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148分的学霸告诉你高考为什么先从识字开始

作为2013年北京市语文高考状元,孙婧妍现身说法,向我们彰显了“语文从来是一个有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作者的成长过程,让我们看到识字对于一个人素养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影响,也让我们看到识字给一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助力。而正是父母在阅读方面对孩子的启蒙和鼓励,让孩子进入了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

高考语文148分的学霸告诉你高考为什么先从识字开始


语文于我

孙婧妍高考语文考了148分的消息传开后,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所有学弟学妹、亲戚朋友的问话中,被问得最多的问题不是“你是不是很爱读书”,也不是“你是不是很爱写作”,而是,“你是不是做了很多题”。

听了这样的问题,孙婧妍很诧异,因为在她心中,语文从来是一个有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

“花同样的时间去练习的话,语基和作文提高不了几分,但数学我可以多做出一道题”,这样功利的想法扼杀了多少发现语文之美的机会,也因而使世界失去了多少潜在的国学、语言、文学大师,我不愿、不敢去想。

【重磅:新高考】

今后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

为什么呢?

高考代表着什么?

无需多言

让我们先从这个高考模式说起——

目前高考的几种组合模式

1

高考“3+3”模式,设定这种模式的初衷是为了让同学们全面发展,在学习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学习中尊重个性发展,倾向于素质教育。

高考文理将不分科,实行“3+3”模式,又称“3+6选三”。3指的是语文、数学、英语3门必考科目;6选3指的是从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政治6科中任选3科。,每个学科满分100分,总成绩还是延续750分的标准。

2

高考“3+1+2”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杜绝对于历史、物理选择的欠缺,让学生最大限度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能够切实保障国家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

2021年起,普通高考科目由统一高考科目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组成。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选择性考试科目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2门。

这个科目设置,可以简称为“3+1+2”模式。相对于“3+3”模式。高考分数也做了调整,语文数学总分各为150分,外语120分,物理和历史作为必选科目,每科分数设计为120分,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任选两门,每科100分,总分为740分,采用这种模式后共有20种组合可供学生选择。

两种模式各有利弊,目前属于改革试点中,谁将成为新高考的主流还未有定论,但是比较两种模式,可以确定的是语文数学英语是确定无疑的必考科目。

今后得语文者得高考

高考语文148分的学霸告诉你高考为什么先从识字开始

语文又是基础中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一共上课9522节课,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一共上课13000节课,语文是第一大科,占总课时的21%以上。中小学一共上了20门课,语文占1/5的课时还要多,语文是工具科,是母语,是学习其他各科的基础前提。

高考改革后,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 ,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 ,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

语文学科并不像数学学科,有明确的知识点和精准的得分点。也不像英语学科,重点考察语法与词汇量。

中文作为母语,孩子们有着天生的语境,所以语文着重考察的就是学生的理解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尤为重要的是,语文的文章理解力要靠长期阅读积累,而书面表达能力要靠长期写作积累。对于语文学科,小学不抓,中高考就会后悔,到时候想抓也来不及。

未来语文的地位就像原来小升初中奥数的决定性作用一样,而比奥数更能一锤定音。所以说,得语文者得高考。

3

2018年9月1日起,小学一年级、七年级开始用新教材,2019年由一年级到高三全部用新教材。

小学一年级新教材的语文有三大改革:

1

前识字后拼音

据了解,目前这套教材尚未正式下发,目前流传出来的内容,都属于教材的“样书”。目前样书中的目录顺序为:我上学了、识字一、汉语拼音、课文、识字二、课文。

高考语文148分的学霸告诉你高考为什么先从识字开始

从中可以看出,“识字一”被放在了“汉语拼音”之前。这一“先识字再学拼音”的变化,也引起了不少关注,因为在过去“汉语拼音”是放在“识字一”之前的。

2

新增“快乐阅读吧”和“和大人一起读”

教材第一单元的入学教育中,提出了阅读教育,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

而“和大人一起读”的栏目中,“大人”两字包含很多意思,可以是老师、爸妈、祖父母,也可以邻居家的小姐姐。每个人讲述一个故事,表达是不一样的,有人比较精炼,有人比较口语化,儿童听到的故事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语文素养。

