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把脉2020年A股投资策略,核心资产与行业龙头仍是首选

转眼2019年还有1个多月就将结束,国内各大券商和机构一年一度的策略会也在近期扎堆召开。今年各券商策略报告一改2018年末时的审慎乐观,2020年A股将出现“小康牛”、“宿命牛”甚至“长牛”等词满屏,更有券商对明年沪指上攻至3600点表示乐观。

融义研究综合各大机构观点认为,综合A股整体估值、经济基本面以及中美贸易战缓和等因素,A股明年走势或有惊喜,但总体还是应保持谨慎策略的基础上偏乐观。随着中国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与外资流入配置需求,代表中国核心资产与行业龙头的上市公司依然是市场主线。

机构把脉2020年A股投资策略,核心资产与行业龙头仍是首选

好机会或在市场下跌后诞生

看好明年A股走势成为半数以上券商的主流观点。

在去年喊出“复兴牛”后,中信证券今年又喊出2020年将是“小康牛”。中信给出A股明年“小康牛”的理由有三:一是市场上行更多由稳健回暖的基本面驱动而非估值驱动;二是资本市场改革夯实制度基础,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三是宏观杠杆、金融风险和产能问题基本好转。

海通证券也认为A股“牛市已在路上”。海通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荀玉根认为,上证综指2440-3288-2733点是牛市第一阶段的进二退一,上证综指2733点很可能是牛市第二波上涨的起点,对应波浪理论的3浪。逻辑是盈利见底回升、政策面偏暖,初期在确认基本面或政策面变好前市场会有反复。

相比之下,另一券商巨头国泰君安的明年展望则偏谨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黄燕铭直言:接下来不是大牛市,朋友们不要想太多。在他看来,未来A股大盘走势核心:横盘震荡,逐级向上。2019年的最后三个月基本上就是在2700-3000这个区间,对于最近的市场大家不必过于担心,2700点不会跌破;另一个区间是3000-3300点,明年一季度指数有望进入这个区间。

国内多家百亿级私募基金则认为,期待年末冲上3000点关口直接开启明年牛市行情并不现实。相反,真正的机会是跌出来的。从海外资金配置流入、相比美股的估值优势、货币与财政政策定向宽松等因素看,A股具备在明年带来“惊喜”行情的基础,但机会是跌出来的,耐心等待市场再次下跌以后的入场机会。

拥抱核心资产主线

融义研究注意到,尽管A股大盘从年初到目前涨幅仅有20%左右,但以贵州茅台、中国平安等代表的大盘蓝筹股出现了翻倍或者接近翻倍的涨幅。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半导体产业、华为产业链相关公司等获得市场热捧,很多股价较年初走出翻数倍的惊人涨幅。

另外,尽管指数仍在徘徊震荡,但在明显的结构性分化下,不少股票基金却有着不俗的表现,排名第一的公募基金已经创下翻倍的成绩,不少在2018年中遭遇挫折的私募基金也在今年的市场中创下净值新高。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认为,

在全球资产荒的背景下,中国权益资产配置的机会越来越明显地来临。明年,相比美股为代表的发达市场,中国各领域核心资产的性价比会进一步凸显。因此,他认为2020年A股的配置主线A股市场上中国各领域核心资产,科技与价值成主角。

张亿东分析认为,在近几年金融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和金融监管加强之后,中国境内资金也面临“资产慌”,再叠加房地产“房住不炒”政策的战略定力,因此,明年A股市场将迎来境内居民部门和保险、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配置良机。其次,全球“资产荒”的背景下,美国股市明年受到自身大选导致的政治经济风险影响,而A股跟美国标普500的相关系数非常的低,这就带来了一个“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配置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2018年年末展望2019年市场走势时,认为2019年A股指数机会平庸,但结构性机会较多,同时是长线资金布局白马蓝筹的良机。从今年A股走势看,他去年的判断基本得到了印证。

机构把脉2020年A股投资策略,核心资产与行业龙头仍是首选

融义研究认为,A股2020年迎来成立30周岁的生日,去散户化与投资者机构化、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相比美股今年的迭创新高,作为经济增速依然领跑全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从股权溢价的角度,在有一定下跌空间后,2019年可能是中国股市新一轮上涨周期的确认之年。随着中国金融业加大对外开放,国内外的资金战略配置A股时机正在到来。因此,在2020年的家庭资产配置上,权益类的投资可在市场底部确认后增加配置比例,具体投资选择上仍然是把握核心资产与行业龙头,指数型基金与长期业绩表现优秀的股票型基金也可适当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