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梅州歷史沿革一覽下篇:興寧、平遠、蕉嶺、大埔、豐順、五華

梅州,廣東省轄地級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東部與福建省龍巖和漳州接壤,南部與潮州、揭陽、汕尾毗鄰,西部與河源接壤,北部與江西省贛州相連。轄梅江區、梅縣區、平遠縣、蕉嶺縣、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代管興寧市。

上篇我們介紹了 梅州市以及2個區的沿革。梅江區、梅縣區

下篇我們介紹管轄內1市5縣的沿革。平遠縣、蕉嶺縣、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代管興寧市。

廣東梅州歷史沿革一覽下篇:興寧、平遠、蕉嶺、大埔、豐順、五華

興寧,廣東省轄縣級市,由梅州市代管,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扼東江、韓江上游,地處粵東最大盆地興寧盆地,東連梅州市梅縣區,南鄰豐順縣,西接五華縣、龍川縣,北界平遠縣、江西省尋烏縣。

歷史沿革

興寧建縣於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由古龍川分治而立,縣境廣跨古興寧江(今五華河)、右別溪(今五華琴江)、左別溪(今寧江)流域,包括今興寧、五華兩縣全境和龍川縣東部、紫金縣東北部地區,縣名由興寧江而得,縣治所在地設在今五華縣華城鎮雷公墩。

南朝齊永明元年(公元483年),分設興寧、齊昌兩縣。齊昌縣以今興寧地為其轄境,縣治設在古寧昌鄉舊址,即今城北1公里處的洪塘坪(又稱楓林坪)。

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齊昌併入興寧,縣治遷至佗城(古龍川城)。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析興寧復置齊昌縣。

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撤齊昌縣,置寧昌驛,隸屬興寧縣。

天授二年(公元691年),興寧縣治由佗城遷至今龍川縣境天羊山麓吖下圩。

五代南漢乾亨元年(917年),又析興寧縣,並在原齊昌縣境設齊昌府,府治設在洪塘坪。興寧為其屬縣。

宋天寶四年(971年),降齊昌府為縣。

天禧三年(1019年),撤銷齊昌縣,併入興寧縣,縣治由吖下圩遷回雷公墩。

熙寧四年(1071年),從興寧劃出西南部地區設長樂縣(今五華縣),興寧縣治由雷公墩遷至洪塘坪。此後,興寧縣境相對穩定。

明洪武二年(1369年),興寧縣治由洪塘坪遷至今興城地。

1958年11月,平遠縣併入興寧。1961年1月,興、平分縣。

1994年6月8日,興寧撤縣設市,為縣級市,由梅州市代管。

廣東梅州歷史沿革一覽下篇:興寧、平遠、蕉嶺、大埔、豐順、五華

平遠縣是廣東省梅州市下轄的中央蘇區縣 ,位於廣東省東北部,粵贛閩三省交界處,東邊與廣東蕉嶺縣相鄰,南邊與廣東梅縣區相鄰,西北與江西尋烏縣相鄰,西邊與廣東興寧市相鄰,北邊與福建武平縣相鄰。

歷史沿革

平遠縣治始設於明朝嘉靖四十一年 (1562)。當時以廣東程鄉縣的豪居都

(今仁居鎮)為中心,並析福建的武平、上杭,江西的安遠,廣東惠州府的興寧四縣邊地,以原設在豪居都林子管通判府館址為基礎,擴大築城,罷館置縣。因其界於武平、安遠之間,故名"平遠"。初隸江西贛州府。

明嘉靖四十三年 (1564),調整縣域,歸還閩贛兩省武平、上杭,安遠三縣原析之地,增析程鄉的義化、長田、石窟三都及興寧原析之大信一里,仍組成平遠縣,改隸廣東潮州府,縣治仍設在豪居都。

明崇幀七年(1634),析平遠的石窟一圖、二圖,及程鄉部分地域,增置鎮平縣(即今蕉嶺)。

清雍正十一年 (1733),程鄉縣升格為嘉應州(今梅州),平遠改隸嘉應州,與程鄉、興寧、長樂,鎮平4縣並稱嘉應五屬。

民國成立後,廢除原有建制,省縣之間另設道。

民國3年 (1914),設潮循道,平遠為下屬之一縣。

民國9年(1920),裁道,平遠直屬於省。

民國25年8月,兩廣還政中央,廣東取消綏靖區,改設9個行政督察區,平遠屬第六區。

民國38年(1949),調整改屬第九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22日,平遠宣告和平解放。是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省縣之間仍沿襲民國時期的專員公署制,作為省派出機構以領導縣,平遠隸屬興梅專員公署。

