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成了美國年度黑馬,但中國觀眾會買單嗎?

一部電影上映,常常伴隨著口碑撕裂。

譬如一波人正在高呼“杜琪峰如果你被綁架了就眨眨眼”,另一波人就激情捍衛杜琪峰最“盡皆過火,盡是癲狂”的一次表達。

但一般來講,能掀起熱鬧的起碼得是“李安也不容易”“尼古拉斯∙凱奇的債還沒還完”“彭昱暢的吻戲終於安排上了”這種級別。

本週五要在大陸上映的《別告訴她》是個例外。這部沒有大明星的小製作,在歐美算是部獨立電影,卻也叫人吵得熱熱鬧鬧。

這部電影成了美國年度黑馬,但中國觀眾會買單嗎?

電影改編自華裔導演王子逸的真實經歷。六年前,她生活在中國的奶奶被診斷出癌症晚期,只剩下三個月的生命。爸媽和其他家人決定,不告訴奶奶病情,而是倉皇地給奶奶準備了一場大孫子的假婚禮,好讓所有人能回家見她最後一面。

這與王子逸從小接受的西方價值觀相悖:為什麼人連自己的生死都無權知曉?帶著對奶奶的愛和對東西方文化衝突的疑問,她製作了這部電影,由華裔女星奧卡菲娜扮演的女主角Bili就是她的化身。

這部電影成了美國年度黑馬,但中國觀眾會買單嗎?

《別告訴她》作為歐美電影產業中難得一見的東方原創劇本,在今年的聖丹斯電影節上就廣受好評,王子逸甚至被媒體評為“未來必須要關注的新人導演”。

電影在今年夏天登陸北美院線後,也收割了不少普通觀眾的眼淚。這下吸引了許多海外華人的注意——美國人說它好,但既然拍的是中國,總得接受中國人的檢閱,看看是不是這麼一回事兒。

一派人邊看邊哭,說這就是我的家庭;另一派人嗤之以鼻,說這只是想當然的情節。這部講述中西文化衝突的電影的爭論焦點在於——這到底是中國人普遍的真實生活,還是一個已經“西化”的ABC(American-born Chinese)眼下的家庭個例?

一部簡單的家庭電影,為什麼大家會對於它的基本情節產生割裂呢?這確實是個饒有趣味的問題。

(本文含輕微劇透,但不影響整體觀感,介意的讀者請謹慎閱讀。)

1.什麼是“左宗棠雞電影”?

講到“美國人拍的中國人”,很多人會條件反射式地想到“左宗棠雞”(General Tso’s Chicken),一道根據美式口味改良的中餐菜式,中國人嚐起來只會覺得又甜又鹹,不倫不類。

如這道美式中餐,由於白人對亞裔的認知有限,亞裔在西方的熒幕形象一直很單調。早期為了討好白人受眾,“左宗棠雞電影”甚至連個貨真價實的華人都沒有,1937年改編自賽珍珠原著的《大地》,就曾經讓美國演員扮演中國人。

這部電影成了美國年度黑馬,但中國觀眾會買單嗎?

隨著產業發展,亞裔逐漸有了更多出鏡機會,但也總是書呆子等符合西方刻板印象的角色。2006年的《戀愛學分》中,戴著厚瓶底眼鏡的學霸就是一個例子。

這部電影成了美國年度黑馬,但中國觀眾會買單嗎?

這些扁平的亞裔熒幕形象,讓人不得不對拍中國故事的美國電影抱有審慎的態度。

如果去年你曾心心念念地等待過在北美掀起風潮的《摘金奇緣》,如今再聽說有這麼一部《別告訴她》,應該就不敢過於期待了。

作為美國2018年夏天最賣座的浪漫喜劇,《摘金奇緣》的第一場戲也逃不出俗套的劇情:磅礴雨夜,一個亞裔家庭抵達一家高級酒店。當時還是小孩的男主角Nick歡快地把腳底的泥抹到大廳地板上,前臺見狀拒絕了母親Eleanor的入住辦理,並讓其去唐人街。

不料最後,酒店老闆親自下樓迎接,原來Eleanor一家富有到可以買下整棟酒店,這讓前臺接待員目瞪口呆。

你說這是歧視嗎?的確是。但熊娃和虎媽的一番操作,雖然解氣卻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心生不悅。

《摘金奇緣》裡的亞洲富豪世家設定,不僅篤定了小孩子調皮,還設定母親有暴發戶型思維。這般只為迎合西方世界粗暴的想象,捨棄了基本邏輯的情節,著實會令亞洲觀眾感到不適。

這部電影成了美國年度黑馬,但中國觀眾會買單嗎?

