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奇帆:預計全年經濟增速在6%以上

黃奇帆:預計全年經濟增速在6%以上

主題論壇“市場決定未來”(主辦方供圖)

北京商報訊(記者楊月涵)11月22日,由《英才》雜誌發起舉辦的第十九屆中國年度管理大會成功舉辦,200餘位來自央企國企、跨國公司和民營企業的“一把手”參加此次峰會,與會嘉賓圍繞大會主題“市場決定未來”進行了分享和討論。在主題論壇“市場決定未來”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在談及中國經濟時提到,預計今年全年經濟增速能夠在6%以上,預計明年為6%左右。

在黃奇帆看來,做出這個判斷的依據在於國家強勁的宏觀調控能力,在需求側對各種問題進行針對性調控,同時在供給側進行結構性改革,產生推動力。“所以在國家有效的供給側和需求側的調控、改革的推動下,預計今年能夠在6%以上。明年預計6%左右,這是一個總的判斷,符合中央今年年初提出的“6個穩”發展的方針”,黃奇帆稱,只要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就不會喪失動力,就會不斷進步。

在國際貿易形勢及中國進口方面,黃奇帆提到,過去40年,中國發展的真正動力是改革開放,今後的10年乃至20年仍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如今中國開放形勢與1990年小平南巡時有過之而無不及,但開放特徵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目前中國既鼓勵出口又降低關稅鼓勵進口,最近五六年平均每年出口增長6%左右,每年進口增長在10%以上,因此中國進出口貿易是雙向的。而進口大國一來證明外匯儲備多,硬通貨多,二來意味著有定價權。此外,進口大國到了一定階段,人民幣就可以直接充當進口的貨幣,不用外匯,這代表了中國的支付能力,進口大國將是中國走向世界經濟強國的一個標誌。

此外,黃奇帆也提到了中國經濟的短板——服務貿易。“我們自己家裡的服務貿易都讓別人做了,比如我們有4萬多億美元進出口貨,這4萬多億美元進出口所對應的服務貿易,4萬多億美元要結算、要保險、要國際物流倉儲運輸,大部分都是外國人在幹。”黃奇帆認為,對企業家來說,如果有機會涉及這一領域,在自貿區的政策推動下,曾經做不起來的這一部分,現在就做得起來了。

出席“市場決定未來”主題論壇的還有中石化原董事長傅成玉、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高德紅外董事長黃立、物美集團董事長張文中,他們紛紛就中國經濟發展的現狀、前景並結合自身企業的發展路徑進行分享。

傅成玉在演講中也提到,2019年,國際風雲波詭雲譎,中美博弈風雷激盪,歐洲經濟在掙扎中爬行,日本在30年中有所趨穩,但作為第三大世界經濟體,對世界經濟推動的重要性越來越小。外界一直認為美國經濟發展比較好,但至少部分由於中美經貿摩擦,美國實現3%的經濟增長瞬間化為烏有,更多的經濟學家們、市場正在準備下一場經濟危機的到來。而中國進入經濟新常態以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特別是“6個穩定”,在我們經濟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