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南鄉子》:兩點春山滿鏡愁

寄內詞是宋詞中一種獨特的類型,寄託的是宋代家庭生活中丈夫對妻子的情感,這類詞為我們考察宋代夫妻的情感生活提供了寶貴的材料。從宋詞中看,寄內詞的作者主要有蘇軾、辛棄疾、周邦彥等20多人,蘇軾自不用說了,他與三位夫人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今天我們要說的主要還是周邦彥,專家研讀周邦彥的詞,從中得知他有三位妻子,十五歲的時候,他就與髮妻結婚,可惜五年後妻子病逝。三年服除後娶繼室王氏,十九年後王氏去世,後娶第三任妻子。

周邦彥《南鄉子》:兩點春山滿鏡愁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周邦彥寫給妻子的一首詞《南鄉子》:

晨色動妝樓,短燭熒熒悄未收。自在開簾風不定,颼颼,池面冰澌趁水流。

早起怯梳頭,欲挽雲鬟又卻休。不會沉吟思底事,凝眸。兩點春山滿鏡愁。

妝樓上,晨光在輕輕地閃動,四下靜悄悄,只有蠟燭上的一點幽光在顫動。簾兒隨意開合著,風颼颼地吹個不停,窗外,薄薄的冰片在池面上隨波漂浮。

清早起來卻懶得梳妝,想要挽起頭髮,忽然又放下來。不知道她這樣沉吟著,是在想什麼心事?只見鏡子裡,她的兩道眉毛皺著,臉上堆滿了愁雲。

周邦彥《南鄉子》:兩點春山滿鏡愁

這是一首閨怨詞,表達了閨中人對遠人的思念之情。上片寫景,“妝樓”指女子的居室,“晨色動妝樓”,就是早晨的的陽光照進了女子的屋子裡。“短燭熒熒悄未收”,屋內的蠟燭燃燒了一夜,但現在還閃著熒熒之光。“熒熒”形容光閃爍的樣子。“自在開簾風不定”,“自在”是安閒自得,身心舒暢的意思。晨風吹動窗簾,窗簾開開合合,好像很隨意的樣子。因為風吹進室內,讓人感覺到涼颼颼。因為窗簾的隨意開闔,女子見到窗外池塘水面上,未消融的冰塊還在隨著流水流動。“冰澌”指解凍時流動的冰。

上片雖是單純寫景,但表現出來的一股寒意,已經傳遞出女子內心的悲悽之感。

下片寫人,寫女子晨起梳妝打扮。女子對鏡梳頭,卻感到“怯”, 這是心理描寫,為什麼感到“怯”,害怕看到自己因為思念過度而憔悴的容顏嗎?“欲挽雲鬟又卻休”,想要挽起頭髮卻又停了下來。好不容易想要梳妝了,又了停下來。這又是為什麼?因為心上人不在身邊,打扮的再好看又給誰看呢?

周邦彥《南鄉子》:兩點春山滿鏡愁

“不會沉吟思底事,凝眸”,女子不再梳妝打扮,而是凝眸,注視著鏡子中的自己,她到底在想什麼?我們不知道。“兩點春山滿鏡愁”,鏡子裡的女子眉頭緊鎖,臉上堆滿了愁雲。這是我們所能知道的,女子沉吟凝眸,臉上都是愁雲。“春山”指眉毛。

這首詞通過選取晨起梳妝、對鏡凝眸的細節,含蓄委婉地表達了女子的哀怨情愁。通過描寫女子的一系列動作,來渲染傷別之情,這最後一句堪稱點睛之筆,兩彎愁眉,滿鏡愁容,甚為人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