嚐了如此重口味的左宗棠雞再回頭看《別告訴她》會覺得,它雖然談不上深刻,但起碼淺嘗輒止地搬來了一些中國景觀,算得上是湘味雞。只是鹽和辣椒,都撒得太潦草了。

戲中有幾個非常鮮活的場景。比如,女主角Bili一下回國探親的飛機,就被一群出租車司機團團圍住:“美女坐車嗎?”、“去哪兒啊?”;比如,沿途新建的大樓腳下,還有大興土木之際沒清理完的中國式廢土;再比如,當奶奶發現年輕有為的男醫生會說英文,便立刻問他“結婚了沒”、“有對象嗎”……

這部電影成了美國年度黑馬,但中國觀眾會買單嗎?

觀眾看了可能會會心一笑,心想,這確實是咱們日常生活裡的小片段。但一旦遇到格局更大的“中國式場面”,分歧就接踵而來。

例如,“中國特色”婚喪嫁娶和家庭聚餐。片中,在Bili的媽媽發洩完她對“表演式悲痛”的不滿後,鏡頭一轉,是個女人在墓碑前嚎啕大哭的面部特寫。她表情扭曲,哭相刺目,聲音穿耳。

這部電影成了美國年度黑馬,但中國觀眾會買單嗎?

在Bili表兄的假婚宴上,除了喝酒猜拳,七大姑八大姨的歌舞表演,甚至還有舞龍舞獅。儘管家人的發言掏心掏肺,但話音剛落,鏡頭就轉到一群陌路親戚的狼吞虎嚥。

這部電影成了美國年度黑馬,但中國觀眾會買單嗎?

還有在家宴上,小姨一邊說著中國好,一邊一門心思要把孩子送出國,說他會回國的。Bili媽媽接著冷嘲一句:“就算你知道他不會回來,還是會把他送出去的對吧?”

有部分中國觀眾對這些情節感到不快,這份心情可以理解,但“不快”就意味著“不真實”嗎?

2.不真實,是因為感情受傷害而不認同

面對這些“失真”橋段,難免會出現“一家人並不能代表全中國”的評論。

這就不得不提起47年前的另一部爭議作品。1972年,意大利電影大師安東尼奧尼受邀來華,他在那趟旅程拍攝的紀錄片《中國》也收到過類似的評價。

當年中方安排好了參觀路線,熱情地帶著他走街串巷,希望給安東尼奧尼一個朝氣蓬勃,正在努力建設的中國印象。但走著走著中方代表發現,他總愛“偷偷”拍一些計劃外的場景。最後的成片,更被扣上了“反華”的帽子。

人們控訴道,我們也有整潔的街道、好看的大樓、紅旗飄飄、麥田翻湧,為什麼你只拍非法的農貿市場、貧困的漁民?你為什麼不照我們領著的路線去拍攝,非要把鏡頭對準犄角旮旯,只想著抓拍點刺激眼球的物料呢?那些都不能代表我們。

這部電影成了美國年度黑馬,但中國觀眾會買單嗎?

誠然,《別告訴她》從各個維度都無法與安東尼奧尼的作品相提並論,兩部影片所遭遇的批判也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

但這個情境的本質卻極其相似——為什麼只拍我們醜的一面?為什麼要用那一面代表我們?

同樣,這個問題也可以反過來問——為什麼要只拍好的一面?為什麼認為那一面就有代表性了呢?

如今我們再去看《中國》,幾乎是那個時代最鮮活的史料了。

觀眾覺得不真實,其實是因為自己努力建設的地方沒有被最完美地展示出來,因感情受傷而報復性地不認同。

這部電影成了美國年度黑馬,但中國觀眾會買單嗎?

