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倆堅持手工制鼓20年,“鼓上跳舞”看似好玩其實很累人


一面中國鼓,20多道工序,幾乎全賴手工完成,每一道工序都是極重的體力活。在姚家倆兄弟看來,做鼓,不僅是謀生養家的手段,更有傳統工藝在民間藝人手中的傳承。如今,他們的鼓,靠著口口相傳,從西安遠銷海內外。當鼓聲響起,只有他們明白鏗鏘鼓聲背後的艱辛和匠心。

天氣放晴,兄長姚有民選擇在昨天上午給一面1.2米的大鼓“拉皮”。“拉皮”是行話,也是手工制鼓與機械化製作的重要區別。買來的黃牛皮在經過日曬、水泡後,早已堅硬如石,倆兄弟需要在牛皮的各邊角穿孔,繫上棕繩,通過千斤頂和嵌入的木楔,一點點調適,讓整張皮料均勻拉開,平滑繃在鼓上。為了將鼓皮收緊,需要兩個人爬上近兩米高的鼓面來回踩踏,看似跳舞一般,其實尚未繃緊的鼓面鬆軟不一,也是很費體力的活。

“鬆緊掌握,就是絲毫之分,非常微妙,”弟弟姚玉民說,響亮通透、鼓聲不悶、共鳴度高是檢驗拉皮好壞的重要標準,“牛皮繃到什麼程度能讓鼓更耐打,聲音更好聽,經驗豐富的制鼓師傅一聽就知道分寸。”


中國人對鼓並不陌生,作為最常見的打擊樂器,制鼓看似簡單,但要製成精品,相當困難。說起手工做鼓的流程,姚玉民一口氣講了包括刨木片、箍鼓身、拉鼓面在內的20多道工序,“現在不少鼓都是機械化生產,用數控機床提高產量,但我們的鼓一直都堅持手工製作,屬於高端產品,只要你使用得當,20多年都用不壞。”

手工製作意味著成本增加,且無法規模化量產。以木材為例,水曲柳木和楸木屬於上好木材,槐木次之,榆木最差,“木材需要晾曬半年,再用刻刀切割成弧形板,用牛皮熬製的膠,粘牢定型”。皮料以黃牛皮最佳,浸泡後剔除贅肉,“用力過猛可能刺穿牛皮,用力不足則贅肉刮不淨,影響音質。”

姚玉民50歲,西安藍田縣藍橋鎮人扇車溝村,20多年前,他在西安一家工廠學習制鼓,從此愛上這門手藝,後來哥哥姚有民也一起加入,倆兄弟出來單幹,在西安北郊城中村租來一套民房,開始獨立生產。


手工不易,這個年代要是能做好傳統手工已經是鳳毛麟角。20多年的探索實踐,姚家兄弟對制鼓工藝進行過多項改良,比如在鼓口位置鑲一圈竹邊,在鼓身內放置銅鈴鐺,不僅經久耐用,而且從鼓沿至鼓心的敲擊聲都有不同音律。

數千年的歷史進程中,鼓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載體之一。作為西安市區內保存至今的僅有一家制鼓作坊,姚家兄弟對他們的手藝非常自信,也對傳統工藝的傳承表現出隱隱擔憂。姚玉民說,即便在全國範圍,手工制鼓的作坊都在不斷減少。“體力活,耗時間掙錢少,哪個年輕人感興趣?連我的孩子們都不願學” 姚有民說。

56歲的姚有民說,為了保證質量,他至今都會親自到木料行裡去淘木頭,到屠宰場挑選上好的牛皮。做鼓不比其他手藝,需要靜下心學好幾年才能學有所成,這些年中,也有一些人來慕名學習制鼓,但幹不了幾天就放棄了,“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愛上這門技藝,像‘擊鼓傳花’一樣將此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