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盤"11·22"!市值損失2000億,籌碼被外資撿走,誰在砸盤?兩大公募甩鍋,百億私募躺槍,遊戲規則要改?

覆盤

每年底的市場都會要鬧些么蛾子!

11月22日,早盤向好的股市遭遇突襲,多隻高位白馬股突然集中出現賣盤,好好的多頭氣氛被擾亂,市場持續殺跌。截至當日收盤,滬深股指全線下挫,其中創業板跌幅慘重。

复盘

據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粗略統計,基金重倉的個股當日市值蒸發近2000億元,與此同時,北上資金卻在繼續買入。可以說,內資賣掉的籌碼又被外資接走。那麼,究竟發生了什麼?又是誰在砸盤呢?

據瞭解,此次殺跌跟多隻基金突然砸盤有較大關係。究其原因,可能與每年底的業績考核有關。而在此前一天,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剛剛在證券基金行業文化建設動員大會上強調,證券基金行業要抓考核激勵,採取適度拉長考核週期、薪酬遞延發放、員工持股計劃等辦法,建立長週期的考核評價體系和收入分配機制。

“11·22白馬股慘案”經過

<strong>

11月22日早盤的市場大概是這樣的:以下是上證指數的1分鐘分時K線。

复盘

以下是創業板的1分鐘K線。當日,創業板還是跳空高開。

复盘

由此可見,當日早盤,市場是良性的。然而,隨後有一則關於“美國潛艦在南海爆炸”的謠言在市場上流傳。在這之後,大盤開始快速殺跌,指數翻綠,跌幅之慘重尤其以一些基金重倉股為甚。只是,稍微有點判斷力的投資者都應該知道如何去判斷這則消息的真假:當時黃金價格沒有異動,美股期指沒有異動,香港

股市亦無異動,人民幣也無明顯動作。可以肯定,這並不是一個很靠譜的傳言。但有的投資者還真就信了,特別是一些機構投資者。

當天下午,市場並未出現明顯止跌,有一段時間,市場跌幅還在擴大。當日收盤的情況大概是這樣的:市場漲少跌多,指數全線收綠。

复盘

基金重倉股跌幅尤其慘重,據粗略統計,這批白馬股市值蒸發近2000億元。

复盘

究竟誰在砸盤?

<strong>

那麼,究竟誰在砸盤呢?當天上午大盤跳水之後,在某個微信投資群裡,華南兩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開始互懟,並且皆指對方就是砸盤元兇。且不管他們兩家誰是砸盤元兇,基金應該是11月22日最大的賣方。

首先來看一下基金重倉指數的表現。該指數22日殺跌1.6%,而上證指數僅下跌0.63%,中證500也僅下跌0.84%。

复盘

其次,從殺跌的貢獻度來看,基金重倉股貢獻很大,來看上證指:

复盘

以下是創業板跌個股幅貢獻度:

复盘

再來看龍虎榜的情況。從幾隻上榜的股票來看,都可以感受到基金濃濃的賣意。以下是我武生物的龍虎榜:

复盘

大博醫療的龍虎榜:

复盘

聖邦股份的龍虎榜:

复盘

藍思科技的龍虎榜:

复盘

值得注意的是,當國內機構在賣的時候,在買方席位都出現了一個身影,那就是北上資金。其中,北上資金買入藍思科技1.12億元,買入聖邦5500餘萬元,買入我武生物2300餘萬元,皆是當日最大買家。最近市場雖然低迷,但北上資金一直處於買勢當中。可以說,內資扔掉的籌碼都被外資撿走了。

复盘

而就在內資互砍之際,國內一些大鱷級私募的淨值也受到負面衝擊,可謂“躺槍”。據知情人士透露,重倉歌爾股份等股票的百億級私募就因此受損。此外,一些基金淨值單日回撤亦非常大,據天天基金網的數據,中信建投醫改混合C,單日殺跌5.66%,屬跌幅最大的基金。

复盘

緣何砸盤?

<strong>

很多市場人士認為,這次砸盤有些突然,有些莫名其妙。一些被砸跌停的公司,基本面其實並沒有什麼變化。比如藍思科技還為此召開了一次電話會議。據該公司董秘表示,公司基本面非常好,現在的產線都是滿產的狀態,排產也非常緊張,基本面大家不用擔心。我們看到一些報道,貿易局勢對公司沒有影響,公司和大客戶的關係非常緊密,而且在大客戶中的地位會持續加強。更換會計師事務所還是非常正常的狀態,藍思科技的財務真實可靠。

那麼究竟為何砸盤?說好的長線投資呢?據平安證券首席投顧李信軍分析,其實市場的基本面近期並無太大變化,有些情況甚至還在變好,比如說資金價格在下行,國債收益率也在下行,這些都有利於中小盤股估值進一步延展。此次殺跌,可能與機構年終業績考核有很大關係,有的機構為了保住業績排名,保住獎金,也為了來年更加順利地發行基金,可能會兌現收益。

還有業內人士透露,今年年底基金淨值排名戰上演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甚至可以追溯到9月中下旬那一次殺跌。前期,基金經理砸科技買銀行,最後科技還是漲了起來,銀行則崩了一下。11月22日,基金經理們換了思路,只要在“高位“的,大漲過的,管你茅臺、平安,還是愛爾、歌爾,無論估值和前景,一律砸,然後去拉超跌的週期,如基建、鋼鐵等。

上述人士認為,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方面砸人家的淨值。另一方面,將深套的週期股拉起來一些,順便做高自己的淨值,排名又能往前挪一挪,可謂是一舉兩得。

其實,基金機構的考核往年都會在特定的時候,給市場帶來較大的擾動,也因此被市場“詬病“。近日,證監會

主席易會滿就在證券基金行業文化建設動員大會時強調,要把握好行業文化建設的實現路徑和關鍵環節。通過制度執行,增進認知認同,使文化建設與公司經營、個人執業行為相融相通,為文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和市場生態。同時,要抓考核激勵,採用適度拉長考核週期、薪酬遞延發放、員工持股計劃等辦法,建立長週期的考核評價體系和收入分配機制,更鮮明傳導行業文化和價值追求,避免激勵扭曲、行為失範。

此外,11月26日將迎來史上最大的MSCI擴容,機構預計將帶來增量資金2500億~3000億。擴容後,共472只A股被納入MSCI,較上次268只大盤股標的,新增204只A股,其中189只中盤股,15只大盤股。本次調整後,創業板標的共40只。此次擴容,最利好中盤股,也就是22日被基金拋棄的這些股票。而這也恰恰是讓人想不通的地方,如果必須要賣,明明可以在26日當週將籌碼賣給外資,為何硬要在此之前打折甩賣呢?

來源:券商中國(ID:wwwstcn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