1952年,興梅專署撤銷,改隸粵東行政公署。

1956年,粵東行政公署撤銷,分設惠陽、汕頭兩專區,平遠隸屬汕頭專區。

1965年,興梅與潮汕分設專區,平遠隸屬梅縣地區行政專員公署。

1988年,梅縣行署改為市一級政權機構,稱梅州市,平遠隸屬梅州市。

1951年5月,大信鄉劃歸興寧縣轄。

1956年1月,梅縣石扇鄉黃竹坪村劃入平遠熱柘鄉。至此,縣屬地域均為原程鄉縣地。縣治所在地,從1562年建縣至1952年的390年,一直在仁居鎮(明朝稱豪居)。

1952乍6月,平遠與蕉嶺合署辦公,領導土地改革。8月,廣東省人民政府行文:"平遠併入蕉嶺縣","保留平遠縣名"。縣治沒在蕉城鎮。

1954年3月,平遠與蕉嶺分縣而治,平遠縣治遷往大柘鎮。

1958年11月,為適應當時"人民公社"、"大躍迸"的需要,平遠併入興寧縣,縣治設在興城鎮。

1961年1月,興平分縣。此後,平遠縣治一直設在大柘鎮。

廣東梅州歷史沿革一覽下篇:興寧、平遠、蕉嶺、大埔、豐順、五華

廣東梅州歷史沿革一覽下篇:興寧、平遠、蕉嶺、大埔、豐順、五華

蕉嶺縣,舊稱鎮平縣,梅州市下轄縣,中央蘇區縣,位於廣東省東北部,韓江上游,閩粵贛交界處,西與平遠縣相連,東南與梅州市梅縣區接壤,北與福建省武平縣、上杭縣毗鄰。

歷史沿革

蕉嶺縣舊稱鎮平縣。

春秋戰國時屬“百越之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發兵平南越,設南海郡,蕉嶺地屬南海郡龍川縣。

漢高後呂雉五年(前183年),分龍川縣為龍川、揭陽兩縣,蕉嶺地屬揭陽縣。

三國吳(222-280年),蕉嶺地屬東官郡,仍屬揭陽縣。

晉太康元年(280年),改東官郡為義安郡,仍屬揭陽縣。

東晉咸和六年(331年),蕉嶺地屬義安郡之海陽縣。

南朝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分海陽縣為海陽、程鄉兩縣,蕉嶺地屬程鄉縣。

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557年),設潮州,以程鄉、海陽、潮陽屬之。

五代南漢乾和三年(945年),置敬州,領程鄉縣。

宋太祖開寶四年(970年),改敬州為梅州,蕉嶺地屬梅州。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升梅州為梅州路。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廢梅州路,複稱程鄉縣,隸屬潮州府。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0年),析程鄉之義化、長田、石窟、石正等都,興寧割大信-裡, 附義田都,合設平遠縣,隸潮州。蕉嶺之置城地址古懷仁及其最富庶之石窟河平原,均屬平遠縣地。

明崇禎六年(1633年),蕉嶺縣鄉賢賴其肖上書明朝當局,請置鎮平縣。兩廣總督熊文燦採納呈文,作《建城疏》,奏準析平遠之石窟都和程鄉之松源、龜漿二都,設置鎮平縣, 隸屬潮州。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程鄉為嘉應州,領平遠、鎮平、興寧、長樂四縣,一州領四縣之嘉應五屬始告產生。

