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抄底的正確姿勢

今天市場弱勢回調,交投清淡,題材的延續性相當於沒有,兩市換手連板股一共只有四個,很多機構年末要守住淨值,進攻慾望不強,2900點附近可能要震盪到年底。

籌碼已高度集中,但市場卻還在交織纏綿,沒有新低就沒有真正的參與點。去年底,我們一直在等待2449的新低,如今又到了盼它來又怕亂來的時候……

這兩天受到消息面影響跌了2天。繼續保持保險龍頭+白酒龍頭+機場+航空,臥倒不動。

港股今日發生了一件趣事兒,一支莊股——雅高控股,一天內暴跌98%,堪稱腳趾頭斬。見過港股暴跌,但還沒見過跌這麼慘的。

今天,“港股一哥”——維他奶,因為財報不及預期,也一度跌超10%。別看只是一家賣豆奶和檸檬茶的公司,但這家公司的股價,在2018年之前,幾乎是單邊上漲:

這個時候,抄底的正確姿勢

更牛的是,因為一度保持30%的複合增速,使得估值更是一度高達72倍。這個估值,跟A股調味品一哥有一拼,跟大家心目中,大量仙股、破淨股遍地的港股形象,完全不符。

而熟悉港股的讀者都知道,港股對優秀公司的定價,相當高效。但對普通中小市值公司,估值會嚴重摺價。講維他奶的案例,主要是想告訴大家,港股估值體系的極端分化,也正在A股發生。

統計了一下,截止今天收盤,有65個大盤股跌破淨資產,破淨不代表能抄底,但大量破淨就是底部信號,抄底要具體分析行業和公司的具體情況。

主流機構,一般比較看重上證50和滬深300z

目前,這兩個指數第一權重是中國平安,第二是茅臺。

我們在選擇公司的時候就需要注意找那種壟斷經營,能扛住宏觀經濟下行風險的。

同時利潤率如果極高的話,人力成本佔比極低,就可以忽略不計了,真的形勢往下走,也有很厚的安全墊。

一家公司的股價,到底能不能漲,關鍵看利潤能不能好。所以,要麼是銷量提高,要麼是售價提高。銷量總有一天會飽和,所以售價才是最關鍵的。

能夠提高售價的企業,意味著可以跑贏通脹,說明它有核心競爭力,產品被需要、被依賴。

優質的企業,長期來看,ROE和毛利率,肯定是持續穩定且增長的。因為他們有核心競爭力,不可被替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