两个栏目主要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课外阅读。

3

部分课文被替换,新增儿童诗

目前,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课文中,有《四季》《影子》《小小的船》《比尾巴》等部分课文保留,大约有一半的课文被替换。

根据目前流传出来的版本,新课文有《秋天到了》《江南》《明天要远足》《小蜗牛》《升国旗》等。

高考语文148分的学霸告诉你高考为什么先从识字开始

例如台湾作家方素珍的《明天要远足》选入,这些名家名篇都很经典,而且文字少但意境不少,适合一年级孩子理解。“之所以会放这么多儿童诗,一是因为短小精悍,读起来没有太大障碍,减少阅读难度;二是孩子容易上口,会增加阅读兴趣。

“今后高考主要考语文,因为英语要考两次,数学降低难度,今后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语文主要在作文。”

4

文章因段落而生,

段落因句子而生,

句子因词而生,

词因字而生

今天,好好来说说

【识字】

这个让人头疼的教育问题

首先

我们都知道

阅读,应当是人最早的本能动作之一。

阅读始于识字之初,甚至是识字之前,

每个人在孩提时期都有指着

街上的广告、商铺招牌一字字认读的经历,

这就是阅读的雏形。

而随着人渐渐长大,他认字的水平越来越高,

已经开始不满足于正确地读出一个字时的成就感,

而开始对阅读的内容产生好奇时,他就要开始读书。



高考语文148分的学霸告诉你高考为什么先从识字开始

小区的妈妈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的问题,除了英文启蒙外,大概出现次数最多的话题就是幼儿识字了。说起识字这个话题,妈妈们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孩子多大才能识字?

要认识多少字才算及格?

识字有哪些比较好的方法?

我家孩子就是不会自己看书可怎么办?

关于识字,识字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阅读。识字是工具,阅读才是根本。解决认字问题,是让孩子体会独立阅读的快乐,从图画书过渡到长篇小说,最终养成爱阅读,会阅读的学习习惯。

这个地位可以从新教材的三点改革中得知,最终阅读的目的还是为了作文,作文其实就是对世界认知的一种语言文字表达,

那孩子到底要认识多少字才算合格?

家长之间经常动辄就比较自家孩子的识字量,识字量的多少成了衡量孩子识字效果的最大标准。

高考语文148分的学霸告诉你高考为什么先从识字开始

根据现行的部编本教材的课程标准:

第一学段(1~2年级)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第二学段(3~4年级)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比原减少200个)左右会写。

第三学段(5~6年级)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高考语文148分的学霸告诉你高考为什么先从识字开始

(小学各年级识字量对照表)

如果孩子正处在学龄前,或正经历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想要平稳实现从家庭生活到学校生活,孩子至少要会认950个字会写350个常见的汉字,这是小学一年级的最低标准。

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充足的识字量,是学好一切学科的基础。

小学中低年级,识字量多就是明显优势:学业负担轻,自信心强,课堂发言积极,阅读、理解能力强,数学也会领先很多。

识字量多,就能提前进入自主阅读阶段:可以大量阅读大部头的书,知识、见识、思想、甚至看问题的角度,都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特别是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认字敏感期,是学习汉字的最佳时期。如果你的孩子也有识字少、跟不上、效率低等问题,,那就一定不能错过《托米识字》这本书。

这是一本集识字、语言表达、中国韵诗文化启蒙、想象力发展、思维训练和美学启蒙

等多种能力训练于一体的识字启蒙教育童书,特别适合对3-7岁幼儿园高年级和小学阶段的孩子。

每天30分钟,认识10个字和若干词组,365天,就能认识上千个字词。

最符合孩子认知规律的识字路线

最科学、最有有效果的汉字学习方法

汉字故事+韵诗规律+通识场景

高效率的完成识字读写

0基础,也能培养出有自主学习力的孩子

高考语文148分的学霸告诉你高考为什么先从识字开始


最符合孩子认知规律的识字路线

最科学、最有有效果的汉字学习方法

毛驴托米+韵诗识字规律+通识场景

高效率的完成识字读写

让孩子快乐、系统、深入、高效的识字

点击扩展链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