《別告訴她》不偉大,但不認同它的道理,大同小異。

觀眾必須明白,王子逸的《別告訴她》是私人化的表達。只是私人故事一旦登上大銀幕,感情色彩隨即會被放大。尤其因為該片獲得了外媒鋪天蓋地的好評,本土國人難免會對片中呈現的中國有所保留,害怕這些橋段會加固西方對中國的刻板印象。

在這些場景裡,所謂的不真實,其實是感性大於理性的不認同。

我也覺得《別告訴她》不高明,它只是囫圇吞棗地將一個ABC的所見搬運過來,連同著她對東方文化的困惑。

王子逸不理解那背後千百年的無可奈何,積重難返,所以那些大操大辦的鏡頭,才格外刺目。她出於對奶奶的感情,生硬地去認同,卻在鏡頭背後問:“你們何苦要這樣?”

可誰也不想冷不丁地被這樣問啊。這是一種忽然被責問,噎著的感覺。

這部電影成了美國年度黑馬,但中國觀眾會買單嗎?

同樣是婚禮與謊言,李安拍《喜宴》就沒有一遍遍地質問為什麼。你好像能看見他在鏡頭背後嘆氣——我也不認同,傳統是錯了,但都不容易,擔待著點吧。

你只想抱著李安好好哭一哭。《別告訴她》缺的可能不是真實,而是像李安這樣,因為理解而生出的慈悲心。

3.真實,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Bili

覺得《別告訴她》真實的一方,也隱隱地帶著一股怨氣。

Bili剛從紐約回到家鄉見奶奶最後一面,家人卻希望奶奶沒有精神壓力地度過最後的時光,所以她不能流露出任何悲傷的情緒。除了無法真情實感地面對至親,讓Bili理解無能的還有飯桌上關於出國與否的荒唐較勁,表演性質的集體關懷等等。

這些真實不僅限於ABC群體。這是現代觀念與傳統觀念的鴻溝,是所有人都曾經歷過的碰撞。

這部電影成了美國年度黑馬,但中國觀眾會買單嗎?

仔細回想你會發現,每一次被逼婚、催生,每一次質疑裙帶關係、愚忠愚孝,每一次不願迂迴,想有話直說,你都面臨著與Bili相似的處境。

《別告訴她》裡所描繪的中國家庭,正是如今真實存在的荒誕。

放在幾十年前,它還沒這麼荒誕。費孝通在《鄉土中國》裡寫,所謂鄉土社會,是差序格局,沒有界限分明的團體,只有親疏遠近的龐雜關係,像一片漣漪,中心是自己,以親戚關係為主軸,涵蓋大大小小的人際網絡。

在這種社會里,人和人以血緣關係相連,家人之間有著曖昧不明的責任,行事規則是約定俗成的“禮”,無明文規定的“節”。

為什麼“別告訴她”?因為她不僅是一個個體,也是漣漪裡的一員,這是那些曖昧不明的“禮”。

為什麼這個故事能觸動到部分人的心絃?因為傳統社會的那些舊俗,也有令我們眷戀的情緒。

這部電影成了美國年度黑馬,但中國觀眾會買單嗎?

你想念奶奶的那棟老房子,想念和爺爺一起捉過的蜻蜓,也想念曾經一家子熱熱鬧鬧,連鄰居都知道你昨天考試考了多少分。

而長大後,只有你一個人了。人跟人之間,多了合作關係,少了不計回報的介入。

為什麼那些傳統,在有的人眼裡那麼刺目?因為我們中的很多人,都在鄉土社會和西式團體社會里掙扎。

我們時而認同鄉土社會的禮,是因為那是千百年累積下來,被我們所處的社會合理化的禮節,它難以擺脫。可我們時而又認同西式團體社會的契約,因為它清楚明瞭,有理有據,更現代自由。

這部電影成了美國年度黑馬,但中國觀眾會買單嗎?

在這套對沖的價值觀下,《別告訴她》顯得遊移不定。

它一邊讚頌美利堅的奮鬥與生活,一邊又懷念中國的舊時光;它時而肯定個人主義的價值,時而又說,別告訴她的結果,是六年後本已被診斷只有三個月時間的奶奶,身體仍然硬朗(現實生活中,導演王子逸的奶奶仍健在)。

電影拍的雖然是東西方文化衝突,可這種衝突,同樣體現在每一個現代中國人身上。

你若往傳統價值偏一點兒,會無法忍受它的直接而認為誇張。你若往現代價值偏一點兒,會對那種割裂感同身受,而認為真實。

這其中的內心鬥爭和這部單薄的電影本身相比,有趣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