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银行贷款“潜规则”:不再是吃饭送礼找关系,而是这些

缺钱的人越来越多,银行的却贷款越来越难。银行风控门槛提高,申请人质量(比如征信、负债)下降,这些客观的影响因素无可厚非,也是正当理由——毕竟银行也是做生意的,控制坏账率是重中之重。

新型银行贷款“潜规则”:不再是吃饭送礼找关系,而是这些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暗黑因素,会让借款人难以接受,今天就跟大家扒一扒银行贷款的“潜规则”。

讲到贷款“潜规则”,大伙第一反应便是吃饭、送礼、红包、找关系。确实,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这类行为,要想顺利下款,总得有些表示,不然面对的结果可能就是:不让申请、压表(不提交申请表)、审批不通过或不给面签。

随着外部监督和银行内部管理的加强,对有此类行为银行员工的处罚越来越严格。小城镇不好说,在大城市中,我们熟悉的传统贷款“潜规则”有明显的收敛。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银行贷款“潜规则”的消失,正所谓下有对策,只不过是换个方式罢了。“新型银行贷款潜规则”大概有以下集中常见模式。

新型银行贷款“潜规则”:不再是吃饭送礼找关系,而是这些

1、捆绑销售。简单说就是借款人在申请贷款的时候,同时要办理银行的另外一项或几项业务。

比如说你去申请贷款的时候,要购买银行的人身保险或财产保险。有些银行强制购买,有些银行游说客户,惯用的理由是降低风险——如果申请人或者抵押财产出现什么意外,银行的贷款也有所保障。这看似有些道理的背后,是银行变相提高申请人的贷款成本来转嫁自己的风险或完成业绩。

日前,银保监会便点名通报了两个这样的案例: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和平安银行北京分行,都是对贷款人搭售保险产品。

除了搭售保险之外,还有以还款必须存入本行储蓄卡要求申请人办理储蓄卡;通过信用卡分期方式发放贷款要求办理该行信用卡等等。有些银行甚至不经客户同意,直接在办理贷款业务的时候让客户填写储蓄卡和信用卡的申请表,或发放贷款的时候同时给客户发信用卡。

对于这种“潜规则”,11月21日的人民网撰文怒斥,批其为强买强卖,目无法纪。

新型银行贷款“潜规则”:不再是吃饭送礼找关系,而是这些

2、隐瞒飞单。简单说就是隐瞒客户可以办理的真相,介绍客户到其他金融机构办理。

当客户到银行申请贷款的时候,有些经办在大概了解客户情况后,随便找了个借口告诉申请人:你的情况不符合我们银行的贷款要求,但我可以帮你介绍其他可以办理的放贷单位。

有人疑问,为什么银行经办要这样做?

理由有很多,比如业绩已经完成,救助同行;比如本行给的提成太低,介绍给其他金融机构能有更多收入;比如换单,拿贷款单换理财单等等。

这类飞单行为非常隐秘,申请人和经办存在极大的信息不对称,并不了解是否符合银行要求,而且经办还“好心”帮你介绍其他渠道。

但是,这并不能否定这是“潜规则”的属性,不仅侵害了申请人的知情权,而且一般“飞单”过去的放款端贷款成本更高。更有甚者,不顾申请人的征信前途,拉着一个资质颇好的客户到小贷公司“遛”一圈,东拼西凑,以达到自己“外单收入”的最大化。

新型银行贷款“潜规则”:不再是吃饭送礼找关系,而是这些

3、巧立名目。简单说就是找各种理由跟客户收取除了利息之外的费用。

和小贷公司收取所谓的“贷款保费”“前置手续费”这类由头不同,银行经办最常用的理由包括征信费、用途证明费用。征信费好理解,就是审批贷款时查询征信所需要的费用,一般不多,而且越来越多申请人知道这种费用是不需要给的,所以现在这一名目也很少了。

相比而言,用途证明费用还是常见的。因为按照规定,申请人获得银行发放的贷款后,需要提供资金用途证明,比如说装修房子需要提供装修合同,消费要提供消费发票,经营要提供订购合同等等。

有些申请人用途并不明确,很难在规定时间内提供与贷款额度相符合的证明材料。于是,有些经办打着帮客户“解决”的旗号,收取一定点数的资料费。

且不说有些银行不一定要这些证明上交,就算需要,经办“帮忙解决”的行为肯定是违规,甚至违法的(最起码属于伪造凭证)。但是,却有不少经办不以为然,觉得这是良好的“敛财”渠道,当然,这笔钱的“买单”者是贷款客户——而且付费远远大于资料本身的成本。

新型银行贷款“潜规则”:不再是吃饭送礼找关系,而是这些

银行贷款因为利息较低,放款正规,一直以来都是资金需求者的首选,但是由于一些“潜规则”的存在,极大损害了借款人的利益。这不仅违法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而且压制了金融本身应该具备的作用——让浇灌“旱苗”的“甘露”成为火上浇油的烈日。

所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管是银行还是其员工,多点规矩,少些“潜规则”,才是发展之道。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点击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