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前的龍溪丹霞中心國校畢業證

69年前的龍溪丹霞中心國校畢業證

小學可以畢業兩次,69年前漳州小學裡面分有高小和初小,而且還有畢業證書。家住薌城的謝老先生保留著一張1950年7月他初級小學畢業的證書。證書寬約35釐米、高約27釐米,由漳州新華印刷廠承印;畢業證書上方正中印有“毛澤東頭像”頭像,兩邊飾“五星紅旗”;下方為線形方框,四角印有“畢業證書"四字。線框內為米黃色底紋,文字採用豎排,右邊為大字的“畢業證書”,內容有:學生謝ⅩⅩ,係福建省龍溪具人,現年拾弍歲,在本校初年級修業期滿,成績及格,准予畢業。此證。”落款是:龍溪縣立丹霞第一中心國校校長楊維堅印,時間:公曆一九五O年七月 日。證書鈴蓋“龍溪縣人民政府之印”及“龍溪縣立丹霞鎮第一中心國校鈐記”兩個公章。

69年前的龍溪丹霞中心國校畢業證

清末,書院、私塾、學校等均歸知州(府)或知縣管轄。鴉片戰爭後,清政府於光緒二十九年(1904)十一月頒佈《奏定學堂章程》規定:“小學學制9年,其中初等小學堂5年,高等小學堂4年,小學堂實行四、三、兩等制”,漳屬各小學堂實施該項學制。光緒三十一年(1905),宣佈廢除科舉,停辦書院,私熟亦被逐漸取締。

69年前的龍溪丹霞中心國校畢業證

清末民初,漳州地區既有州(府)儒學,也開始出現教會辦學、華僑辦學、私人辦學等,其教材“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史為基”,課程設有中國文學、算學、歷史、地理、格致、圖畫、體操等。民國時期小學設有初小和高小兩個階段,先後設有六年制和七年制,不同階段初小的高小分設“四二制”和“四三制”,也就是初小階段讀4年,“四二制”的高小階段二年,“四三制”的高小階段三年。新中國成立初期仍沿用這種設置。這張畢業證書是初小畢業。

69年前的龍溪丹霞中心國校畢業證

據謝老回憶,該校位於今薌城區打錫巷路蝦仔巷,大概為今漳州市中醫院職工宿舍第六、第七棟所在的位置。謝老說:“該校雖然不大,但設有兩層樓的教室,還配套有操場,操場邊有一排教師辦公室,還有一座小禮堂,雨天小禮堂亦可以做體育活動。”對於丹霞小學的創辦及停辦時間,謝老及他的同學不太清楚。謝老及他的同學回憶說:“解放前,他們上學時,進校門後要在一條的橫放的石條上,面向石條前方的孫中山像敬禮,然後才可以進入教室。”謝老說他還記得上小學一年級第一課時,課文內容有:“來來來,來上學。”等內容。謝老說他丹霞初小畢業後,高小是在“文峰小學”就讀,也就是後來的漳州市第三小學,今改辦為巷口小學。

查閱《漳州市志》沒有找到龍溪縣立丹霞第一中心國校的記載,創辦與停辦時間亦無資料。筆者判斷,丹霞初小因為規模小,就學人數不多,這件畢業證書上鈐蓋龍溪國小印章,龍溪國小為今巷口小學的前身,由此判斷,丹霞初小後來應該是併入今巷口小學。據瞭解,丹霞小學所在地,後來擴建為今漳州市中醫院。

版權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公眾號聯繫(0596-2595655),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號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