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百鎮賦|興寧賦

百城百鎮賦|興寧賦

粵東寶地,客家名城。城建興寧盆地,地接贛閩邊緣。蓮花、羅浮山脈綿亙周匝,東江、韓江浮蕩“扁舟”。東晉置縣,傳承至今。山清水秀,物阜民豐。因寧江而得名,無內患而興旺。奮發圖強團結共興,崇文敬德開拓務實。

百城百鎮賦|興寧賦

古為百越諸族居地,史前文化斑斑可考。鏟叉戈矛刀,新石器早期產物也;陶罐與陶片,農牧業興旺之見證也。

百城百鎮賦|興寧賦

憶吾先祖,輾轉風塵。初從黃河流域漸次南遷,再躲五代戰亂而流轉。宋立客籍,民系始成。刀耕火種,舟居水宿。融鑄中原文化之精髓,創新嶺南文明之根脈。民居民俗始奠,方言文化初成。瑤族疍民樂居山水之間,羅姓客家中興神州一脈。客家民風煌煌乎中華!

百城百鎮賦|興寧賦

興寧客家,獨樹一幟。淵源有自,犖舉大端。

建築獨特,世界奇觀。北方四角樓,糯米為漿,傍山而建,固若金湯。南方圍龍屋,層層疊疊,蔚為壯觀,六圍花螺墩堪稱典範,後植茂林修竹,前置禾坪水塘。防火與御盜兼備,生活與娛樂同享。與北京四合院,陝北窯洞,廣西“杆欄式”,雲南“一顆印”,並稱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也。

百城百鎮賦|興寧賦

春節團圓,喜事連連。遊子思鄉歸遠道,家人團聚樂朝夕。珍珠紅酒飲醉一年豐收;糯米美食香溢四季喜氣。講好話,接財神,訪親友,祈福共迎吉祥年;請花燈,升花燈,吊暖燈,燈火輝煌不夜天。

百城百鎮賦|興寧賦

興寧世代出雄傑,客家精神傳天下。“爭強好勝,硬氣做贏人”。謀生有術,白手起家。女子守家耕田,男人外出賺錢。懷抱四方之志,心存世界之心。開創海外之基業,促進文化之交流;功成,思造福吾桑梓,業興,念顯親以揚名。

百城百鎮賦|興寧賦

崇尚科技之創新,垂名青史而流芳。羅家通書之曆法,咸豐刊刻民間;陳晃樓獨運匠心,革新織布業。李任重發明中國新式顯微鏡,李善邦建首個地震觀測臺;魚苗孵化曾領先世界,白煤鍊鐵展科技成果。

百城百鎮賦|興寧賦

寶地興寧,人傑輩出。犯難反抗侵略壓迫,弘揚愛國愛鄉精神。羅孟郊反對向金求和,精神可佩;文天祥力主勤王抗元,忠孝廉節;潘亞興火燒教堂,義舉可嘉;李潔之解放興寧,智勇可鑑。客家文化大師羅香林,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民主革命先驅何天炯,愛國民主人士羅翼群,名垂宇宙,光表日月!

百城百鎮賦|興寧賦

食在興寧,香飄華夏。砸棕糕、炸油角、雞頸飯,香甜爽滑,堪稱客家一絕;金團裡、雞炒酒、釀豆腐,聊備中華美食一格。

百城百鎮賦|興寧賦

遊在客家,其樂未央。仁者樂於山,登臨陽天嶂、神光山,不畏浮雲遮望眼;智者樂於水,泛遊湯湖溫泉、合水水庫,頓覺神清而氣爽;領略興寧學宮、大成寶殿,感悟文明之魅力。

百城百鎮賦|興寧賦

時雨來惠,團結以圖強;地匯三省,務實而創新。科學發展兮,以工帶農,以農輔工,新興工業城市名播四方;和諧進步兮,物流商貿,環保雙擁,綜合發展後來而居上!

拙賦既成,歌詠隨至,歌曰:

千年興寧千年風,散入華夏大化中;

風水寶地得天佑,客家名城屬粵東;

民居美食成一色,福惠桑梓夢亦濃;

團結圖強心自遠,崇文務實志未窮!

百城百鎮賦|興寧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