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开豪车参加家长会,回家后被踢出群,老师:影响不好

文 | 小允儿妈妈(此文为原创 ,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引言

给孩子开家长会是家长们的日常“工作”,本来平白无奇的一次家长会,却因为家长的这个行为,引起了热议。

网友说道,自己在昨天参加孩子班级组织的班级动员会时发现,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到了,只差一位同学的妈妈还没到。等这位妈妈从容不迫,风风火火到达班上的时候,班级动员已经开始了一阵子了,等这位家长落座后,班主任温馨的提醒着,下次要注意到场的时间,以免错过了孩子的表现。

班主任好意提醒,没有任何他意,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听完班主任一席话后,大家都没想到,孩子的妈妈变得非常不耐烦,显得很“嫌弃”的样子。并表示,自己是开保时捷来的,路上堵车,才导致晚到的。各位家长有些面面相觑,晚到还如此振振有词,开保时捷就可以迟到了吗?

宝妈开豪车参加家长会,回家后被踢出群,老师:影响不好

对此,班主任也没有过多苛责,继续开会,安排着此次活动的主要事项。然而,此时又一个问题出现了,学生的妈妈不停的接电话,电话声音很大也很刺耳,右边的家长一再咳嗽都没能阻止她的行为。班主任也是多次提醒,可是这位妈妈就像没有听到一样,反而问打断老师讲话,问什么时候才结束,自己等着回公司开会。

众人唏嘘,有的人喃喃自语,“这家长好大的派头”、“没空就别来,给孩子多不好的影响”。学生妈妈没等开完就离席了,这等父母估计很多人第一次见,不过她这一走倒是让原有的秩序回归正常了。

班主任老师轻声嘀咕一句:家大业大的,干脆让孩子直接去继承家业,这影响不好。等开完会回到家,发现这位家长已经被移出群,有的家长说道:大快人心,学校不是你变相炫富的地方。

宝妈开豪车参加家长会,回家后被踢出群,老师:影响不好

攀比心对孩子的影响

1、 容易让孩子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李湘和自己的女儿一起晒过万包包、衣服的事情,经常被别人提起,大多是以反面教材的形式出现在很多人的口中。的确家长的行为对于孩子的思想意识来说,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力,这样的“言传身教”并不能帮助孩子成长。

2、 虚荣心爆棚

穿名牌,用贵重的首饰、护肤品、化妆品,在最该用心学习的年纪把一切心思都用在了如何在他人面前更“体面”上面,这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显然,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所成就,而不是攀比之外,被物欲吞噬的一个人。

长期的攀比,会让孩子陷入虚荣,许多弊端随之而来,到时候家长们想帮孩子改变,都没有机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宝妈开豪车参加家长会,回家后被踢出群,老师:影响不好

3、 影响人际关系

人们都不喜欢虚伪、做作、非常虚假的人,兴许性格会让一个虚假,但是不至于堕落。可是金钱既容易让人虚假,也容易让人堕落。被金钱充斥着双眼的人,看不见感情和付出,只有物质上的等价物品。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没有感觉的爱钱机器吗?

当孩子出现“攀比心”,家长该怎么做?

1、 给孩子一些陪伴的时间

很多孩子的攀比心,都是因为没有“得到”,比如自己的父母经常出差,为了填补自己内心的空白,他们不得不通过比较的方式来满足内心的空白之处。

现在孩子的父母基本都是双职工,很多家长都在事业单位、公共机关单位上班,那么对孩子的管教和工作任务很多时候会出现矛盾,这个时候就要父母们把时间做最好的规划,忙是不能成为对孩子不管理孩子的借口的。

宝妈开豪车参加家长会,回家后被踢出群,老师:影响不好

2、 纠正孩子的想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攀比的情况。是周边环境的影响吗?是被人欺负了吗?是有同学看不起自己?还是周边形成了鄙视链呢?这些都有可能。所以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一项重要工作。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想法,并予以引导。

3、 适当满足孩子

实际上,延迟满足是会导致孩子变得爱攀比、物欲横生的。因为家长们使用方法错误,孩子的扭曲心理产生。想想,许多大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时候,是不是最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因为,长期被考试、学习压制的欲望得到释放,二是因为家长不满足自己,在得到自由后,他们疯狂的想要成全自己。

所以在孩子出现攀比心理后,我们不光要分析,也要帮着孩子解决问题。

宝妈开豪车参加家长会,回家后被踢出群,老师:影响不好

家长以身则的重要性

1、 直接有效的示范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而,在孩子面前,父母的影响力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不仅是因为关系的亲近,也是因为每天耳濡目染,孩子很容易受到影响。

2、 给孩子树立榜样作用

在调查报告中,超过3成以上的孩子,在未来就业的时候都会选择和父母一样的职业。当采访到他们,为什么选择要走爸爸妈妈以前走过的路时,他们大多数人会用“继承”来回答。

因而,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会以自己的家长为榜样,不论是行事作风还是行为习惯,他们都会以父母为标识,去记录、适应,并且以以此为目标。

3、 给予孩子积极的暗示

父母在遇到老人的时候会拉他一把,在孩子眼里他也会记住,原来遇到老人是需要扶一把的;在我们和孩子一起出门的时候,随手关门,那么孩子也会知道要这样做,向父母学习。生活中,我们不需要用正经的课堂方式来教孩子如何做人,类似的行为引导便足以帮助孩子成长。

在这里提醒大家,作为家长,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宝妈开豪车参加家长会,回家后被踢出群,老师:影响不好

我是小允儿妈妈,是一名2岁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

有关更多的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更多的人,别忘了点赞 + 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