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大吏奏申嘉應州為嘉應府。

十七年(1812年),仍改為州,是為嘉應州鎮平縣。

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廢嘉應州,鎮平縣隸屬廣東省直轄。

民國三年(1914年)因河南省已先有“鎮平縣”,廣東之鎮平縣易名為蕉嶺縣。

1949年5月14日,蕉嶺縣解放。6月,蕉嶺縣人民民主政府成立,隸屬興梅專區。

1952年,撤銷興梅專區,蕉嶺縣隸屬粵東行政公署。

1952年8月,蕉嶺與平遠合縣,稱蕉平縣。

1954年3月,蕉平分縣,仍稱蕉嶺縣。

1956年2月,成立汕頭專署,撤銷粵東行署。蕉嶺縣改隸屬汕頭專區。

1958年12月,蕉嶺與梅縣合併,稱梅縣。

1961年3月,蕉梅分縣,恢復蕉嶺縣建置。

1965年7月1日,梅縣專區從汕頭專區分出,成立梅縣地區,蕉嶺縣隸屬於梅縣地區。

1988年春,撤銷梅縣地區,成立梅州市,蕉嶺縣隸屬梅州市管轄。

廣東梅州歷史沿革一覽下篇:興寧、平遠、蕉嶺、大埔、豐順、五華

大埔縣,隸屬廣東省梅州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韓江中上游。因明置大埔縣時,設治於大埔村。鄉人為紀念大布先生的仁舉美德,聯合呈請上級,命名為“大布縣”。後因朝中有爭議,為討好兩方,改名為諧音的大埔縣。

建置沿革

大埔歷史悠久,已先後發現多處屬於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遺址

和商墓群,證明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有人群聚居。遠自夏商周三代,大埔為揚州南裔地,秦漢時屬揭陽。

東晉義熙九年(413年)立義招縣,隸屬義安郡。

隋朝大業三年(607年)改義招縣為萬川縣,隸屬潮州,義招、萬川縣治均設在湖寮(古城)。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廢萬川縣,縣境併入潮州海陽縣(今潮安)。

此後,歷宋元及明前期,均為潮州海陽縣光德鄉。

明朝成化十四年(1478年)立饒平縣,大埔為潮州府饒平縣地。

明朝嘉靖五年(1526年)析饒平縣之清遠、灤州二都重置縣,改名大埔縣,縣治在茶陽鎮,屬潮州府。

清朝乾隆三年(1738年)分出白芒畲、箭竹洋、下畲子、塘子腹、風吹(石示)、青麻園等6處新設豐順縣。

民國三年(1914年)隸潮循道,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廣東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先後屬興梅專區、粵東行政區、汕頭專區。

1958年撤豐順縣,劃潭江、黃金、留隍、大龍華等4個公社歸大埔縣。

1960年復設豐順縣,上述四個公社歸還豐順。

1961年春,縣治由茶陽遷至湖寮鎮五虎山麓。

1965年隸屬梅縣專區,1983年屬梅縣地區。

1988年歸屬梅州市。

廣東梅州歷史沿革一覽下篇:興寧、平遠、蕉嶺、大埔、豐順、五華

廣東梅州歷史沿革一覽下篇:興寧、平遠、蕉嶺、大埔、豐順、五華

豐順縣,梅州市轄下中央蘇區縣,位於廣東省東部、梅州市南端,毗鄰潮汕地區。清乾隆三年(1738年)建置。

歷史沿革

設治前

豐順縣地域夏商之際屬海陽國(南甌國)境。

春秋時期,豐順縣境為百越地。

戰國時期屬閩越國地。

秦屬南海郡揭陽縣。

漢武帝元鼎六年,統一南越,豐順縣地仍屬南海郡揭陽縣。

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分南海郡立東官郡,揭陽隸屬東官郡。安帝義熙九年,分東官郡立義安郡,廢揭陽縣並設五縣:綏安、海寧、海陽、潮陽,豐順大部屬義安郡海陽縣。

隋文帝開皇十一年廢義安郡置潮州。此後幾經改易,豐順大部地域屬潮州府海陽縣。

宋宣和三年,割海陽縣部分地域重新設置揭陽縣,仍隸屬潮州。元世祖至元十七年改潮州府為潮州路,海陽、揭陽仍屬潮州。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改潮州路為潮州府,管轄海陽、揭陽等八縣。

