟掠奪。在佔領區,他們瘋狂掠奪各種戰略物資。從1933年日軍入侵河北,到1945年日本投降,在近13年的時間裡,河北民眾為抗戰的勝利付出巨大犧牲。據統計和考證,全省直接傷亡171萬餘人,財產損失更是驚人。在日軍的摧殘下,河北的經濟體系瀕臨崩潰。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厚重一頁

河北的抗戰是全中國抗戰的重要組成部分,河北抗日根據地是全國抗戰的主要戰場之一,河北人民的流血犧牲和英勇鬥爭為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河北軍民在悲壯慘烈的抗戰中孕育、產生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河北抗戰精神,體現了燕趙兒女“慷慨悲歌”的民族氣節和感天地泣鬼神的豪邁壯舉。這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至今仍激勵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守護記憶

特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厚重一页

冀小蘭

在大家的關注中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