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价、补贴后遗症发作?拼多多单季亏损近28亿元

​11月20日,拼多多(NASDAQ:PDD)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拼多多的亏损达到27.9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2.695亿元同比增长了119.9%。

砍价、补贴后遗症发作?拼多多单季亏损近28亿元

联想拼多多近几个月进行得轰轰烈烈的“帮砍一刀”“百亿补贴”等烧钱活动,这一季的亏损仿佛找到了源头。与此相对的,拼多多的年度活跃买家数首次突破了5亿人。

一边手握增长,一边扼腕亏损,不知道拼多多认为这买卖值不值?

拼多多陷社交困境

前阵子在微信上让人叫苦不迭的拼多多“帮砍一刀”相信让不少人心有余悸。

有传言说,这是微信打击外链前拼多多“最后的狂欢”:今年10月18日,微信对发布的外链管理新规,升级《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明确了新增的违规类型,被称为“史上最严”。

拼多多就是靠着微信生长起来的社交电商,微信收紧外链,无可厚非,但此举肯定会对拼多多产生影响。

砍价、补贴后遗症发作?拼多多单季亏损近28亿元

拼多多要做的就是逐步脱离微信生态,吸收更多活跃用户。于是我们看到了“帮砍一刀”在整个双十一如病毒式的传播开来,全网最低价的iPhone 11手机以及各式大牌低价。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就是拼多多渴望用户增长的重要一环,大牌低价,还透着一股渴望渗透一二线城市的野心。

这一季财报亏损这么多,想必原因已经知道了一二。

补贴后遗症

疯狂补贴这么久,症结终于显现,首要就是用户心态的变化。

靠着拼多多补贴而来的用户,其粘性与复购率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补贴优惠的延续,一旦补贴减弱,甚至到后期停止,很难想象他们是否还会留在拼多多。

或许拼多多想走类似美团、瑞幸的老路,靠烧钱烧出用户习惯。但拼多多必须认识到,后者涉足的领域此前市场都是闲散、空白的,烧钱的过程中有效的扩大自身规模,有了一定市场认知,还成了领域内头部、这在已有淘宝、京东等巨头的电商领域能否奏效尚不能得出结论。

砍价、补贴后遗症发作?拼多多单季亏损近28亿元

再者,拼多多此前的假货负面让许多正规品牌将其拒之门外,拼多多靠烧钱做“全网最低价”很有可能带来的又一后果是低价引发的“假货”猜想——尽管拼多多已经力邀许多品牌入驻,但此前垮掉的品牌信任度目前还没有再培植起来。

同时,“低价”也不再是拼多多的独家金字招牌了。淘宝、京东等均已经上线“低价秒杀”频道,目前大势的直播卖货也聚集了相当多受众,这些低价背后有巨头、网红头部背书,对拼多多也有相当的竞争力。

砍价、补贴后遗症发作?拼多多单季亏损近28亿元

此外,虽然拼多多在活跃用户数上超过了京东仅次于淘宝,但是GMV相比于京东还有很大差距。造成拼多多在用户规模上领先但在销售总额上落后的主要原因就是——低客单价,而低客单价又是因为拼多多主攻下沉市场。

微信封锁,电商夹击,拼多多再不做点什么的确危险了,于是走出了疯狂烧钱狂揽活跃用户这一步。

目前来看,数据是喜人的,拼多多CEO黄峥也宣布,下一季度“百亿补贴”会再次提振业绩。

拼多多看样子已经做好了长期战斗的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