設治後

乾隆二年(1737),兩廣總督鄂彌達巡邊到潮州,具奏於海陽縣豐政都通判府城開設縣治,歸潮州府管轄。

次年(1738)欽準,定名為豐順縣。海陽縣豐政都全部,揭陽縣藍田都九圖、十圖,嘉應州程鄉縣萬安都徑心、環清、建橋三堡和大埔縣清遠都白芒社等四州縣邊陲地為縣域,以原豐政都湯田通判府城(今豐良鎮)為縣治。置縣後隸屬兩廣總督廣東巡撫潮州府惠潮嘉兵備道。民國時豐順縣先後隸屬廣東省潮循道,第五、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10月,豐順全縣解放。縣城由豐良遷湯坑鎮,屬興梅專區專員署。

1953年屬粵東行政公署,

1956年屬汕頭專員公署。

1958年12月奉文撤銷豐順建置併入大埔、揭陽兩縣。

1961年1月恢復建置,屬汕頭地區。

1965年屬梅縣地區,

1987年後屬梅州市。

廣東梅州歷史沿革一覽下篇:興寧、平遠、蕉嶺、大埔、豐順、五華

五華縣,舊名長樂縣,民國初改現名。五華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南粵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是中國釀酒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

西漢初,趙佗(河北真定人)為龍川縣令,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十二年),趙佗一次為狩獵率行部到五華山下(即今華城北門外),恰巧高祖派遣漢使陸賈奉旨封趙佗為南越王,趙佗為了朝拜漢室及授封南越王,遂築臺於五華山下,名為長樂臺。以後以人口繁衍,設為長樂鎮。在北宋熙寧四年置縣時,因縣治所在取名為長樂縣。

五華縣隸屬廣東省梅州市,地處廣東省東北部,韓江上游,是粵東丘陵地帶的一部分,東南與梅州市豐順縣、揭陽市揭西縣、汕尾市陸河縣交界,西南與河源市紫金縣接壤,西北與河源市龍川相連,東北與梅州市興寧毗鄰。

歷史沿革

先秦時期屬南越。秦漢西晉時為南海郡龍川縣地。

東晉時為東官郡興寧縣地。

南朝齊時屬齊昌縣,梁初廢齊昌縣,屬興寧縣。

隋朝時屬循州(治歸善縣,駐今惠州城區)。

627年(唐太宗貞觀元年),撤去循州總管府,原循州總管府轄下的潮州、韶州、循州均歸廣州總管府,此後為唐嶺南五管。廣州總管府轄下的循州,轄境相當於廣東省新豐、連平、和平、龍川、河源、興寧、五華、陸豐、海豐、惠陽、惠東、博羅、紫金等地及揭西縣西部。

917年(南漢乾亨元年)析循州置禎州(治歸善縣,駐今惠州市區),循州移治雷鄉縣(今龍川佗城)。河源縣、博羅縣、歸善縣屬禎州;齊昌縣(今興寧市)升格為齊昌府;龍川縣、興寧縣(今五華縣)屬循州。

1071年(北宋神宗熙寧四年)設長樂縣。據史籍記載,西漢時,南越王趙佗曾築臺於五華山下,稱長樂臺,因而得名,縣治亦名長樂(今華城鎮),屬循州。縣治初設長樂鎮,1149年(宋高宗紹興十九年)遷至七都九龍崗。

1292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復縣治於長樂鎮。

1369年(明洪武二年),撤循州併入惠州,是惠州府七縣之一。明洪武二十一年始築城牆。

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長樂改屬嘉應直隸州。

1914年(民國三年),因與福建省和湖北省的長樂縣同名,遂改稱五華縣,以境內五華山取名,屬潮循道,道治在潮安縣。

1936(民國25年)屬廣東省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廣東省第六行政督察區,轄興寧、梅縣、龍川、大埔、蕉嶺、和平、平遠、連平、五華等9個縣;因行政駐所興寧縣為原循州舊地,故而通稱循州地區。

1949(民國38年)初改為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興梅專區。

1952年後屬粵東行政區。

1954年縣治遷至水寨鎮。

1956年後屬汕頭專區。

1965年6月屬梅縣地區。

1988年1月地改市,五華隸屬梅州市。

廣東梅州歷史沿革一覽下篇:興寧、平遠、蕉嶺、大埔、豐順、五華

廣東梅州歷史沿革一覽下篇:興寧、平遠、蕉嶺、大埔、豐順、五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