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育种人马玉玺潜心选育十几年培育出极晚熟桃新品种红叶雪桃

浚县小河镇育种人马玉玺潜心选育十几年

培育出极晚熟桃新品种红叶雪桃

鹤壁育种人马玉玺潜心选育十几年培育出极晚熟桃新品种红叶雪桃

马玉玺选育的红叶雪桃。晨报记者 岳珂 摄

【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记者 岳珂】11月21日,临近小雪时节,日最低气温-4℃左右,而浚县小河镇马玉玺冬桃培育中心的桃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桃子。这些桃树是育种人马玉玺经过十几年潜心选育出的新品种——红叶雪桃(暂定名)。目前,马玉玺选育的第三代红叶雪桃已经挂果,果树性状趋于稳定。作为一个新品种,红叶雪桃即将进入科技查新和区域试验阶段。

桃原产于我国,在我国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一些品种由于成熟期在初冬,因此被称为冬桃。资料显示,普通冬桃虽易着鲜红色,但果实较小,一般为100至250克。1947年,我国发现一株野外自然生长的雪桃,雪桃果重较大,单果重350至400克,但不易着色,多为青黄色。

上世纪90年代,马玉玺将雪桃与冬桃杂交后选育出新品种——红雪桃,兼具雪桃果重较大和冬桃着色鲜艳两大特点,其先后荣获中国第八届农业发明展览会金牌奖等多个奖项。2001年,通过河南省林木良种审定,红雪桃被命名为豫桃一号,是我省育成的第一个晚熟桃新品种。

2011年,为了再次提高红雪桃的前期观赏价值,马玉玺将红雪桃与观叶价值极高的观赏桃品种杂交,选育出了红叶冬桃。相比普通的青叶冬桃,红叶冬桃的叶子初生时为紫红色,随生长渐变为绿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此外,红叶冬桃成熟期较晚,挂果可至大雪节气前后,是一种优良的极晚熟桃品种。目前,红叶冬桃已进入区域试验阶段。

红叶雪桃是继红叶冬桃之后,马玉玺选育的又一个极晚熟桃品种。为了提高红叶冬桃的单果重,2016年,马玉玺再次选育出一株果重较大可挂果到立冬的优良单株,开始第二代和第三代对比试验,并暂定名为红叶雪桃。今年立冬过后,第三代红叶雪桃在-4℃的条件下依然挂果较多,基本达到预期选育目的。

“红叶雪桃适应性强,除盐碱地、水涝地外均可种植,也可盆栽观赏,定植2年后便可开花结果。”马玉玺说,相比红叶冬桃,红叶雪桃的单果重为250至450克,果色鲜艳、果形优美、入口脆甜,可以说集观花、观叶、观果和食用功能于一身。

“红叶冬桃属于变叶红叶晚熟桃。据我了解,这种既能观叶又有经济价值的冬桃,在国内尚属首次选育出来。红叶冬桃待区域试验结束后,即可申报有关部门做林木审定。”马玉玺告诉记者,“红叶雪桃即将进入科技查新阶段,查新结束后将开始区域试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