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元一套房,仍沒什麼買!當地人:每家兩三套房,是常有的事

2萬元一套房,仍沒什麼買!當地人:每家兩三套房,是常有的事

現在投資買房,還是一二線城市優質資產,你要是到十八線小縣城那就是去庫存,最終被套牢。一個城市圈的發展不僅需要城市基礎好,更需要有產業基礎,人口託底,短期決定房價的可以是政策、也可以是投機炒房帶動,但長期的影響一定是人口、軌交、經濟、產業等大環境來決定的。

有人說,高鐵一響黃金萬兩,但那都是人家強城市的事。小城市高鐵房價未必漲反而跌,原因很簡單以前交通不便,消費還能留存本地,現在半小時1小時,越來越方便外流。一二線城市會和三四線城市以及縣城農村的差距越拉越大。方圓5公里難見一個人,掉地上一根針都能聽到響聲的城市,有個房子住就行了。

在大家眼中最能保值的房子,現在一些小城市已經賣出了白菜價。雖然只是鶴崗這樣一個四線城市,但是也具有足夠的警示意義。有報道樂,鶴崗市九州松鶴小區一戶7樓頂樓,48.51平米只賣2萬元,每平方米僅售412元。但這並不是個別的現象,總價兩三萬元的房源,在鶴崗市還有不少,只不過都是一些棚改房,位置比較偏。

有投資客表示,50多萬買的房子現在至多能賣20多萬,這幾年資產一直在縮水,連睡覺的時候,都在賠錢。在市中心的房價還是相對比較正常,大概在兩三千左右,早在2010年的時候這裡的房價最高被炒到了6千。鶴崗是煤炭產區,因煤而發展同時也因煤而衰落。前些煤礦許多塌陷區動遷,每家至少會分到二套房,而“當地人有兩三套房是常有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