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婦用“家常菜”待客,製作技藝有200多年曆史,菜名非常奇怪


2019年11月24日,小編前往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碁山鎮大莊坡村採風,與朋友品嚐了當地有一道非常有名的小吃,共4個菜。這道菜有一個非常奇怪的名字,叫“四大糊塗”,民間傳說,這個名字還是當年鄭板橋給起的。圖為“四大糊塗”名吃。

據做菜的劉世芬介紹,她小時候,因為條件所限,這道菜只有在春節期間和辦紅白喜事的時候才做了吃,而且家家戶戶都會做。如今,這道菜已經成為當地的“家常菜”,家裡來了客人,或者節假日期間,都會做了吃。

“四大糊塗”共4個菜,有糊塗雞、糊塗魚、糊塗丸子和糊塗松肉。做法是把雞、魚、肥肉切成小塊,用蔥、姜、蒜、鹽和花椒等調和醃製半小時備用。圖為肥肉塊粘上乾麵粉。

之後,把醃製好的雞、魚、肥肉塊,塗抹上乾麵粉,然後把生雞蛋打碎倒入碗裡調和成糊狀,再把粘了麵粉的雞塊、魚塊、肥肉塊沾上雞蛋糊放入油鍋炸製成金黃色,肉丸子的做法是把五花肉剁成肉醬,做成丸子,其它步驟相同。

用油鍋炸制“四大糊塗”的順序依次是,糊塗松肉、糊塗丸子、糊塗雞,最後是糊塗魚,把糊塗魚放在最後炸制,是因為魚有腥味,如果放在前面炸制,會影響後面菜的口感和味道。圖為油鍋炸制“糊塗菜”

碁山鎮就一個民風淳樸、民俗文化豐厚的山區小鎮,每年的清明節前後,民間有轉鞦韆的民俗。傳說,清朝乾隆年間,鄭板橋在濰縣任職期間,受莒州知州的邀請,來到莒州遊玩,在碁山鎮觀看鞦韆盛會時,品嚐了這道民間美食。圖為油鍋炸制“糊塗菜”

鄭板橋在碁山西山旺村觀看完轉鞦韆,當地的王員外設宴款待,因為非常渴望得到鄭板橋的“墨寶”,就用當地的名吃糊塗雞、糊塗魚、糊塗丸子和糊塗松肉招待鄭板橋。鄭板橋品嚐之後豎起大拇指連連點贊。圖為魚塊粘上乾麵粉。


於是就問這是什麼菜,王員外說,我們當地叫‘糊塗菜”,鄭板橋聽後高興地說,這“四大糊塗”真是難得糊塗,而且板橋也早察覺王員外的意思,於是就欣然提筆,寫下了四個大字:難得糊塗。圖為炸制“糊塗魚”。

據資料記載,當年鄭板橋在濰縣當了七年知縣,在去世的前一年寫了這首《懷濰縣》的詩。詩曰:相思不盡又相思,濰水春光處處遲。隔岸桃花三十里,鴛鴦廟接柳郎祠。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鞦韆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鬥春歸。這首詩後四句就描寫了當地轉鞦韆的民俗。圖為炸制好的“糊塗雞”。

如今,200多年過去了,這道“四大糊塗”的美食依然流行於民間,成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家家戶戶都傳承著數百年的老味道,在唇齒之間傳承著當地的民風民俗。圖為炸制好的“糊塗魚”。


這是席間配上的一道新鮮的蔬菜,名叫“賀菜”,也是一道有名的家常菜,用胡蘿蔔切絲,搭配上綠色的香菜,用蒜泥拌菜,清香爽口。

小編和友人品嚐完“四大糊塗”的名吃,配上爽口的“賀菜”,再吃著用白菜豬肉做餡料的爐包,感受到了民間美食的魅力,做法雖然簡單,但是口感獨特,流行百年,味道純正,依然經久不衰。歡迎關注《新圖視野》,打開溫暖視界,感受百味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